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训练器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在食道癌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1-11 00:34张毓龚靓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2年20期
关键词:食道癌呼气吸气

张毓,龚靓(通信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江苏无锡 214000)

食道癌是一种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具有患病率、病死均较率高的特点。我国是世界上食道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1]。目前,临床治疗食道癌患者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但患者可因自身疾病、麻醉、手术创伤等因素导致肺部功能受损、呼吸功能下降,术后无法进行正常的深呼吸和咳嗽,易引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可威胁其生命安全,极大地影响术后恢复[2]。进行科学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是改善食道癌术后患者肺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往临床多采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方式对食道癌术后患者进行干预,但效果并不显著。呼吸训练器是一种用于增加肺部有效通气、提升肺活量、改善呼吸循环的康复器械。研究表明,呼吸训练器对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肺功能均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呼吸训练器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在食道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食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41~78岁,平均(55.38±11.01)岁;临床分期,Ⅰ 期20例,Ⅱ 期21例,Ⅲ 期9例。观察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41~78岁,平均(56.20±9.19)岁;临床分期,Ⅰ 期22例,Ⅱ 期20例,Ⅲ 期8例[5]。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食道癌[4];采用手术治疗。排除标准: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癌细胞已广泛扩散至邻近器官;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

1.2 方法

两组术后均采用常规护理。(1)营养护理:在鼻饲阶段,视患者肠功能耐受情况调整营养液输注速度;在口进食阶段,每日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吞咽障碍,在进食流质食物后,缓慢向常规饮食过度。(2)运动康复训练:根据患者运动耐力和肌力情况,适当调整锻炼强度和频率,包括原地踏步、行走锻炼等。(3)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告知患者术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详细内容和步骤;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增加家属陪伴时间,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对照组采用呼吸功能锻炼:锻炼内容包括腹式呼吸(取端坐位或半卧位,深吸气3~10 s,让腹部隆起维持腹肌紧张状态,而后张嘴缓慢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3)、缩唇呼吸(取端坐位,闭紧口唇,吸气时使气体由鼻孔进入,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缓慢吹出气体,然后用鼻子轻轻吸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3)、咳嗽排痰锻炼(取端坐位,用力收缩腹肌,身体略向前倾,深吸气后屏气片刻,而后做用力咳嗽,帮助痰液排出),3种方法交替进行,每种方法锻炼15~20 min/次,3~4次/d;根据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情况适当增加锻炼次数和频率。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呼吸训练器(宁波康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规格 C型)干预:吸气训练,将训练器放在患者面前,指导其含住吸气管嘴部后,缓慢用力吸气,将球吸起,当球体到达最高处后保持3~5 s,然后移开吸气管嘴部,由缓慢呼气向正常呼气过渡,休息5~10 min;然后将呼吸训练器倒置,开始呼气训练,以匀速呼气使球浮起;15 min/次,3~4次/d。

两组均连续干预2周。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分别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德国耶格公司,国械注进20152210628,型号:MasterScreen PFT System)检测两组肺功能,记录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及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2)术后并发症: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及肺不张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肺功能

干预前,两组MVV、VC、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两组MVV、VC、FEV1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MVV、VC、FEV1比较

2.2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食道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手术和化疗等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食道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在不断延长,但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威胁其生命安全。呼吸功能锻炼是针对肺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的一种有效的锻炼方法,可通畅其呼吸道,提高其呼吸肌功能,并促进其排痰,且具有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6]。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MVV、VC、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两组MVV、VC、FEV1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对食道癌术后患者应用呼吸训练器干预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可明显改善其呼吸功能。分析其原因在于,呼吸功能锻炼可在对患者病情与肺功能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后,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如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咳嗽锻炼和排痰锻炼;同时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科学指导,可保障锻炼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呼吸训练器通过压差式筛网流速传感器、肺量计等部件,可测量患者呼出或吸入的气体流量及容量,再经快速气体分析仪器进行实时气体分析,监测多种肺功能指标,利于患者直观观察,进而可促使患者进行均匀的吸气与呼气,唤醒呼吸肌肌群,增强呼吸肌耐力[7];而且,呼吸训练器可降低患者的呼吸频率,加快其吸气速度,从而有利于扩张其胸廓,促使肺内残留气体被排出,减少无效通气,增加有效通气,进而可提升气体交换效率,促进其肺功能恢复[8-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对食道癌术后患者应用呼吸训练器干预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可显著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呼吸训练器的重呼吸残气弥散测试可鉴别呼吸困难原因及辅助评估肺功能状况,从而为临床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与呼吸功能锻炼联用可帮助恢复患者被破坏的肺部组织结构,减少肺部炎性渗出,进而可降低其肺部感染风险,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呼吸训练器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在食道癌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食道癌呼气吸气
抽吸气流量对催化惰化系统性能影响
如果你很生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运动数值模拟
四种食品对抗食道癌
晨起关键5分钟,健康轻松一整天
食道癌是隐形杀手 远离这两大危险因子
食道癌是隐形杀手远离这两大危险因子
十大武学秘籍教学速成
没事多练壮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