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撬动巨变

2022-11-10 00:32余哲西郭妙兰
党员文摘 2022年21期
关键词:作风总书记群众

余哲西 郭妙兰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

八项规定,这个很多人耳熟能详、脱口可出的词语在十年前被第一次提出时,许多人都想象不到,这个新词将在中华大地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场波澜壮阔的作风改进大潮由兹而始,从中南海涌向神州大地,给党的作风建设带来历史性、开创性的改变,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党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

定严规  率先垂范

人们都记得,2012年12月4日晚7点,《新闻联播》的开始曲如约响起,上亿的电视观众听到了这样一条重要新闻——“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这一天起,八项规定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一个占据了重要位置的特殊词汇,一条不容突破的党内铁规就此而定。

短短600多字的八项规定,对调研、会议、出访、警卫、报道等提出具体要求。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针对“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等现象作出重要批示,在党中央带领下,转变作风从点滴做起,由点到面、循序渐进。

八项规定出台后的第三天,广东深圳,通向前海深港合作区的道路畅通如常,一个由8辆车组成的车队融入车流,与公交、出租车、私家车并行,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令行进。

不腾道、不封路、不扰民,不铺红地毯、没有欢迎横幅,没有层层陪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出京考察,全国人民看到了总书记带头践行八项规定。

守住规  踏石留印

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临时建筑工地……哪里有生活困难群众,哪里有条件艰苦的地方,哪里就有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和关怀。

2013年,四川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救灾一线,看望慰问灾区干部群众,当晚主持召开工作会议直至深夜,留宿在临时板房。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深入灾区一线,亲身感受群众疾苦,不仅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吹响了新时期不断加强改进党的作风的“冲锋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隆冬时节,还是酷暑时分,习近平总书记一有时间就会带头深入基层,轻车简从,切实融入人民群众。在河南南阳,他中途临时下车走进田间察看谷物长势,同正在劳作的老乡拉家常;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他走进田里弯下腰来摘了一个豆荚,剥出一粒大豆放在口中细细咀嚼:“豆子长得很好”……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把关考察调研方案,要求考察場所不清场闭馆,不封路封园,在调研中同广大人民群众近距离亲切交谈。

厉行节俭,带头反对享乐奢靡,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带头执行。赴广东考察工作时吃自助餐,赴河北调研时吃大盆菜,在河北阜平住16平方米的房间,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期间多次在专列上午休、过夜,减轻地方负担,降低接待规格,亲自审定菜单,严格要求“四菜一汤”,经常问“伙食费交了没有”。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有了习近平总书记躬身垂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公务活动用餐中铺张浪费的现象得到有效改观。

抓常长  持之以恒

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抓常抓长,驰而不息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八项规定散发出深沉而持久的力量。

2021年3月1日,一堂主题聚焦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党课”在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面向在场的广大中青年干部,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思想政治建设让全党校正思想、唤醒初心,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筑牢思想基础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党中央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通过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拧紧“总开关”,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断提升,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得到增强,带动了作风转变。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节,抓了春节抓清明节、抓端午节,就这么抓下去,总会见效的,使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通过坚守节点、滴水穿石,有力促进了全党作风转变。

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工务段职工食堂,餐桌上摆放着杜绝浪费的提示牌

换新颜  激浊扬清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这是人民群众的由衷赞许。

人民群众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真切感受: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党的威信回来了。

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联合检查组的工作人员在一家烟酒商店浏览发票记录,核查是否有违规公款消费等情况

曾几何时,有些人在小小茶叶上做文章,炒作出不少“天价茶”,专门用来送礼。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十年狠刹公款送礼风,如今的安化黑茶以“平民化”价格占领了高地,并成长为规模大、品牌响、综合效益高的支柱产业。过去醉醺醺、昏沉沉、轻飘飘的“官场雾霾”被逐渐驱散,广大党员干部从推杯换盏、接待应酬中解脱出来。许多党员干部感慨,过去几十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没想到一个八项规定就管住了。

清风正气带来了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向善向上,社风民风渐善渐淳。“有的客人觉得金榜题名是喜事,哪怕借钱也得让排场大一点。”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万盛花园酒店的杨经理介绍说,“往年赶上升学季,前前后后要忙上3个月,每场升学宴动辄几十桌很常见。”八项规定出台后,婚丧嫁娶、宴请聚会注重节俭实惠,大操大办现象日趋减少。餐饮行业也迎来转型,纷纷改走“亲民路线”,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提升菜品质量、服务大众消费上。

变化不止于此,改观随处可见。家住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附近的退休工人李柏森和3位街坊周末相约走进白云山云溪公园驿站茶餐厅。“以前经过这里总是大门紧闭,现在能到公园驿站歇歇脚,看看周围美丽的景色。”李柏森说。中央八项规定不仅荡涤了看得见的歪风,更带来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的重塑,潜移默化树立起新风尚。

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巨变,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中璀璨绚烂的篇章画卷。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中国纪检监察》)

猜你喜欢
作风总书记群众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