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X”证书制度深化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方略探究*

2022-11-15 22:54贾林平郭炬
科技与创新 2022年4期
关键词:证书院校制度

贾林平,郭炬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 100102)

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与专业课程建设、专业课堂创新革命、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等融合起来,全方位实施职业院校“1+X”证书技能课程,助推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相适应,培养适合企业、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合格人才,助力企业发展、社会进步。

1 “1+X”证书制度与现有高职教学体系的冲突

高职院校在培养大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过程中已经建立一套完整的专业教学标准和技能规范,而“X”标准体系也已在企业中完善,导致“1+X”证书制度试点过程中,与现有高职教学体系与内容存在着冲突与隔阂,亟需破解和融合。如何保证在“1”学历证书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实现“X”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融入、融合,使“1”和“X”互融互通、有机结合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在“1”学历教育和企业“X”培训中所涉及的教师、教材、课程标准、实习实训以及教法等方面侧重不同,这就需要两者之间同向而行、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在高职学历教育“1”过程中同时完成企业需要的“X”技能等级证书任务[1]。

2 “1+X”证书制度背景下深化“三教”改革的意义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需要进行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来提升整体职业教育质量。同时国家把高职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新时代的新任务,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就业。如何在“1+X”证书制度下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对接,使高职专业人才有效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保证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这对高职院校及高职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即对教材进行全面改进,以适应学生学习,对教学方法进行革命,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实施全面的“三教”改革,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素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深化“三教”改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有利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1+X”证书制度下实施“三教”改革有利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并举,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变革,服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有利于完善高等职业院校的育人机制和多元办学机制。“1+X”证书制度下实施“三教”改革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等职业院校的育人机制,形成高等职业院校在教育方面的多元办学格局。

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1+X”证书制度下不断深化“三教”改革,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进一步使高职院校适应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就业需求,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有利于科学评价高职院校的办学情况。“1+X”证书制度下实施“三教”改革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专业课程教材和学习资源开发,同时实现教考分离,有利于对高职教育人才进行更客观的评价,更有利于科学评价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

有利于教学改革统筹规划。“1+X”证书制度下的“三教”改革是以专业课程建设为引领,将高职教育与“1+X”证书培训进行有效的融合,持续推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促使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作为内容模块,融入到教材中去,进一步满足高职教育和“1+X”证书培训的需求。因此,在“1+X”证书制度下实施“三教”改革更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布局和统筹规划。

3 “1+X”证书制度背景下深化“三教”改革的路径

根据教育部“1+X”证书试点方案要求,试点院校需要进行全面、全方位的课证融合、书证融通。即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提升、教材变革、教学方法和课堂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三教”改革,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进一步培养经济社会亟需的技术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助力企业社会经济发展。

3.1 构建高标准的教师资格

构建高标准的教师资格,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配备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高标准的教师资格。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应该具备全面的、多元化的知识与技能,这样会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

首先,“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严把教师人才引入关。《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因此,作为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教师队伍更应该是来自企业或社会一线岗位有经验的高素质、高标准的人才,或者让这些有企业经验的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同时也可以从国家或省级技能大赛获奖的优秀人才中引进有实训经验的人员进入教师团队[2]。总之,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引进一批有实践经验、高素质、高标准的人才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其次,高职院校借助“1+X”试点的申报,对专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积极的培训,增加“1+X”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技能水平与实践培训能力。这样既能满足高职教育教学授课,又能积极开展职业等级技能培训工作。因此,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培养出来的教师将完全胜任新形势下的教学。

最后,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利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高素质、高标准的教师队伍,具体措施如下:①寻渠道,提升教师能力水平。在“1+X”证书制度专业范围内积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快建立校内“大师工作室”,与企业构建“产学研训”机构,让符合条件的教师进入专业一线岗位,锤炼教师的实战技能,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②创机会,提高教师教学本领。通过教学名师的讲学、互动交流,理顺教师教学思路;通过校际间的走访交流学习开拓教师的眼界;强化老教师的传、帮、带和与有经验教师的交流等,增加教师的授课经验;开展青年教师的活力课堂和骨干教师的魅力课堂,营造教师队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本领。③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大赛,提升教师实践技能。鼓励教师参加国、省、市等各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增加教师理论知识,提升实战技能水平,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标准,使一批适合高职教育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3.2 构建灵活多样的活页式教材

构建灵活多样的活页式教材,促进高职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首先,教材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体现。教材内容要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体现本课程的核心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X”证书制度下教材的建设直接涉及高职院校教学、培训的内容,同时还与教学、培训相关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等相关联。2019-02,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的教材开发思路。“1+X”证书制度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是对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构,同时形成一套完整的高职院校教学方案。“1+X”证书制度下构建活页式教材要体现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同时要符合企业生产实际和行业的发展趋势[3],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

其次,“1+X”证书制度下开发活页式教材时,应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学生的需求、行业企业的岗位需要等条件量身打造项目式、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开发形式。同时在“1+X”证书制度下,活页式教材还需要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的实际需要、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不同形式的高职院校信息化数字资源。

再有,“1+X”证书制度下活页式教材的内容应该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和活页式教材体系中,构建一个新型教学平台,同时联合“1+X”证书培训机构不断更新高职教育活页式教材,强化高职院校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教材改革[4]。

最后,“1+X”证书制度下构建在线资源库与高水平的专业课程模块,建立多元化教学资源和线上线下混合式立体化教材,进一步丰富“1+X”证书制度下专业教材内容,同时满足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促进高职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

3.3 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

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首先,“1+X”证书制度下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摒弃知识是靠传授获取的思想以及教法高于学法的陈旧教学理念。应该转变思想,坚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做中学,做中教,学中做”的新理念[4],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其次,“1+X”证书制度下进行全方位的“课堂革命”。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项目化、任务式、情景教学的方式方法,加强“X”证书制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线上充分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MOOC、超星等作为载体支撑建设高职院校与“X”证书相关专业的学习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增加师生互动,并以学生为中心,以“1+X”证书融合为知识点,促进企业岗位深度融合到课堂。例如学生可以利用在线平台上的课件、视频、小任务等提前预习、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教师指导学生集中力量进行小组协作完成课堂项目任务。课后,进行小组件的项目成果展示,营造学生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法与学法共用,通过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引导高职大学生多样化、多途径的学习。将课堂的教师“教”转变成以学生“学”为主,使课堂回归学生,教师成为专业课程学习资源的创造者、提供者,为高职大学生打牢学习基础;教师通过设计和塑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来引导、激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组织学生学习活动,协调小组间(或学生间)的问题,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人际关系处理方法;通过课后的成果展示与评价,增加学生学习信心和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1+X”证书制度下的教法改革将进一步培养高职大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最后,“1+X”证书制度下打造高职院校高质量的“五有”课堂,即有用、有效、有趣、有情、有料。通过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提高高职院校高质量的教学水平。积极推进行业、企业融入到职业教育中,由学校、企业、培训机构等部门参与,使高职院校教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高职大学生的学习氛围变得更浓。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模块化教学,实行弹性学制制度,利用学分银行进行学分互换与对接等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而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变革,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5]。

4 总结

高职院校在全新教育思路指导下,结合“1+X”证书制度,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索教师、教法、教材“三教改革”和教学管理改革。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教法、教材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变革,使其适应现代化教育。实现了云上资源、新型教材、现场设备有机衔接。探索完善相关专业“1+X”等级证书标准,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开发新形态教材和教学资源,助推高职院校深化“三教”改革向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证书院校制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安徽医学》统计刊源证书
少就是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某些单位的制度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