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研究

2022-11-15 18:25吴灿波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医疗设备质量

吴灿波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1200)

0.引言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医疗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国民的普遍重视,医疗市场要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逐渐向着规范化方向,不断提高发展标准、发展水平。医疗设备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要在维修和质量控制工作中,落实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致力于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各项诊疗活动目标的落实,提高医疗水平。

1.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的内容及重要性

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中,针对医疗设备的维修,主要是通过定期的检查维护,以医院运行中使用到的医疗设备作为主要对象,保证其稳定的运行和医院各项诊疗活动的高效运转。在开展针对医疗设备的检查和维护过程中,对于其中存在的医疗设备运行问题、故障风险,进行及时的排查,第一时间解决医疗设备性能问题、安全问题,及时的告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后续的故障维修,保证医疗设备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下,投入医疗活动的使用中,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维护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和展开[1]。通过对医疗设备的维修,有利于降低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误差和各种故障问题的风险,提高了诊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并且医疗设备在定期的维修和护理当中,性能愈发稳定,使用寿命有所延长。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则是要对应相关的标准,加强对医疗设备临床使用质量的严格管控,在采购环节保证医疗设备可靠、稳定的质量和性能,强调医疗设备的完好性、安全性。展开质量控制工作,节约医疗设备成本投入,降低医疗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节约维修成本、养护成本,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的提升医疗设备所创造的价值和经济效益[2]。

在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实践中,医疗事故问题的发生风险,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控制,因为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设备问题,增加了患者的诊疗成本,由此引发医疗责任事故等问题的发生。加强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能够防范这一现象,由此可见,医疗设备的维修和质量控制二者的相互结合是医院运行和发展中关键的环节,对于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因此必须要在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和维修工作实践中,以保证医疗设备的稳定、安全、高效运行为目标,进行各项维修和质量控制工作,有序的展开诊疗活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结合,保证医院在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时,提高核心竞争力,占据竞争优势,为民众的医疗需求提供切实的保障[3]。

2.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结合的要点与实施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指标体系

在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工作实践中,二者的相互结合要以完善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为依据展开,包括风险评估指标和电气安全指标,在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指导下展开各项维修和质量控制工作。其中风险评估指标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针对的是医疗设备的风险评估活动,因为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应是定期开展的,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设置安全测试的周期,保证准确性的安全测试周期运行,为医疗设备的检测提供依据。在风险评估中,获取准确的数据,制定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案,落实风险评估工作,有利于预测设备的安全性能,对医疗设备的监测周期进行更进一步明确,降低了重复检测资源浪费的风险,节约了投入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中的成本,节约了更多的资金[4]。

在确定风险评估指标的基础之上还要结合电气安全指标这一重要的因素,做好安全测试工作,针对电气安全展开详细的监测。例如电气设备中的插头、电缆和终端结构检测过程中,可以采取目测的方式,获取检测结果,对于设备终端的绝缘性能、电气设备线路的绝缘性能和电气设备的机壳部分,要进行详细的检测,及时发现电气设备机壳中的漏电风险或损坏问题,并进行改进。重点监测与患者身体相连接的部位,防范漏电问题的发生,测试电气设备中的接地阻抗,将其作为电气安全的重要指标,保证医疗电气设备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和使用,建立起完善的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明确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的最终目标,真正在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采取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措施和解决方案,防范故障问题和医疗设备的性能安全问题[5]。

2.2 构建健全的质量控制制度体系

在展开医疗设备的维修和质量控制相结合的工作过程中,要建立起健全的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发挥出制度的保障和约束作用,更高效、顺利地实施质量控制的相关工作,落实设备维修的目标。在构建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体系时,要在制度建设方面进行逐步的完善,结合最新的国家强检目录要求,制定完善的医疗设备检查和质量控制方案。目前医院的运行和发展中,使用到的很多具有较高风险性的医疗设备,已经成为了国家强检目录当中的一部分,针对医院目前使用的高风险医疗设备情况,要进行整合分析,根据国家的讲解目录要求,要定期做好此类医疗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提高质量控制的水平。在医疗设备的维修和质量控制中,全过程贯穿高风险医疗设备的维护工作,及时发现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不足、缺陷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功能利用起来。在制度建设中,要建立起与医疗设备使用相关的前期临床质量控制制度和定期的检测维修制度,将制度的保障和依据作用利用起来,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和质量控制有效性,例如在使用医疗设备之前,要结合使用医疗设备前的临床质量控制制度,进行质检工作。之所以制定和实施医疗设备使用前的质量控制制度,目的就是要使工作人员在使用该设备之前具备自检能力、自检意识,主动检查医疗设备的性能情况、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故障风险,并解决医疗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隐患,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6]。

