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内控中的运用

2022-11-13 18:05孙艳欧小琳张思莹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财会学习 2022年26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财务医院

孙艳 欧小琳 张思莹 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引言

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社会资本开始逐渐进入医院,这也让医院不断向市场化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也因此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问题。在这样大的环境之下,医院想要获得更加稳定的发展,必须充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也就是要不断对内部管理进行精细化调整。鉴于目前医院内部财务工作的现状,医院应该把主要的工作重心放在构建并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上,通过提高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提升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总体来看,对于医院财务工作内部控制环节的有关研究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在大的层面来说,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以医疗市场为主,在医院未来发展战略以及运营方向的基础之上,正确运用预算管理方式来对内部财务资源以及非财务资源进行统筹规划,进而再去提高医院效率以及发展质量的前提之下,确保经济社会和服务效益的最优化。除此之外,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内部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参与,预算的内容主要是目前的医疗资源为主,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对内部各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并严格控制运营过程中的支出。

二、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医疗体制改革

在现阶段来看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反映出医院在以前的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财务问题,与此同时在构建并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同时,也能够对其他相关管理体系进行深化与完善,切实有利于推动医疗体制改革进程。除此之外,在医院内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财务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能够在根本上促进医院自身发展。

(二)切实提高医院决策的统筹性

在目前来看,医院的统筹管理体系具体包含三个内容,分别是策划、决策和执行。医院在重大事项决策中是否需要足够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实际发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医院财务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实际作用的发挥,能够更好地帮助医院内部其他管理部门,更合理的分配和控制资源。在依照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所给出的执行状况前提之下,能够制定出更加符合医院发展的计划和任务,切实提高医院决策的统筹性。

(三)提高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性

在医院原有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内容的应用,能够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具体来说,工作人员在资源分配指标下能够更加明确自身所应该承担的职责,这无疑是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医院整体的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医院管理部门也能够确保自身的人才队伍获得更高的能力提升。因此,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协同性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四)有利于提高工作水平

医院在财务内控工作中选择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方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全面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在具体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如果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方式合理使用,可以逐步健全内部控制考核机制,能够较大程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期间中,如果发现相应工作存在部分问题,那么可以及时对相应的工作方式进行改革创新,确保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足够的重视和认知

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上只是内部控制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加之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认知不足,导致整体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很难真正在医院落地生根。医院内部的中层管理人员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这也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体系中应用的时间是比较短暂的,只是有一定的理论认识,不足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这就导致实际运行的管理体制仍然是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前的财务体制,不足以在根本上激发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真正作用,因此限制了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工作中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尚未健全

在目前来看,仍然存在着部分医院缺乏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医院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所造成的,与此同时,对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的缺乏导致医院内部各科室以及各部门之间很难实现协同意识的高效化。医院在开展重大事项以及医疗事业改革的相关决策时也会因为缺少详细的数据和资源分配数据,让决策存在一些偏差。总体来看,由于医院内部尚未健全并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导致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效性受到实质性的损伤,也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医院自身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三)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力不足

在多数的医院中,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但由于预算指标的变动是比较大的,导致整个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过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最终的执行结果,也与预算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偏差。除此之外,医院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不高,不能够理解该工作的实际意义,并且自身对于医疗市场经济发展的前瞻性规划是不足的,导致在开展实际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不能够通过自身对行业发展的前期规划能力进行相应工作的开展以及预算指标的设立。在医院层面来说,对于内部财务工作的控制不足,具体表现在缺乏完善的考评体系上。健全的考评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以及自身的创造能力,但是如果考评体系不够健全,则不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会让最终的预算执行效果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

(四)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医院财务体系开始应用全面预算管理之后,对医院财务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负责财务乃至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由于医院的特殊性质,其在长久以来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系统并且完善的财务人员管理提升机制,导致硬性的工作条件发生变化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很难快速地适应新工作的新要求。具体表现在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之后,传统模式下的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新工作所给予的条件和要求,这就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初期,未能够获得很高的工作效率,让后期的发展以及实际作用的发挥受到影响。因此说只有工作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专业能力,才能够让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四、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医院内控工作中有效性的建议

