丹心如一为人民

2022-11-10 01:43张旭东赵超吴晶等
党员文摘 2022年21期
关键词:张卫洞村总书记

张旭东 赵超 吴晶等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新华社

“我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到乡亲们中走一走看一看。”

走过一条条崎岖不平的路,握住一双双满是老茧的手……一条条街巷、一间间村舍、一方方炕头,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深厚情怀;一段段平易近人的家常、一句句温暖人心的问候、一次次亲切和蔼的笑容,定格下习近平总书记对百姓的真挚情谊。

翻过山峦,跨过深谷,通往湘西十八洞村的柏油路,新建之后又再次拓宽,迎接川流不息的车辆、人群。家家户户挂起的大红灯笼,仿佛都在翘首期盼远方的来客。

“真希望总书记再来看看,我已经成家了,我的女儿就叫作龙思恩,长得可漂亮喽!”端起自家的金兰土蜂蜜,村民龙先兰笑得畅快。

龙先兰曾是村里有名的“刺头”。他小时候因为家庭变故性情孤僻,长大后游手好闲、嗜酒成瘾,姑娘们都嫌他“又穷又懒”。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陵山区腹地的十八洞村看望贫困群众。得知村里光棍汉多,总书记笑着勉励大家,要加油干,等穷根斩断了,日子好过了,媳妇自然会娶进来。

那时,龙先兰还在外面“混日子”。听说总书记走后派了扶贫工作队,他匆匆赶回村。

扶贫工作队队长不仅和他结了对子,帮他申领小额贷款,给他引荐了养蜂的师傅,还将他列为重点帮扶对象。

“听总书记的话,自己加油干,好事自然来。”

2015年,在十八洞村相亲大会上,有了一技之长的龙先兰,用一句话赢得了邻村姑娘的芳心:“我没有才艺,但我有力气,哪个愿意跟我走,我让她幸福一辈子!”

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劳务输出、苗绣制作……3年多光景,十八洞村多措并举,摘掉了贫困帽,龙先兰也从3箱蜜蜂养殖开始,彻底改变了人生命运。

十八洞村群众的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还惦记着十八洞村大龄青年的“脱单”问题。

“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

“7个,就是‘脱单’的大龄青年7个。”

会场里响起了会心的笑声。

“我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向在场的代表说,满面含笑。

北京通州,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

2019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同北京市民一起义务植树。一下车,穿着运动鞋的总书记就拿起铁锹扛在肩上,大步走向植树地点,镜头定格下这个瞬间。

1989年12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与群众一同劳动,也留下一张照片,手握肩扛的动作几乎一模一样,那时他的肩上是一把锄头。

岁月更替,本色依旧。

挥锹铲土、围堰浇水,总书记很快忙碌起来。种完第一棵树,觉得有点热,他脱下外衣,接连又种下6棵树。

毕杨当时是通州区贡院小学学生,一个细节令她记忆深刻:“给树苗浇水时,我不经意间把手放在水桶的把手下,习爷爷提醒我这样可能会被夹到手,要注意安全,随后轻轻拿开我的手。”

这是一双劳动者的手。

1969年1月,当时还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习近平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种地、打坝、挑粪无所不干,很快跟乡亲们打成一片。

一次打坝时,习近平没有手套,直接用手抓住夯石的绳子,再用全身力气往下砸黄土,一天的工夫,他的手掌磨得全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活,水泡都磨破流血了。“但是不管多累多苦,他都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偷懒)。”村民王宪平说。

这双手,让人温暖。

2021年10月21日,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盐碱地大豆育种与生产示范田。

沿着一条小路,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里,俯身摘下一个豆荚,轻轻捻开,仔细看了一下,将一颗豆子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后说:“豆子长得很好。”

站在总书记身旁的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罗守玉,一直盯着总书记的手,那一连串娴熟的动作让他感觉到一股暖流。

“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总书记勉励道。

罗守玉清晰记得,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的农场考察时,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总书记心系粮食安全,从他的那双手能深深体会到。”罗守玉说。

这双手,给人信心。

四川蘆山地震灾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一顶帐篷,慰问受灾群众,捧起一个孩子的小脸,亲吻了一下。一年多后,这个孩子住进了灾后建起的新家。

湖北武汉,总书记在抗疫关键时刻来到东湖新城社区,向楼上隔离的群众不停挥手,鼓励大家:“一起加油,再坚持一下!”

“张卫庞,你还没有变!”

