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成本核算的内控管理建设探究

2022-11-13 21:09简颖颐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25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绩效评价财务

简颖颐

(广州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1436)

随着大数据信息化的发展,高校传统内控体系已无法适应发展需求。为了贯彻现代化改革方向,高校除了响应国家的政策规定外,自身还需不断地提高管理质量,提供更新创新观念、优化管理流程等方式加强成本核算,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当前高校的成本核算主要以经费支出作为中心,其价值核算不真实、专业人才缺乏、成本分类归集有待整顿均是降低成本核算抉择的科学性、投资效益、成本浪费现象的主要因素。如何摆脱经济上的窘境,仍需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内部管理等方面着手。

一、高校成本核算的管理现状

(一)缺乏专业管理团队、管理人员信息化程度低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在内控管理中必须制定出更高要求,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进行优化。管理层除了具备高管理能力,还需熟练掌握信息化管理系统,就目前某些高校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受制于多种因素影响,国内诸多高校在信息化教育管理的建设中资金投入不足,不能全面的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高校管理层重视度不足,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大数据背景下内控管理建设无法跟进先进技术的发展脚步。在绩效评价方面对于成本核算的指标缺乏了解,评价意识淡薄,也降低了成本核算中绩效评价的权威性。

(二)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国家政府和教育机构尚没有制定出全面明确的高校教育管理建设标志,也容易出现某些高校的管理层虽将管理建设工作提及改进栏目中,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缺乏统一规划方向,因此容易处于分散被动的状态,且高校的信息数据未能达到实时共享的状况,在改进中难免会导致教育资源浪费的情况。内控管理部门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或存在非专职人员的现象,对于理论研究相关甚少,在改善内部管理制度方面缺乏科学系统性,针对内控效果无法做到较好的精确评价,在决策规划上随意性明显,也从而影响到规章制度的建立,在预防问题上无法及时、合理、准确的处理。

(三)对于高校成本的核算缺乏科学性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是高校成本核算的基础,制度中提出了高校成本核算的项目、原则、方式等规定,但没有要求高校对于教育成本作为核算,教育成本范围和归集主要是依照理论谈话话题,学界在高校的教育成本计量方式的研究中提及的会计调整法、数理统计法、会计核算法虽在高校成本的核算归集中具有一定作用,但没有对应的财务制度作为保障,在成本核算方面缺乏科学运行方法。管理机制缺乏科学规范性,资源配置不合理,财务资源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产权意识淡薄、闲置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资产的配合缺乏合理性,重复购置。监督内部控制不到位,导致高校通常在非常重视的资产采购中进行控制而轻视了对使用过程方面的监控,容易导致资产浪费与低效。其次为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要人力资源,适当的提高教师素质与提升教学质量有必然联系,某些高校的教师工作量和工作分配不合理,人力资源分配失调,造成资源闲置浪费。

二、高校成本核算的意义和工作范围

(一)高校成本核算内控管理建设的意义

高校努力建设成本核算中内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管理结构的规范性、科学性,便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校园的学生生活状况、学习能力、考核成绩、喜好变化等均可以全方位的展示在教育者的面前,在减少教学资源浪费基础上可更好的促使高校教育的改革目标实现。内控管理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抗风险能力,市场经济的竞争扶强趋势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一定挑战,而高校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有效控制各院系部门成本费用来降低教育成本,扩展安全边际来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再者是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实时监督,强化对高校成本核算内部管理的监督,可维持教育发展中秩序正常,作为一种经济约束,对教育成本进行控制,对于合理的节省给予嘉奖,给予犯法乱纪的行为进行制裁,确保高校的内控管理有一个科学正确的导向,在强力的约束监督下确保个人和部门不断地朝着良性发展改进工作,从而实现持续性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通过提升教育资源利用率来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让成本和绩效得以相互匹配来增强成本的可分析性,也为管理决策提供对应的财务、人、物等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改正,以最小的教育资源成本来培养更优质的学生。通过加强内控管理的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杜绝教育资源利用率和经费之间不平衡的浪费现象,提高经济效益,引入管理机制合理的明确校园办学规模,对于院系、定岗、定编、定员等在合理的范围内调配物资,让高校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实现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满足教育透析的需求。

(二)高校成本核算的工作范围

高校的成本预算需建立在校内的基础工作中,高校长期以收支核算为主,在基础管理方面不够重视,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资料未统计,材料和消耗品以支代收,给成本核算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高校成本核算基础工作首先是建立原始的记录资料,切实掌握学生的人数,实验室、教学器材等有偿服务信息,将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归纳核算,配合定额管理工作,将教育消耗明确记录。其次为健全折旧制度,健全固定资产明细账、台账等制度,让支出依照受益情况来分属到各个不同的会计期间。通过健全盘存制度来控制以购代耗,做好定期的仓库和财务对账,保证账本和实际相符合。其次是建立各个部门之间的成本责任制度,以控制成本的支出为目的,力求实现用更少的经济办理更多的事,建立成本责任中心,将责任中心和学生数相互联系实施定额控制。健全组织机构,为制定完整的制度取得保障,在内控管理部门建立成本核算岗位,并由专人负责内部劳务结算岗位与固定资产核算岗位。健全成本控制制度后,需和责任挂钩,健全成本考核与分析制度,通过奖罚分明监督体系让成本控制可以更好地落实。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成本核算内控管理的建设措施

