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羊场常见病的综合防治分析

2022-11-16 06:04杜新宇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8期
关键词:养羊规模化疫病

杜新宇

黑龙江省大庆市银浪牧场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庆 163000

当前我国社会科技呈现快速的发展状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养羊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提供了比较有利的条件,但是与此同时增加的就是多种疾病的发生,生产中如果饲养人员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还会阻碍养羊规模的不断扩大,并且对于养羊生产的全面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害。规模化养羊场不断的发展进程中,饲养人员采取有效措施科学管理羊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疾病的发生以及大范围传染。但是在实际养羊生产中还是会存在一些比较顽固且很难治愈的传染病,这就会在极大的程度上对于规模化饲养场的管理方面工作提高难度。所以在实际养羊生产中,要求工作人员了解疾病的特征以及患病的周期,还应该根据不同羊病的差异性制定具有科学性并且有效的防治措施。生产中要开展全面的管理措施并且配合彻底的消毒处理,同时需要定期组织羊群开展必要的疫病检测,确保及时发现患病羊,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方式以控制疾病的扩散,确保饲养场的实际生产效益。

1 规模化羊场疫病防控的意义

这些年来,我国畜牧业养殖呈现飞速的发展与进步,全社会对于羊肉及其制品的需求量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为满足社会需求日益增长的现状,饲养者会从国外引进新型品种,并且将原有的传统散养模式逐渐过渡为新兴的集中饲养生产模式。但是随着现在集约化饲养生产模式的应用,饲养舍内羊群的饲养密度存在普遍增大的问题,羊只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于传统饲养模式条件下也加大很多,加之不同品种的羊在采食量以及机体吸收能力方面都不相同,就很容易造成疫病的流行。羊群感染的很多疫病在发生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饲养者很难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疗,最终造成饲养场内疫病大范围扩散的情况,给整个饲养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者在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还应给予疫病综合防控充分的重视,有效避免饲养场遭受不必要的损失[1]。

2 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规模化饲养场中的羊在来源和种类方面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且羊的饲养量也相对比较多,从而造成场内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规模化饲养场内流行的某些疾病会造成羊群出现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如口蹄疫、羊肠毒血症、习惯性流产以及支原体肺炎等。规模化饲养场内饲养的羊群如果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会大幅度降低机体自身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所以羊群很容易感染多种疾病。尤其是羊群在进行分群、去角、助产、追赶等操作的时候,都会表现出比较严重的应激反应,特别是怀孕的母羊以及老弱病残羊在生产中的患病率会明显升高。如果羊只饲养场缺乏具有规范化的管理措施,不能合理控制饲养舍内的温湿度条件,或者在羊群饲养生产密度以及饲料营养搭配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就很容易造成羊群感染疾病。另外对于新建的规模化饲养场通常在贯彻落实寄生虫的预防方案方面比较疏忽,羊群容易频繁的出现球虫病和消化道线虫病等,生产中都应该加以重视。

3 建立并且严格执行完善的疫病检验体系

3.1 进入羊场前做好消毒工作

目前大部分饲养场都是通过饲养场内的羊群不断繁殖而扩大实际的生产规模,仅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才会从场外引进羊只进行饲养。如果必须从外场进行引进的时候,饲养者应该首先针对引进饲养场所在的地区进行必要的考察,主要包括了解引入地区是否经常有疫病发生、引进的羊只是否存在疫病感染等情况,坚决禁止从疫病暴发地区进行羊只的引进;其次应该在羊只引进之后开展相关的检查,并且配合采取合适的免疫措施,在确定引入的羊只健康无疫病感染之后,才能将其与本场羊群混合饲养[2]。

3.2 做好饲养环境的清扫和消毒

羊群的饲养生产过程中,需要给其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确保给羊群提供适宜健康且稳定生长的条件。当前规模化的饲养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实际生产规模,但是同时也给细菌的传播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导致疫病的流行。生产中需要定期清扫饲养场,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生产中容易流行的疾病开展必要的检验措施,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配合治疗,有效避免饲养场内疫病的发生以及扩散。

