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山海情

2022-11-10 11:13林秀美小岛
党员文摘 2022年21期
关键词:杨明固原市对口

林秀美 小岛

时隔25年,宁夏人永远也忘不了,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第一次到宁夏固原考察的情形。

这一次考察,可谓意义重大,那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纪要及五项具体事项》签订后,掀开了福建援宁扶贫之路。

25年间,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春夏秋冬,福建和宁夏的干部群众一道,用真情和汗水在那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为宁夏的脱贫与发展,默默奉献着青春、汗水、热血。

一个个名字,一个个故事,写下无私,写下丰碑。

退休15年,她手机通讯录中储存最多的仍是宁夏的号码

作为第一批援宁干部负责人,林月婵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带领考察组踏上西海固这片土地,是在1997年3月。

“以前听说那里的百姓苦、百姓难,走一趟,才真正知道啥叫宁夏之苦,苦啊,苦得叫你心发痛,眼泪忍不住往下流!”林月婵说。

孩子上课的教室没有门,玻璃窗是破的,有的地方没有教室,老师在沙地上用树枝教写字;为了卖出自家种的土豆,衣衫破旧的农民冒着寒风,深夜在加工厂门前排起长队;水是咸的,一点点水都要从很远的地方挑来,没有水洗澡……

一幕一幕,刻在林月婵心里,让她几度哽咽。扶贫,扶百姓之苦,扶百姓之难。

回到福建,林月婵把西海固的难,向领导作了汇报。“我们一定要帮。”她得到了坚定的回复。

从那时开始,宁夏“与大海结亲”,开始写下海一般的深情,写下海一般的丰饶、美丽与希望。

25年前的福建经济总量并不高,资金有限,又该如何破解这重重困难,进行有效帮扶?

帮扶,资金當然是第一位的。“不过,更关键的是拿到资金后做什么、怎么做。”林月婵说,“我们给宁夏的扶贫资金不算多,为什么宁夏人老是记得福建的好?就是因为我们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我们打的是组合拳。”

劳务输出,一开始就被当成增收和转移劳动力的“铁杆庄稼”,但对未知世界的害怕,却让当地人不愿出远门。

心细如丝的林月婵,把每个环节都安排得细致周到。福建工厂里有遵照回族习俗的食宿,还有专门负责关照这些务工人员的“老乡管理员”。她到厂里看望这些务工人员的次数,更是多到数不清。

从第一次踏上宁夏土地,到2007年退休,林月婵先后到宁夏40多次,当地人亲热地唤她“林大姐”。至今,她手机通讯录中储存最多的仍是宁夏的号码,宁夏人早已认下林月婵是“宁夏的女儿”。

从“移民吊庄”到“坡改梯”,从“井窖建设”到“劳务输出”,从“菌草推广”到“招商引资”,从“联办医院”到“援建学校”……一个个福建援宁项目,都凝聚着林月婵的心血。

“我自己只承担了一小部分工作,但也感到很幸福。我向宁夏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我尽力了,党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参加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录制时,在位于福州的分会场,林月婵这样总结自己与2000多公里外的那片土地的深厚情缘。

每次回福建,孩子们总是从宿舍一直排到校门口送她

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是闽宁协作的重要内容,每年从福建派出的支教老师比帮扶干部还要多。莆田海峡职业中专学校的英语老师杨明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杨明开始到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和隆德县支教,一去就是7年。

杨明还清晰地记得,刚到西吉县时,鼻子流血、头晕失眠、皮肤干燥发痒。

但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而淳朴的笑脸,那面对贫困却从不放弃希望的眼神,让杨明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了下来。她觉得,能够在自己生命最美好的时期,连续7年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芳华,是她一生最值得骄傲的选择。

杨明刚到西吉支教时,班上有一名男生接连几天没来上课。她家访后才知道,孩子的妈妈离家出走,爸爸身体不好,家里负担不起学费和生活费,他因此萌生辍学的念头。杨明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落实捐资助学事宜,帮助孩子坚持上学。

这件事让杨明深有感触。寒假回乡,她积极对接莆田市教育局、学校和闽籍企业家捐款,陆陆续续募集53万元,用于帮助西吉贫困学生。

教书育人是一份需要长期坚守的事业。7年时间里,杨明一边教学,一边摸索,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告别“哑巴英语”。

杨明先后带了400多名学生,共有200多人考上大学。

支教期间,杨明每次寒暑假回福建,孩子们总是从宿舍一直排到校门口送她。一声声“老师开学再见”呼唤着,绵延的希望回荡在杨明的心里,直到永远。

他暗下决心,为这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在固原市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有这么一群人,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为医疗事业默默奉献着。许元腾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

2016年8月,作为第五批援宁医疗队队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许元腾抵达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对口帮扶工作。

儿童病患小徐的诊断书上写着一串医学术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该病的病变位于咽喉要道,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大出血,手术难度大、风险高。

一向自信的许元腾有些“犹豫”:小徐才12岁,如果有个“万一”,该如何向宁夏人民交代?

经过反复研究,许元腾决定采取全身麻醉手术,先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接着做腭咽成形术扩大口咽腔,再做腺样体切除术。最终,手术取得了成功!

孩子的父母送来了锦旗。许元腾看到那面鲜红的锦旗,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面锦旗,也是闽宁对口帮扶的一面旗帜,是信仰的光芒。

许元腾暗暗下定决心,尽自己所能,为这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在许元腾四处奔走和努力下,医院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为了真正“把技术留下”,许元腾耐心讲解,使科室业务骨干最终熟练掌握各项技术。

林月婵、杨明、许元腾……每一位援宁工作者都在宁夏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一段段令人感动的故事。山有泪眼,水有惦念。正是他们默默的付出,让原本相隔遥远、天各一方的闽与宁,铸造出山海情怀——它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滚滚向前;它如武夷山脉,巍峨挺拔,永立东方……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固原日报》)

猜你喜欢
杨明固原市对口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固原市原州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及经验启示
1920s—age of progress and liberation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20160731”暴雨洪水分析
杨明作品展 形色·域
宁夏“六盘山旅游杯”全国诗文大赛评委名单
杨明的雕塑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