(一)加强内控会计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的成本支出结构

1.会计人员作为财务控制主体,其职业素质能力可影响到成本核算质量。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除了需要丰富的工作经验之外,还需具备广泛的经济管理能力、理论水平、会计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当前实际工作中,高校多会出现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的情况,为加强内控会计队伍的建设,首先需提高招聘门槛,严格把握用人管理,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其次加大高校内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培训力度,缩小人员技能参差度,最大程度提升学历层次,定期安排教育培训,与时俱进提升会计业务处理能力,不断优化人员队伍结构,应通过高素质、高层次的研究生来提升整体人员的综合素质。

2.优化人员的支出成本控制,提高资源利用率。依照《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对师生比例进行合理标准规定,针对不同高校特点、不同地区和专业制定出科学比例,实现资源优化和人力的合理配置。高校内部行政机关较多,可将近似部门合并,简化办事程序,引导非教学岗位充实工作的技术人员转移到教学或者科研岗位,提升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增强信息沟通

在大数据背景的引导下,高校为了更适应于信息化管理模式,首先需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宣传力度,帮助员工形成大数据的思维意识。增强高校的信息传递沟通,并非内控中会计信息沟通,是高校在控制活动中建立的信息沟通系统。现代化信息来源广泛且复杂,数据收集繁多,高校在和教育管理部门、就业单位等进行沟通时,就需对信息进行有目的的筛选识别、处理。对于高校财务信息、教学信息和科研信息,部门需对信息进行分工加工后传递,信息的处理接收沟通过程也是内控重要环节。为了提高信息的及时准确性,完善信息沟通系统在内控管理中十分必要,信息的流动掌握亦是确保高校的各项内部管理活动正常运转的关键。

(三)强化财务风险意识监控

高校的监督体系属于预见性、动态的活动,需摒弃死板的规章模式,在财务审计中需注意审计部门独立。监督工作除了检查财务制度执行层次,还需评析内控制度是否设计合理。培养高校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一是内部管理层需秉持严谨的态度来判断经济业务项目中的风险点,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风险责任制度,二是加大对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相关的宣传,三是增强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提升对于风险识别判断的能力。高校在财务活动时,受到市场影响难免存在各类风险,为了增强风险的防范处理能力,高校就需设置对应的风险识别分析、处理机制,结合市场的发展和校园具体运行情况来防止盲目的投资。结合现代化技术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定期地对财务报表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评估出潜在财务风险并处理。扩宽筹资渠道减少资金的压力,强化内部资金管理来规避风险。通过引入社会各联合办学方式来分散风险,对贵重设备、教学仪器进行商业保险,最大程度来降低风险系数。定期对绩效进行测算,分析其中潜在的风险并设置控制活动,建立起有效信息沟通,通过绩效评价来实现控制活动监督,提高绩效评价队伍专业素质,确保成本核算的评析公正性和权威性。

(四)完善经费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

高校内控体系建构是基于COCO内部控制五要素,内控评价需实现整体内控目的相关的内控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沟通等进行针对性、系统化的评价。强化财务部门的责任,加强绩效预算管理,对项目的支出与政策性支出等进行绩效评价,让有限资金利用在绩效好的项目中,对于低绩效项目、组织不到位、违规支出进行相应的问责。强化负责人的责任绩效意识,在加强经费的支出前做好绩效管理,对于预算单位在项目申报前的目标可行性管理,在项目实施中需加强管理,在项目完成后依照规定标准进行绩效评价。健全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局部和整体的利益上,兼顾长远眼光设置出科学的指标体系。构建出层次分明的投入、产出、结果、效益、预期满意度流程的指标体系,结合部门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结构。建立评价反馈机制,评析内容包括内部控制的目的有实施主体、控制评价的方式和程序、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内控存在的缺陷、内控评价范围对象、内控整体目标是否有效、财务内容失效原因等,将评价项目的绩效问题和意见进行反馈调整,被评价的项目深入的分析问题根源,切实将整改到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报整改。高校财务内控评价披露方法包含有差别的报告、重点报告、定期报告等,重点报告结合高校管理中存在风险事件或重大项目的建设采购、研究项目等建立内控评析制度。通常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设计范围广,其政策性强,高校依照统一组织分级实施的原则,重点围绕着项目支出与政策性支出为绩效评价内容,再延伸到资产财务的运行全过程。分配制度也需进行改革,鼓励内部的良性竞争,合理的拉开工资距离,用于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的推动下,内控管理和核算控制在增强时代核心竞争力起到重要的支撑效果,通过内部控制、成本核算、信息化手段等构建科学管理体系,优化对有限资源的配合,确保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经济效益,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也提供良好保障条件。通过大数据信息手段提高内控的实效性,加强实时自动化风险监控,优化信息内控平台评价体系,及时检测弥补预算漏洞与问题,持续性改进管理环节,增强预算科学性。另外高校可为财务工作者提供跨部门之间的交流,让工作人员可充分的了解到业务情况,教职工也需具备基础财务知识,进一步推动业财之间的融合,消除沟通隔阂,共同作用确保财务控制工作科学发展,不断提升教育资金使用效益。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绩效评价财务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水利财务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