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纸(组诗)

2022-11-11 18:53苏历铭
草堂 2022年2期

◎苏历铭

[另一个自己]

我活得卑微

心底隐藏众多悲喜

遇见任何一个人

首先想到的是使用敬语

让所有人拥有尊严

让自己彬彬有礼

我更多选择顺从于生命的无奈

只在夜深人静时

用清茶冲淡淤积的忧伤

我经常安慰自己:浩瀚的宇宙里

星球不过是一粒尘埃

最终都将烟消云散

难以替天行道

何须大动肝火

另一个我

从来都是目空一切

不食人间烟火,让我无法安心

做一个谦谦君子

我有多妥协,他就有多愤怒

我有多忍让,他就有多冒犯

寒江孤影,像是传说中的侠客

剑指所有不公平

有时我会迷惑

哪一个是真实的自己

需要不断辨识自己的身份

犹豫不决时,另一个我

就会露出不易察觉的轻蔑

然后一语不发

扬长而去

[白 纸]

生来我有一张白纸

懵懂之间,用蜡笔涂走了

无忧无虑的童年

故乡的春天是短暂的

风还没有吹绿屋脊上的青草

丁香花就谢了,细碎的花瓣

落在松花江的堤岸上

我用铅笔继续涂鸦

画出一条通往远方的铁轨

穿越铁桥的瞬间,蒸汽火车发出长鸣

撕裂低垂的云朵

嗖的一下,少年长出胡须

怀揣锃亮的钢笔

从此远走他乡

橡皮擦不去钢笔的字迹

更改不了注定的远行

不知不觉中,头发丢失一路

无从找寻的青春

已经藏在镜后,端详镜中的自己

只能闭上眼睛

白纸已经没有留白

忽然觉得无从落笔

半生稍纵即逝,如同退潮的海水

沙滩上残留的贝壳

无法游回大海

有人提醒我,把白纸翻过来

可以继续信笔游字

画出更美的图画

而翻过来的白纸虽然空无一字

已不是一张真正的白纸

浸满另面的笔迹

我可以自欺欺人

视而不见渗透的留痕

用彩笔美化污点

直至画出迎风招展的锦旗

生命是无奈的,纵有千百个不甘心

在光阴的轴心上

不再重新拥有一张白纸

[鸣沙山的骆驼]

骑在骆驼的背脊之上

我用手反复抚摸松软的驼峰

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是什么样的缘分,让我们合为一体

游走于大漠的深处

翻越鸣沙山之后

俯身和骆驼告别

终于看清温顺的面容

眼睛溢满和善,像是失语的老友

目不转睛地辨认我

是不是走散的兄弟

在这尘世上,我们

各自有着自己的年复一日

有着无法言表的喜悦和哀伤

或许都有人界与畜界的颠倒

谁都不能挽留谁

各自有着生与死

我越来越多愁善感

经常把邂逅的生灵当作一种天注定

无法回避的感动构成余生的画面

任何华美大戏终究会落下帷幕

说到底,不舍是一瞬间

一生是一瞬间

[岁 暮]

骤降的温度

逼近往年的最低气温

没有几次刺骨的严寒

冬天没有意义。平淡无奇的生活里

始终期待跌宕起伏的波澜

而波澜总在期待之外抵达

让人猝不及防

我不知道进化论

猿猴要经历怎么的茹毛饮血

才能站立行走。我也不相信

圣诞老人的存在

他要穿越怎样的风雪,把礼物

送给赤道附近的孩子

战火始终没有离开这个星球

杀戮之间,无数粒粮食横空飞走

多少孤儿嗷嗷待哺

饥饿比冬天更寒冷

没有人能预测疫情的终结时间

口罩紧紧拴住耳根,遮蔽

喜怒哀乐的表情

宇宙飞船可以实现太空对接

人间却找不到灵丹妙药

隐忍,有时是人类解决困境

无可奈何的药方

每年年底

我都会安静下来

盘点这一年的小事情

其实每一年都是乏善可陈

而我偏要回放既往的画面

在烟火生活的细节里找出些许感动

似乎只有这样,我才能继续

安心于生如蝼蚁的宿命

[创作谈]

自写作开始,一直有意识地拒绝诗歌写作中的晦涩和奥义,用平实的词语叠加出意料之外的诗意传达,字里行间蕴含无限多的欲言又止。诗不应该由诗人自身完成,而是通过不同的阅读扩展诗的容量和维度,有限的词语才会超出作者本人的预想。

我的诗歌写作始终围绕现代生活和生命体验而展开。诗人不可能离开时代背景孤零零地创造诗的小世界,诗要具备年代感。关注现代生活,只从亲历的感受和经验出发,忠实于因活生生的现实发生而产生的写作冲动。相信个体的感同身受,重视自身体验到的小视角、独视野和自心境。对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城市生活以及个体存在现状保持反思批判,内心始终充满对世间万物的善意和悲悯,把自省与温情当作自己诗歌不变的底色。

诗应该具有智慧而不是机智,具有真诚而不是应对。我不会为了写作而写作,不会为了需要而写作,更不会被流行和时尚所裹挟。喜欢选取平凡的意象,浸润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使之具有诗意的发现。重视借助生活空间和自然空间参悟和领略生命的本质,再向精神空间转换和延伸,始终追求感觉与语言高度的一致,努力在文本中呈现生活激流和人生百态。坚持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使诗歌具有排他性,在各种诗歌风潮的转换以及诗歌同质化的变异中不迷失自己的写作立场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