2015年2月13日,回到梁家河的习近平总书记正与昔日的“小伙伴”们热情寒暄,一扭头看到了张卫庞,伸出右手“狠劲儿”地拍在他的肩上,让张卫庞感到“近平的心跟咱们还是那样亲”。

张卫庞年轻时,家里的日子不好过。为了帮补他,习近平把自己的口粮给他,与他们一家人搭伙吃饭。

吃苦耐劳的张卫庞后来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改革开放后,他带头调整种植品种,后来又办起养鸡场,领着大家共奔致富路。

一双手,挽起亿万双手。在新征程上,中国人民撸起袖子,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大别山腹地,雨后初霁。

2016年4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年过六旬、因病致贫的汪能保、张帮若夫妇家。

“一年吃高血压的药要多少钱?”

“要花两三千块钱。”

“血压现在还高吗?”习近平总书记又问。

“昨天量,高压168,低压110多。”

“那够高的。”

总书记转过头问身边的同志:“现在医保能补助多少钱?”一名干部说:“新农合能补助60块钱的门诊费。”

习近平忧虑地说:“这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他叮嘱当地干部,农村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

健康账本,事关人民切身利益。

2021年3月23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总医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考察时,问正在陪母亲看病的市民张丽萍费用和报销情况。

“这次花费1.3万元,自费4000多元。”张丽萍说。

总书记听了很欣慰,又在一张柱状图前驻足细看:医院药品耗材收入下降、医疗服务收入提高,2019年三明人均医疗费用1734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46%……

对三明医改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关注并强调要总结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谈到下一步,习近平总书记说:“看大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的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这个工作要在‘十四五’期间起步。研究改革的堵点在哪里,结合本地实际继续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坚定意志,带领全党开展了一场雷霆万钧的反腐败斗争。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

勇毅担当,以人民的名义。

30多年前,习近平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当时面临一个棘手问题,宁德整个地区有几千名干部违纪违法占地建私房。

面对压力,习近平问一名纪委副书记:“你觉得老百姓意见大不大?”

“大。”

“是不是当前影响积极性最大的问题?”

“是。”

“三百万人该得罪,还是这两三千人该得罪?”天平两端孰轻孰重,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强调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古语指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出发点和立脚点。

一颗心

1975年,在梁家河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即将赴清华大学学习。临行前,大队特意宰了几只羊,每户出个代表来为他送行。

次日清晨,习近平一觉醒来,只听窗外人声鼎沸。推门一看,几乎全村的人都等候在门前。

“我只感到喉头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当我坐上手扶拖拉机后,随着引擎轰轰的发动声,先是老人,然后是妇女,接着是后生,人群中一片哭声。7年啊,我多少次欲哭无泪,那天,我第一次哭了。”

临走前,习近平留给村里的伙伴张卫庞一件珍贵礼物:比手掌心略大的针线包,正中用红线绣出三个字——“娘的心”。他把下乡前母亲亲手缝制的针线包留在了黄土地,更把自己的心留在了人民之中。

赤子情深系沃土,丹心一片印江山。

这颗真诚的赤子之心,始终与父老乡亲紧紧贴在一起——

一杯热水的故事,在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久久流传。

下姜村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基层联系点。2003年4月24日,他到村里调研时来到了姜德明家。

看到省委书记到来,一家人激动得不得了,在沏茶的时候,一紧张把一杯热水歪倒在了习近平的裤腿上。姜德明夫妻二人一时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谁知习近平呵呵一笑:“不要紧,不要紧,我的衣服穿得比较厚。”

一直到座谈结束,姜德明还觉得不好意思。习近平看出来了,走出家门口时,专门招呼他们夫妻俩:“我和你们一家人照一张照片吧!留个纪念。”

大家都乐呵呵笑了,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这张珍贵合影,至今还挂在姜德明家的正堂上。回忆起这段往事,姜德明仍感动不已:“总书记看出了我心思,他就像邻家大哥一样,和蔼可亲又善解人意。”

这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始终与最广大人民一同跳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一个小山村里的农民王德利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能和“国家大事”联系在一起。

2021年4月的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州县毛竹山村考察,走进王德利家中。

王德利带着一家六口,激动地在门前迎接。

“我们先参观一下。”总书记亲切地说。

从客厅到卫生间,从厨房到熏腊肉的柴房,总书记把家里仔仔细细看了个遍,不时询问有没有热水洗澡、电价贵不贵、自来水从哪来。

得知王德利一家近年来靠种葡萄脱贫致富,两个女儿学习成绩优异,总书记高兴地说:“很好,一家稳稳当当的。”

“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王德利由衷地说。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总书记微笑着回答。

温暖朴素的话语,直抵人心。

治理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工作何其繁重、任务何其艰巨。然而,正如总书记所说:“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因为心系苍生,“庙堂之高”直连“江湖之远”;因为不忘人民,治国理政与民生福祉同频共振。

在人民领袖带领下,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被充分激发出来,不断创造新时代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这是人民领袖对人民最深情的告白。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张卫洞村总书记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十八洞村:苗寨风光惹人醉
十八洞村 精准扶贫首倡地
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花垣县十八洞村为例
十八洞村的大变化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张卫作品展
张卫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