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式加温仪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患者循环代谢与应激反应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2022-11-11 00:34殷彬懿项钰莹孔敏
医疗装备 2022年20期
关键词:胸腔镜苏醒根治术

殷彬懿,项钰莹,孔敏

浙江省台州医院 1 手术室,2 脊柱外科,3 心胸外科 (浙江临海 317000)

在进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过程中,患者皮肤裸露范围较大、麻醉时间较长及术中出血均会影响体温,尤其是术中气腹的建立,更易促使患者体温变化,从而可增加低体温发生风险。低体温不仅可引起心功能紊乱及凝血功能异常,还可增加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程度,延长麻醉复苏时间,故需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保暖措施[1-2]。充气式加温仪是一种新型的体温保护仪,可在术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保温,改善其循环代谢[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充气式加温仪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患者循环代谢、应激反应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心胸外科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39~79岁,平均(64.14±6.72)岁;手术时间108~242 min,平均(156.69±27.72)min。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7~78岁,平均(63.21±6.54)岁;手术时间115~235 min,平均(159.50±25.46)min。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权协议。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5]中肺癌的相关诊断标准;具有胸腔镜手术指征;术前测量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排除标准:近期有发热或感染性疾病史;甲状腺功能异常;合并免疫系统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温保护措施,包括将手术室温度调至22 ℃左右、术中在患者非手术部位覆盖普通套被进行保温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充气式加温仪(史密斯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型号EQ-5000)进行保温:患者完成体位摆放后,在其肢体消毒范围外铺充气式保温毛毯,将保温毛毯的温度调节在38~40 ℃之间;术毕,在患者转运床上铺加温毛毯,将患者运送至复苏室。

1.3 评价指标

(1)循环代谢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0 min,使用红外线体温计(MEDISANA,型号77025FTF)测量两组腋下体温,使用病人监护仪(GE Healthcore Finland Og,型号B650)检测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end-tidal carbon dioxide,PETCO2)。(2)应激反应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0 min,采集两组空腹肘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对血液标本行15 min离心处理,获得血清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BS-200型)检测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3)术中低体温及并发症:记录两组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低体温是指患者腋下体温≤36 ℃;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寒战、苏醒延迟及苏醒期躁动等。(4)术后苏醒质量: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循环代谢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腋下体温及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对照组腋下体温低于术前,PETCO2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观察组腋下体温及PETCO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观察组腋下体温高于对照组,PE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及术后30 min腋下体温及PETCO2水平比较

2.2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血清Cor及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两组血清Cor及N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血清Cor及NE水平升高幅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及术后30 min血清Cor及NE水平比较

2.3 两组术中低体温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中有2例发生低体温,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术中有8例发生低体温,发生率为19.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观察组术中发生寒战2例,苏醒延迟1例,苏醒期躁动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52%(4/42);对照组术中发生寒战6例,苏醒延迟3例,苏醒期躁动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05%(11/42);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

2.4 两组术后苏醒质量比较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

3 讨论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可因术中胸腔开放、胸部体表裸露及术中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等因素,导致机体热量散失,引起低体温现象[6-7]。而患者体温下降易引起应激反应,使血循环和凝血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其术中出血量增加,肝肾血流供应量下降;而且,由于麻醉药物主要经肾脏代谢,故术中低体温可影响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延长其苏醒时间。因此,有必要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适宜的保温措施,以减少其机体热量的散失[8-9]。临床常规体温保护措施主要采用套被行覆盖式保温、调节室温等,采用普通套被行覆盖式保温仅可阻断人体与环境的直接接触,减少机体散热;调节室温是通过维持室内温度的稳定,减少热量的损失,这些措施均属于被动性保温措施,不能直接产生热量,难以满足围手术期的保温需求[10-11]。

充气式保温仪是一种主动保温措施,主要通过空气的对流作用将热空气输送到保温毛毯,对人体覆盖部位体表进行加温保暖,不仅可减少热量向周围环境的释放,还能主动为患者皮肤表面补充热量,升高皮下血液温度,从而加快血液循环,维持体温稳定[12-14]。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0 min,对照组腋下体温低于术前,PETCO2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观察组腋下体温及PETCO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观察组腋下体温高于对照组,PET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min血清Cor及NE水平升高幅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将充气式加温仪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患者可保护其循环代谢的稳定,减轻其机体应激反应,并可减少其术中低体温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将充气式加温仪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患者可显著提高术后苏醒质量,促使尽快复苏。分析原因可能为,充气式保温仪可加快患者机体的血液循环,增加肝肾的血流量,提高麻醉药的代谢速度,从而可提高术后苏醒质量,减少苏醒期延迟及苏醒期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15-16]。

综上所述,充气式加温仪有利于维护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患者循环代谢的稳定,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减少术中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发生,且可提高患者术后苏醒质量,促使其尽快复苏。

猜你喜欢
胸腔镜苏醒根治术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植物人也能苏醒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绿野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