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

2022-11-11 00:33石洁芳
医疗装备 2022年20期
关键词:倾斜角裂孔盆底

石洁芳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 (天津 301700)

压力性尿失禁多发于高龄女性与经产妇,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易导致患者出现尿液不自主漏出、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而且,随着病情进展,该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会越来越大[1]。因此,及早诊治压力性尿失禁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多通过病史询问、查体、尿道活动度、残余尿量检查、尿液分析及尿动力学检查等方法诊断压力性尿失禁,不仅耗时,且可重复性较差,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盆底超声检查是一种运用超声技术为临床提供盆底影像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盆底结构及功能[2]。鉴于此,本研究探讨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疑似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31~59岁;平均(32.43±2.33)岁;孕次2~4次,平均(2.98±0.35)次;体质量指数18~24 kg/m2,平均(22.13±1.22)kg/m2。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活动时存在不自主漏尿情况;首次发病;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尿失禁;合并其他原因导致的尿失禁;存在其他尿路疾病;合并精神异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先行盆底超声检查:检查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检查时,患者取半截石位,将全数字超声诊断仪(深圳市恩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型号EMP-2900 Plus)探头包裹头套、涂抹耦合剂后,紧贴在患者会阴部,获取患者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的盆底图像,其中,探头频率为4~8 Hz,探查角度为85°和70°,然后采用4D View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记录患者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的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及膀胱颈移动度,上述参数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检查完成后,制作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尿失禁情况,并对患者行常规查体、压力试验、指压试验、尿常规检查及尿动力学检查。

1.3 评价指标

(1)依据《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3]中的相关标准评估患者是否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即活动时存在不自主漏尿,进行压力试验、指压试验及尿常规等检查显示阳性;患者若符合上述标准,即判定为压力性尿失禁。(2)比较90例患者中发生与未发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的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及膀胱颈移动度。(3)以综合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

经综合诊断,90例患者中,共有53例确诊为压力性尿失禁,占58.89%;37例未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占41.11%。

2.2 发生与未发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超声参数比较

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发生组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未发生组,膀胱颈移动度长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发生与未发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超声参数比较

2.3 盆底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

将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作为检验变量,将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作为状态变量(1=发生,0=未发生),绘制ROC曲线,得出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的AUC分别为0.890、0.710、0.721、0.842,评估价值均中等,而4个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05,评估价值高;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分别取19.58°、123.91°、19.41 cm2、24.50 mm时,可获得更好的评估价值,见表2及图1。

表2 盆底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

图1 盆底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诊断的ROC曲线

3 讨论

压力性尿失禁是中年女性常见的一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压力性尿失禁在我国成年女性中的患病率高达18.9%,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为10%~30%[4]。临床根据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病情越严重,越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既往临床多依据患者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结果诊断其是否存在压力性尿失禁,但该检查方法过于烦琐,诊断难度较大,故寻找一种简便快捷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盆底超声检查具有经济、无创、可重复性好、患者接受程度高等优点,逐渐在常规盆底肌功能检查及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获得认可与重视[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发生组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未发生组,膀胱颈移动度长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分析其原因在于,超声作为一种高频率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反射能力强、声能集中等特点,可将机体情况以立体图像的形式显现出来,方便临床医师观察;超声还具有可重复操作、无放射损伤等优点,故而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检查时选择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测量相关参数,原因为该动作需同时收缩膈肌和腹部肌肉,以增加腹内压,可真实模拟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时腹内压升高的情况[6]。在观察到的参数中,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患者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的角度越大,膀胱受到压力的影响就越大,从而越易发生尿失禁[7];肛提肌裂孔反映的是盆底的支持结构,其面积越大,说明患者盆底肌的支持结构越薄弱,因而在受到压力时,越易发生尿失禁[8];而膀胱颈移动度越大,表明患者越易出现盆底肌松弛、肛提肌裂孔扩张等现象,从而更易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为进一步验证猜想,我们绘制ROC曲线,得出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的AUC分别为0.890、0.710、0.721、0.842,评估价值均中等,而4个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05,评估价值高;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分别取19.58°、123.91°、19.41 cm2、24.50 mm时,可获得更好的评估价值。

综上所述,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较高。未来临床可通过定量分析患者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盆底超声检查的相关参数,为临床诊疗压力性尿失禁提供客观依据。

猜你喜欢
倾斜角裂孔盆底
中低比转速带导叶离心泵出水边倾斜角对无叶区压力脉动的影响研究
得了食管裂孔疝怎么办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效果和安全性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总是烧心,当心食管裂孔疝
有种胃病,用药治不好
直线问题的错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