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延续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2022-11-11 00:34张秦豫苏玉铃吴幼清
医疗装备 2022年20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子宫

张秦豫,苏玉铃,吴幼清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科 (福建厦门 361000)

全子宫切除术是切除患者的子宫体与宫颈、保留输卵管与卵巢的一种术式,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及宫颈病变患者的常用方法,但因术中需切断子宫主、副韧带,下推膀胱与直肠,可导致患者盆腔生物动力学发生改变,使盆腔脏器及盆底组织解剖位置与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可影响患者的盆底功能,使其出现尿失禁等一系列盆底功能减退症状[1];如不及早干预,进展为盆底功能障碍或盆腔脏器脱垂,则须行盆底手术治疗,再次手术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且会影响患者预后,严重降低其生命质量[2]。因此,在全子宫切除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可对盆底神经及肌肉产生刺激,提升神经兴奋性,促使盆底肌收缩力增强,收缩频率加快,可提高盆底肌收缩力,改善盆底功能,现已被广泛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盆底功能恢复中[3]。常规护理虽对患者术后盆底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在患者出院后就终止护理服务,对部分负性情绪重、自我管理能力差的患者的护理效果欠佳,需采用更为有效的护理模式。延续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可确保患者在同一或不同照顾场所均受到连续性照顾,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更为积极地接受相关护理干预[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联合延续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妇科行全子宫切除术的80例妇科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40~66岁,平均(53.15±3.21)岁;体质量指数19~26 kg/m2,平均(22.52±1.32)kg/m2;其中,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12例,卵巢良性囊肿7例,子宫腺肌症5例,子宫肌瘤16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例,高中28例,高中以上10例。观察组年龄40~67岁,平均(53.51±3.13)岁;体质量指数20~26 kg/m2,平均(23.02±1.45)kg/m2;其中,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15例,卵巢良性囊肿5例,子宫腺肌症7例,子宫肌瘤13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7例,高中20例,高中以上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行全子宫切除术;无其他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理解力和语言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或精神障碍;有严重慢性疾病或家族遗传病;合并神经肌肉病变。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联合常规护理。(1)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术后3个月展开;仪器使用神经肌肉刺激仪(法国PHENIX,型号:PHENIXUSB2);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消毒阴式探头后,将其置于患者阴道中,设置频率为8~80 Hz,脉宽为20~500 s,电流强度0~4 mA,以患者感觉肌肉跳动且无疼痛感为宜;康复训练期间可以每次按1%~5%的幅度增加电流强度,2~3次/周,10次为1个疗程。(2)常规护理:对患者开展疾病健康知识教育;告知患者调节饮食习惯,多食含有雌性激素的食材、蛋类、肉类食物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做阴道、肛门收缩动作,先收缩后放松,收缩5 s,放松10 s,10次为1组,每日3~4组。持续进行3个月。

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联合延续护理。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方法同对照组。延续护理方法如下:(1)成立延续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并可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对小组成员进行延续护理相关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延续护理工作。(2)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患者出院时,给予其盆底功能评估及个体化出院健康宣教,留存其联系方式;采用调查问卷结合问答确定当前患者存在的会影响术后康复质量的不健康行为,并建立患者护理档案,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详细记录在护理档案中,整理后深入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疾病情况及康复需求,为后续科学的行为干预及家庭延续性护理提供依据;组建术后康复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术后盆底康复锻炼指导及咨询;术后1个月内,通过微信群向患者发送饮食、活动、用药、等健康教育内容,向患者详细讲解盆底肌康复知识与疾病知识,让患者了解盆底肌具有的生理功能等;术后3~6个月,每月通过微信群向患者发送盆底肌康复锻炼相关宣教内容,包括进行盆底肌康复锻炼的意义、动作视频讲解、锻炼频次及持续时间、居家锻炼注意事项、生活作息习惯调整及性生活指导;同时采用微信打卡小程序督促术后患者每日坚持进行盆底康复锻炼;在患者出院后1周及1、3、4、5、6个月,分别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指导;指导患者分别在术后4、6个月会门诊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1)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干预前及干预后1、3个月,分别比较两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包括盆底肌收缩压力及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2)生命质量: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3个月,分别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估两组生命质量,量表包括躯体功能(20个条目)、心理健康(20个条目)、社会功能(20个条目)、物质生活状态(10个条目)4个维度,共70个条目,各条目采用5级(1~5分)评分法,患者评分与其生命质量成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盆底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盆底肌收缩压力及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个月,两组盆底肌收缩压力均大于干预前,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均长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力大于对照组,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盆底肌收缩压力及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比较

2.2 两组生命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个月,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GQOLI-74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女性正常盆底脏器功能的维持离不开盆底结缔组织、肌肉、神经的相互作用,肛门提肌在盆底起支持的作用,而子宫全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大的手术,会对患者盆底解剖结构及盆底结构支持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外加患者个体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术后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临床多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严重影响初产妇产后社会活动,损害其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6]。因此,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恢复患者术后盆底功能,减少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加快损伤盆底肌的修复速度,现多被用于各种子宫手术患者术后及产后孕妇的盆底功能恢复干预中,且均取得了一定价值[7]。其联合常规护理可基本满足子宫全切除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恢复,但临床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主观能动性差,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加重,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术后盆底功能恢复缓慢,对此需采用更为积极高效的护理方法。延续护理是一种具有较高延伸性与开放性的护理模式,是临床护理的延伸,可使患者在医院及家庭均受到集延续性与协调性于一体的护理,在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念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方面均有较好效果[8]。故可将其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以达到高效护理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1、3个月,两组盆底肌收缩压力均大于干预前,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均长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力大于对照组,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干预后1、3个月,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延续护理在改善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中的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延续性护理通过收集全面且详细的患者个人信息,可为护理人员制定合理、准确的康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护理人员通过了解患者居家护理的情况,并借助网络平台定期向患者推送疾病相关知识,持续巩固患者出院前的健康宣教内容,密切监测并调节患者机体与情绪状态,督促患者执行良好的生活作息、开展科学的康复计划,可有效增强患者对术后盆底功能恢复相关知识的掌握,减轻其负性情绪,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可有效完成康复计划,继而有效改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状态,促进生命质量恢复[9]。在此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电刺激将电极放置在患者阴道内,通过不同的电极强度刺激盆底支配神经,可提升神经细胞及盆底肌肉组织的兴奋性,从而恢复会阴神经传导能力,改善盆底肌电压,增强盆底肌收缩力,达到避免肌肉萎缩,消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加快盆底功能恢复的目的[10]。因此二者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加快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恢复。

综上所述,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改善其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盆底子宫
非脱垂子宫应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跟踪导练(五)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