(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认识

为了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工作中的有效性,医院的管理人员应该从大力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下手,在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存在相应弊端要及时予以剔除,并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特征以及工作内容,构建新的财务管理体系。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让医院内全体工作人员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学习并进行相应的考核,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学习效率。相关负责人员应该积极在各部门以及各科室之间开展预算管理知识培训工作以及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后期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医院在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前,应该注意认识到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来说针对医院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计划与其实际的执行工作效果之间所存在的偏差,应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找出目前存在的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效果发挥的直接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其次,在医院内部原有的财务工作体系的基础之上,应该对医院内部各部门以及各科室所开展的全面预算管理指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工作。选择恰当的方式,根据工作人员自身的实际完成状况采取奖励和惩罚措施,以充分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运行效率以及最终水平。举例来说,在针对门诊收入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进行预算编制应该关注到上一个季度或者上一年的门诊实际挂号人数,通过与本期内的实际人数进行门诊实际工作量的预算。不难看出,医院想要更好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只有健全体系的支撑,工作才能够落到实处,并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

医院想要进一步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必须把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全面预算管理考核工作上,在建立了完善的考核方案之后,需要让内部科室都融入阶段性的考核工作之中,并把最后所产生的考核结果与医护人员自身工作所产生的实际业绩相挂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医院工作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参与度,还能够更好地督促工作人员认真工作,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构建其更加全面的预算管理信息体系,对于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具有直接作用。

(四)加快培养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医院内部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说在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前提之下,医院应该把工作的重心放到培养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财务工作人员能力。首先,针对医院内部现有的财务工作人员,医院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机会,选择更加恰当的时机来开展内部培训工作,或者通过聘请外部专家举办讲座的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其次,对于目前财务工作人员缺乏,或者说需要更专业化的财务工作人员的医院而言,应该积极展开外部招聘工作,通过相应的招聘手段,来面试到更多的适合自身要求的财务工作人员。值得注意的是,在应聘过程中,除了需要考察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之外,还需要注重考察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最后,对于医院内部的全体医护人员来说,他们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不是十分了解或者擅长,因此为了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必须让全体医疗工作者进行相关的教育及培训,为医院后期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营造更加良好的工作氛围。综上所述,医院内部想要建立起更加专业的人才队伍,必须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招聘等有效手段来实现。

(五)加强审计监督

想要更好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那么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强化监督管理的力度。具体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状况的不同,开展专业化的监督分析,针对有问题的内容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首先,医院应该构建专门的督查小组,要求工作组的成员必须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标准以及注意事项有全面的了解,能够凭借自身的知识来对全面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以及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分析。其次,应该严格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审批环节,对于可行性的分析以及全面预算执行力度和进度的监督都是需要充分重视的,要切实保障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符合相应的标准。除此之外,应该把监督管理工作贯穿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在预算之前,预算过程中以及预算过程后,都应该针对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明确有无问题和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医院财务管理部门按照规章制度的流程来开展工作并执行任务,不断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程度,以确保其发挥真正的作用。

(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方法

有效的方法是好的工作开始的一半,因此医院应该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选择更加科学并且适合自身的方法。首先,医院可以采用定额方式,可以根据医院的核定床位补助数开展后期的预算工作。其次,可以选择比例类型的预算方式,对于工会以及社会保障等内容的预算都可以选择比例运算方式。最后,滚动类型的预算方式可以应用在周期预算工作中,在周期结束之后,期末要增加一个月的预算实现连续性的向前滚动,有利于动态观察预算数据的变化。

结语

总体来说,医院内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现状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需要进行解决,不难发现,目前医院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一项非常繁杂并且难度大的工作,因此有效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效率必须在充分了解自身发展情况的前提之下,进行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工作。在前期的试用以及日常工作中查找出预算管理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梳理评价,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措施,通过不断完善自身内部控制体系的方式,来推动医院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财务医院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