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白细胞介素-6在不同分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2-11-11 00:33肖燕萍王清泰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2年20期
关键词:癌细胞胃癌血清

肖燕萍,王清泰(通信作者)

1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建福州 350001);2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福州 350001)

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特点,与南方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及西北部区域胃癌的患病率更高,其原因可能与该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及环境等因素有关[1]。胃癌多发于男性,怀疑与男性饮食习惯不良、生活压力较大等因素有关。多数胃癌患者在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常表现为恶心、腹部不适等轻症,随着病程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呕血、黑便症状,并可累及其他相邻组织器官。临床研究发现,胃癌分期、发生部位及组织类型等与患者预后具有密切关联;还有研究表明[2-3],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Hcy、IL-6在不同分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2021年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胃癌TNM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Ⅰ期组(31例)、Ⅱ期组(20例)、Ⅲ期组(19例)及Ⅳ期组(10例)。4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4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符合《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4]中胃癌的相关诊断标准;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未接受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等。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器官功能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有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选取2名检验人员对其血清Hcy、IL-6进行检测。检测方法:采集4组空腹静脉血5 ml,将血液标本置于水浴箱中30 min,水浴温度为37 ℃;取出血液标本,置入离心机(南京贝登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型号 L530)中,以4 000 r/min转速充分离心10 min后,取上层血清;将血清标本置入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国食药监械(进)字2011第2401157号],使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中Hcy水平,试剂盒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6水平,试剂盒由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胃癌临床分期

参照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胃癌TNM分期标准[5]对8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期,T1,肿瘤侵犯黏膜层、固有层、黏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浆膜下结缔组织,尚未侵犯脏层腹膜或其临近结构;T4a,肿瘤侵犯浆膜;T4b,肿瘤侵犯临近结构;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1,1~2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2,3~6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3,7个或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Ⅰ 期,T1N0M0、T1N1M0、T2N0M0;Ⅱ 期,T1N2M0、T2N1M0、T3N0M0;Ⅲ 期,T2N2M0、T3N1M0、T4N0M0、T3N2M0;Ⅳ 期,T4N1M0、T1N3M0、T2N3M0、T3N3M0、T4N2M0、T4N3M0、任何T任何NM1。Ⅰ 期组31例、Ⅱ期组20例、Ⅲ期组19例、Ⅳ期组10例。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4组血清Hcy及IL-6水平比较

Ⅰ期组血清Hcy、IL-6水平低于Ⅱ期组、Ⅲ期组及Ⅳ期组,Ⅱ期组血清Hcy、IL-6水平经低于Ⅲ期组、Ⅳ期组,Ⅲ期组血清Hcy、IL-6水平均低于Ⅳ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4组血清Hcy及IL-6水平比较

2.2 血清Hcy、IL-6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经Kendall'stau-b相关系数检验,血清Hcy、IL-6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P<0.05),见表3。

表3 血清Hcy、IL-6与胃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胃癌在我国恶性肿瘤患病率中居前三位[6]。目前,临床对胃癌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但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胃癌的病变过程及患者预后与血清中IL-6及Hcy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7];同时,研究发现,胃癌临床分期不同,患者血清中IL-6及Hcy水平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临床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治疗方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定胃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等[8],但该方法具有创伤性,且在身体素质较差的高龄患者中实施难度较大,故考虑利用血清IL-6及Hcy与胃癌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达到辅助诊断胃癌临床分期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Hcy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574,P<0.05),表明,胃癌患者血清中Hcy的含量随着其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呈现增加的态势,与贾红云和卢坤[9]的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其原因可能为,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可在诸多细胞因子作用下再次代谢,且伴随Hcy的代谢过程,可产生过量Hcy硫内脂;Hcy硫内脂具有一定的毒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正常细胞癌变,还可直接作用于癌细胞,提升其表达,加快其增殖分化速度,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因而临床分期较高的胃癌患者,其血清中Hcy含量也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IL-6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成正相关(r=0.526,P<0.05),表明,胃癌患者血清中IL-6的含量随着其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呈现增加的态势,与董志强等[10]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其原因可能为,IL-6可直接作用于癌细胞,导致癌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被激活,引起免疫应答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免疫系统丧失监控与灭杀癌细胞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体内癌细胞的含量,导致其病情恶化,因而临床分期较高的胃癌患者,其血清中IL-6含量也较高。

综上所述,不同胃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Hcy、IL-6表达存在显著差异;血清Hcy、IL-6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临床可将其作为诊断胃癌临床分期的参考指标。

猜你喜欢
癌细胞胃癌血清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从戒烟迈开对抗胃癌生活的第一步!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癌细胞最怕LOVE
癌细胞最怕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