值得注意的是,在医疗设备使用前的临床质量控制制度建设中,要考虑到前期的采购环节医疗设备的质量情况,应保证在正规的厂家购入医疗设备,保障医疗设备资质齐全,由专业的医疗设备采购人员做好采购渠道的检查和厂家资质的调查,所有投入到医院运行和使用中的医疗设备设施,均应具有稳定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保障,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获取厂家的支持,进行医疗设备的维修和护理。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制度建设中,要结合检测需求、维护需求,建立起定期的检测维修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防范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情况发生。因为若是使用到了有故障和故障患的医疗设备,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疾病诊疗效果,而且还有可能给患者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使患者失去对医院的信任。因此在医疗设备的维修和质量控制中,要建立起定期的检测维修制度、质量控制制度,针对高风险的设备设施,需要定期落实检测和质量控制工作,重点关注存在高风险的医疗设备,做好定期的检测和不定期的质量抽查,保证医疗设备处于稳定的状态下,投入到安全的使用环境中,为临床诊疗活动提供支持和依据[7]。

2.3 重点关注维修和质量控制的细节

在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的结合实践中,加强对细节问题的重视,针对医疗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细致、严谨的规划和解决。例如在管理医疗设备的过程中,需要贯穿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观念,将医疗设备的维修和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医疗设备管理的始末,提高风险控制水平,重点的做好事前风险管控。在使用医疗设备之前,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排查医疗设备中的隐患问题,由专业的工作人员,结合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性能需求,进行风险测评,对于经常发生故障的位置,要进行详细检测。针对具有特定功能的医疗设备,还要做好使用、保养计划,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实践中,提高维修方案和维修计划实施的合理性,在设备保养工作的时间中,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减少维修医疗设备的次数,防范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过高的成本投入情况。

对于电气安全的控制要尤其关注,这是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中的要点,也是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在检查患者的身体机能情况过程中,电击危险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人体内的不同脏器组织电阻均有着较小的特征,使用医疗设备的过程中,面临电击隐患,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问题。在电器安全的控制工作中,要把握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要点,防范设备的漏电问题,在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中要防范此类现象,可以通过对机壳接地技术的应用,实现对设备电流的分流目标,防范可能存在的电机事件。在日常的医疗设备养护中,要根据相关的安全标准要求,对比设备的各项参数指标、性能指标,提高设备性能测试工作的准确性、全面性,把握关键的设备性能要点,参考使用手册以及厂家提出的测试方案,贯彻到实际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中,详细地记录下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信息、使用情况信息、故障信息。站在预防性的视角,对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定期进行检查维护,提高医疗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8]。

2.4 优化技术手段

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医疗设备的维修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信息化时代医疗设备的维修和质量控制工作,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技术手段、技术效果的优化,用更精细的技术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和质量控制工作,提高维修和质量控制工作的有序性、可靠性,实现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之间的紧密结合、有机衔接。在革新技术手段时,要从医疗设备的采购环节着手,由专业的厂家工程师对设备的安装、维护、保养,提供指导,院方则需要设置专门的技术人员岗位,学习医疗设备的维修方式、保养方法和正确的使用方式,提高质量控制的技术水平、维修技术水平,更好地落实医疗设备的维修和质量控制目标。

医院要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组织和实施专题培训活动,为技术人员提供学习技能、提高技术水平的机会,使其掌握先进的医疗设备维修技术手段,形成质量控制的新观念,了解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方法。在医疗设备的使用、保养等各个环节,贯穿质量控制工作,提高医疗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结合责任制度、奖惩机制的作用,促使专业的技术人员持续地提高技术水平、医疗设备的管理能力,使医疗设备的维修和质量控制真正相互融合,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提高医疗设备的质量安全、运行效率,为医院创造更高的价值,为民众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9]。

3.结语

医疗设备的维修和质量控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合理地制定实施方案,要结合医疗设备维修的内容和质量控制的要点,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全面促进医院医疗水平、运行效率的提高,为医疗产业的稳定长远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猜你喜欢
医疗设备质量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质量投诉超六成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