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获得性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11-11 03:06陈良忠朱大庆
当代医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性肺炎耐药抗菌

陈良忠,朱大庆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 赣州 341000)

肺结核是我国高发的肺部慢性传染疾病,传染性强且致死率高,防治难度大。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肺结核患者人数位居全球第三,耐多药患者数位居全球第二[1]。肺结核患者通常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由于机体防御能力较弱,且长期使用大量激素和抗菌药物,呼吸道侵入操作较多,因此,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更高[2]。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后48 h或出院后48 h发生的肺炎,该疾病为医院常见感染疾病,典型症状为胸痛、咳嗽,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3]。临床治疗该病以抗感染治疗为主。但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加重患者病情,进一步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为改善这一情况,需要了解引起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因素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赣州市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获得性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33~78岁,平均(49.65±5.98)岁。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肺结核临床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学术大会[4]相关内容),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均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诊断标准[5],入院时均未发生感染;痰培养细菌结果为阳性且同时为相同菌株次数2次以上;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与并积极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合并其他感染者;心肺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基本资料收集。安排调查人员以面对面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基本情况,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类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治疗史及吸烟史等,从病历资料中了解其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等。调查人员操作前均需经过专业培训,提前了解调查的项目,调查完成后整理数据,总结归纳,以便后期统计分析。

标本采集及鉴定。取患者清晨痰液标本,取样前要求患者用清水漱口3次以上,待患者自然咳痰取样,若无痰液,可借助盐水雾化的方法刺激患者。样本采集成功后需1 h内完成送检工作。鉴定选择仪器为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美国BD公司,型号:PHOENIX100),若病原菌对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则判断为多药耐药菌。病原菌通过琼脂培养基(美国BD公司,Mueller-Hinton)完成培养。操作过程均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统计患者多药耐药菌菌群分布情况,患者感染多药耐药菌的常用结核耐药情况,分析肺结核合并医院获得性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或率(%)表示,予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予以t检验;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药耐药菌菌群分布情况100例肺结核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共检出多药耐药菌35株,检出率为35.00%,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共11株,占比31.43%;革兰氏阴性菌共24株,占比68.57%。

2.2 多药耐药菌菌群耐药情况患者耐药性最高药物为异烟肼,其次为青霉素、头孢他啶、氯霉素、氧氟沙星,见表1。

表1 多药耐药菌菌群耐药情况

2.3 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获得性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影响因素及感染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合并脑血管疾病、合并慢性肺部疾病、使用两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种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以及深静脉置管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获得性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影响因素及感染率[n(%)]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两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种类、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吸烟史、合并脑血管疾病、合并慢性肺部疾病为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获得性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引起该疾病的主要病原菌有细菌、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且以细菌感染为主,其中革兰性阴性杆菌最为常见。随着广谱抗菌药物使用越来越广泛和频繁,而侵入性治疗操作也不断增加,获得性肺炎等医院感染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严重威胁住院患者的身体健康。研究显示,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社区、医院散发和交叉感染,甚至出现暴发流行[6]。目前,临床治疗获得性肺炎以抗感染治疗、呼吸支持治疗为主,会根据患者病原菌种类及其抗药情况采取合理治疗方案。既往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异烟肼或使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会引起严重耐药性的耐药菌,可见多药耐药菌感染是造成抗结核治疗效率低的重要原因[7-8]。

本研究共检出35株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为35.00%,提示大部分肺结核合并获得性肺炎患者易发生多药耐药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耐药性最高药物为异烟肼,其次为青霉素、头孢他啶、氯霉素、氧氟沙星。表明此类患者住院期间多药耐药菌感染为结核杆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与多药耐药菌感染密切相关,主要是因为不合理使用药物会使正常菌群失调,患者在抵抗能力较差时,多药耐药菌极易引起感染[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两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种类、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吸烟史、合并脑血管疾病、合并慢性肺部疾病为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获得性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多种抗菌药物同时使用虽然能达到更好的杀菌作用,但也易导致继发耐药菌,增加多药耐药菌感染率。机械通气会直接损伤气道黏膜,降低其纤毛运输能力,增加口咽部细菌感染的风险。深静脉置管会导致纤维蛋白积累在导管中,形成纤维蛋白鞘,对病原菌具有保护作用,此时病原菌可能进入体内引起感染[11-12]。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小丘脑会受到损伤,咳嗽反射较弱,进而易发生感染。合并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及长期吸烟患者肺部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更易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

综上所述,赣州市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获得性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较为严重,耐药率较高,使用两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种类、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脑血管疾病史均为其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以上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合理预防和治疗,同时加强院内的感染监测力度。

猜你喜欢
性肺炎耐药抗菌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耐药后还能再用吗
沙门氏菌耐药谱分析
鲤城区肺结核患者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