4 科学饲养管理

4.1 坚持自繁自养

日常的养羊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羊群的健康状况、羊只的性情,以及实际的生长性能等方面进行密切的观察。选择羊群中相对优秀的羊只,通过采用现代的繁殖方式保留羊群中的优良性能进行继续的养羊生产,并且可以避免从外场引入羊只的操作。生产中始终坚持自繁自养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羊只品质的同时,还可以明显降低外源病菌侵袭羊群的程度。

4.2 供给营养均衡的饲料

基于规模化的饲养生产模式条件下,不同品种的羊之间通常会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日常生产中应该根据羊品种具备的特点,以及季节的差异性,给羊群供应适宜的饲料并且按照实际需求量进行供应。养羊生产中应该不断的总结饲养工作经验,根据羊群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饲养方案,有效保证羊群的健康状态,同时确保提高羊群的生产性能。比如在寒冷的秋冬季节,此时就会缺少新鲜的青草,应该重视青绿饲料的供应;母羊如果处于怀孕期,应该注意营养的供应;断奶的羔羊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应该注意饲料的添加,以确保满足其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实际需求。生产中除重视优质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的补充外,还应该适当的在饲料中添加羊只生长所必需的维生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羊群机体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确保羊群健康的生长状态。实际养羊生产过程中还应该预防场内的饲料出现中毒的情况,避免给羊群投喂霉变饲料,也不能给其饮用污浊或者受到污染的饮用水,及时将青干野草中存在的有毒植物进行剔除。注意生产中采取正确的调制处理饲料的方式,确保饲料能够进行妥善的贮藏,并且进行适当的搭配投喂给羊群,此外还应该避免饲料中残留的农药造成羊群中毒,注意避免羊群误食灭鼠药而发生中毒等情况,否则会给羊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3 有效治疗

根据饲养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以及自场羊群的生产情况而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通常会在羔羊出生后的12 h,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接种破伤风抗毒素疫苗;还可以在每年的3、9月分别接种一次口蹄疫弱毒疫苗和羊用“三联四防”疫苗。并且可以在每年的春季于羊只的尾根部,通过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接种羊痘疫苗。

实际日常的养羊生产中,如果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性措施,并且进行了疫苗接种之后,羊群还是会感染某些疾病,特别是没有相应疫苗的疫病,应该在暴发疫病的前后给羊群投喂有效的药物,也可以通过注射的方式给药,都能够发挥良好的防治效果。比如可以在日常采食的饲料中添加杀虫剂或者抗生素,或者注射药物等方式。但是生产中为保持羊只的消化道环境处于正常状态,通常都是建议采用注射的方式进行药物治疗。

4.4 观察羊群

实际日常养羊过程中,饲养员应该养成细心观察羊群的良好工作习惯,如果通过观察发现羊群中出现精神、采食或者是行动异常的羊或者是有发病表现的羊,应该第一时间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然后配合开展针对性的治疗,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配合采用有效的消毒药物针对饲养舍、饲养环境、生产以及运输工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要注意采取两种以上的消毒药物进行交替的消毒措施,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于饲养场内出现的病死羊尸体应该严格遵循无害化的处理方式,通常是通过深埋或者是焚烧进行处理。

5 结语

规模化饲养场的疫病防治工作效果的保证,依赖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疫病防治体系,并且针对发生的疫病做好相关的记录,这样便于以后疫病暴发时可以及时的发现,并且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措施。日常生产中应该密切观察羊群的健康状态,并且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管理措施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还要确保供应给羊群的饲料品质,同时保持饲养舍的环境卫生等,以更好的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扩散,保证饲养场的实际生产经济收益。

猜你喜欢
养羊规模化疫病
宋代疫病防治中的问责与监督*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动物疫病与保险联动知多少——生猪病死赔偿机制——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樊立超
分头行动
养羊人的惊恐叙述
续写《亡羊补牢》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发展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