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喹莫特乳膏配合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基底细胞癌患者的疗效

2022-11-11 00:34冉沁
医疗装备 2022年20期
关键词:莫特乳膏基底

冉沁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皮肤科 (天津 301900)

基底细胞癌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头、面部。虽然该疾病转移率低、进程缓慢,但会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产生极大危害,需及时予以有效治疗。手术是临床治疗基底细胞癌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传统切除手术相比,Mohs显微描记手术可在术中实时观察切缘与病灶,在保障肿瘤组织被完整切除的同时,能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1]。咪喹莫特乳膏属于外用小分子免疫调节剂,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达到抗肿瘤的效果,在临床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本研究旨在探讨咪喹莫特乳膏配合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204例基底细胞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2例。对照组男57例,女45例;年龄43~79岁,平均(61.28±7.41)岁;病程3~97个月,平均(52.61±9.24)个月;皮损位置:头部12例,面颊部18例,鼻部51例,额部7例,眼睑部5例,颈部9例;病理分型:结节型65例,表浅型14例,色素型23例。试验组男59例,女43例;年龄41~80岁,平均(62.53±7.84)岁;病程5~94个月,平均(51.37±9.08)个月;皮损位置:头部10例,面颊部21例,鼻部53例,额部8例,眼睑部3例,颈部7例;病理分型:结节型61例,表浅型15例,色素型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初治患者;经病理活检确诊;单发皮损;可接受随访;意识清楚,依从性良好;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不全;复发性基底细胞癌;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存在手术禁忌证;合并血液、精神、免疫系统疾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其他皮肤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行Mohs显微描记手术:术前行常规检查,沿肿瘤边缘外扩3~5 mm标记切口线,以2%利多卡因(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147,规格 5 ml︰100 mg)行局部麻醉,常规消毒、铺巾,沿切口线呈45°角切除肿瘤组织,将切除组织分割为小块标本并编号,以染色剂将标本边缘染色,进行冰冻切片,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肿瘤细胞,若发现残留肿瘤细胞,继续以3 mm的扩切范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切片内无肿瘤细胞,术后伤口直接缝合或皮瓣转移修复。

试验组行咪喹莫特乳膏配合Mohs显微描记手术:首先给予咪喹莫特乳膏(3M Health Care Limited,国药准字20100157,规格 250 mg︰12.5 mg/袋)治疗,睡前取1袋乳膏均匀涂抹于病灶处,8~12 h后洗去,隔日用药1次;其次在用药4周后实施Mohs显微描记手术,具体操作与对照组一致。

1.3 评价指标

切除次数:记录两组Mohs显微描记手术的平均切除次数。

切口愈合情况:甲级,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乙级,愈合有红肿、瘢痕、硬结等缺点,但未出现化脓;丙级,切口化脓,需行切口引流[2]。

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神经损伤、伤口感染、瘢痕组织形成。

免疫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肘静脉血2 ml(空腹),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离心半径为10 cm,分离血清,采用EPICS XL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测定CD4+/CD8+、CD4+、CD3+水平。

复发情况:两组治疗后每6个月随访1次,记录治疗后1年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切除次数比较

试验组平均切除次数为(2.18±0.63)次,少于对照组的(2.79±0.6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9,P=0.000)。

2.2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试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比较[例(%)]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D4+/CD8+、CD4+、CD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D4+/CD8+、CD4+、CD3+水平比较

2.5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1年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术后1年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5,P=0.477)。

3 讨论

基底细胞癌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来源于表皮基底细胞或皮肤附属器,临床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有研究认为,长期紫外线暴露、免疫抑制、皮肤癌家族史、电离辐射等是该病的危险因素[3-4]。虽然基底细胞癌进程缓慢,但随着病情进展,该疾病会对机体局部皮肤、软骨甚至骨骼造成损害,并引起其他并发症,因此需尽早治疗。目前,临床治疗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切除术、Mohs显微描记手术、光动力疗法、外用药物、冷冻疗法及化疗等。其中,Mohs显微描记手术通过反复检测切缘,可确保病灶能够被完全切除,从而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同时可精确掌握切除范围,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5]。但该术式需反复切除组织,手术时间较长,存在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有研究指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相结合,能提高肿瘤组织清除率,获得良好美容效果[6]。咪喹莫特乳膏作为人工合成的咪唑喹啉类药物,分子量小,具有良好透皮效果,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功效。咪喹莫特乳膏的作用机制为,激动合成Toll样受体(TLR)-7与TLR-8,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及相关产物(如α-干扰素、白细胞介质、集落刺激因子等)的释放,从而使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得到活化,最终激活天然免疫系统;同时,咪喹莫特还能激活抗原提呈细胞、表皮朗格汉斯细胞、B淋巴细胞等,并能诱导表皮朗格汉斯细胞迅速成熟,向淋巴结迁移,进而刺激免疫应答[7-8]。据报道,咪喹莫特能减少胶原纤维合成,减弱成纤维细胞活性,促进瘢痕组织内细胞凋亡,从而达到预防及消除瘢痕的作用[9]。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平均切除次数少于对照组,其原因在于,术前使用咪喹莫特乳膏,可发挥抗肿瘤作用,缩小皮损面积,尽量减少对组织的切除;试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为,咪喹莫特乳膏能缩小切除面积,利于减少手术创伤,同时可有效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能力,并能抑制瘢痕形成,从而提高伤口愈合质量,减少手术对外形美观的影响,同时可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免疫抑制是基底细胞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有学者认为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利于降低复发率[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D4+/CD8+、CD4+、CD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咪喹莫特乳膏配合Mohs显微描记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但本研究对两组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后发现,试验组虽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可能与样本量小,随访时间较短有关。因此,关于咪喹莫特乳膏配合Mohs显微描记手术是否能有效降低基底细胞癌远期复发率,尚需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咪喹莫特乳膏配合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基底细胞癌患者,能减少切除次数,提高伤口愈合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猜你喜欢
莫特乳膏基底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脉冲染料激光仪联合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增生性瘢痕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高人一筹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布替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分析
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两大法宝
斑马去哪儿
法舒地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3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