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2-11-16 21:52孙正静
小学生 2022年2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利用资源

☉孙正静

一、信息化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促使学生实时、逼真地把数学学习和生活进行联系,有助于教师创建情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数学知识枯燥、抽象,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常常是结合事物外部特点概括与判断的,其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思维过程需要有具体形象作为支撑[1]。信息化资源,可以实现动静结合、视听结合、传授和互动结合,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和易于学习。因为数学知识内容深度、广度和学生接受能力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这构成了数学教学难点。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资源突破这些难点。信息化资源生动形象且直观,可以从多角度演示事物发展变化动态过程,利用这些信息化资源可以指引学生对事物内在联系、本质进行认识。此外,信息化资源可以把不易观察、微观的数学问题呈现给学生,构建具体、生动、实际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可以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对数学和外部事物的联系进行挖掘,提升教学趣味性。

(二)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针对性地引入信息化资源,指引学生进行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讲解《垂线与平行线》时,其中涉及到认知射线、直线、角知识点,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拼接语言描述,或者是引入生活中现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难以想象直线和射线无限长的含义。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在屏幕上出现一个闪烁点,向一端延长,成为闪烁的线,闪烁线逐渐变长,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进行描述,指引学生理解射线[2]。在该过程中,通过动态演示,把抽象问题转变为直观形象,可以有效突破学生理解困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离不开互动的,其是课堂开展的动力。在以往教学中,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矛盾,师生、生生之间无法实现有效互动。信息化教学资源,特别是计算机课件、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可以对学生互相的学习提供信息与反馈信息,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能力,尤其是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可以提供给其学习机会,有助于后进生转化,提升教学有效性。此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实现思想交流、行为方式交流,构建良好和谐的关系,提升学生交往能力,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还可以促使学生学会尊重自己与他人,这对于提升学生合作意识、交往能力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二、信息化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信息化资源选用中缺少分析和评判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化资源丰富,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若信息化资源运用不当,会适得其反[3]。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利用信息化资源时通常是在网络中下载课件,没有对这些资源的适用对象和条件进行辨识,也没有对这些资源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只要是课件名称相同,便完全照搬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些教师在选择信息化资源时都较为随意,没有认真阅读,也没有仔细甄别、分析、提炼,更没有二次组织和二次开发。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是让学生对示范课程进行观看,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没有教师指导,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

(二)信息化资源运用中过于注重学生主体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在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虽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但是若教师盲目地把学生作为主体,不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特点,弱化教师引导作用,把主体回归课堂转变成为了基于资源的主体放任自流课堂,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且,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主体,会忽略学生学情,忽略教学实际情况,是很难发挥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优势,也会影响到教师启发、引导、监控作用的发挥,最终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和效率。

(三)信息化资源运用形式上忽略教学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是为了提升教学有效性,更好地对教学目标进行实现。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教师在利用信息化资源时,没有考虑资源内容是否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关。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通常是以信息化教学资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以至于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教学重难点难以突破。

三、信息化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激活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需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提供给学生观察、操作的机会,促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在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促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趣味、作用进行感受,对数学魅力进行体验。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利用信息化资源,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生活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指引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数学价值进行感受[4]。在激发出来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后,可以促使其无拘束地进行数学学习,且充满自信地表达、思考、练习。而如果学生缺少学习欲望和动机,会利用沉默的方式应对教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或者可以结合新课程标准,挑选信息化资源构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开发或利用现有信息资源,构建学生感兴趣的实际生活情景,指引学生对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行感受,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做游戏、猜谜语、听音乐等形式,构建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千克和克》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资源,把多种物品呈现给学生,如土豆、鸡蛋、桔子、玉米粒、苹果等,先利用动画形式,对现实中称物品的轻重进行模拟,进而引入重量的概念。紧接着,教师可以指引学生从刻度上读出1 千克、100 克等数量单位,促使学生初步认识1 千克100 克等数量单位。最后,教师可以指引学生深入交流,画出统计表,促使学生感受各种各样物品的重量,掌握千克和克。

(二)适时利用信息化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化资源,教师应从数学教学需求入手,对哪些环节、哪些教学目标和内容适合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确定,科学合理制作课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出信息化资源的价值。运动的几何图形可以刺激学生视觉神经系统,促使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记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利用几何画板开展教学活动,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利用信息化资源时,应做到巧用,不要滥用。针对那些目标、内容适合利用信息化资源,利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讲解清楚的内容,便比较适合利用信息化资源辅助教学活动。

例如,在讲解《圆》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车轮为什么都做成圆形?车轴应该装在哪里?先适时地利用动画展示:椭圆形车轮会导致汽车行驶忽高忽低,坐在车中的小动物感觉非常难受。在形象生动的动画中,可以促使学生理解汽车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紧接着,教师可以展示一组车轮圆形的动画作为对比,汽车车轴装在圆心,能够保证汽车行驶稳定且快速,车中的小动物感觉很舒服。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感受数学学习魅力。

(三)引入教学游戏资源,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教学游戏资源,是以信息化资源作为依托,以基础知识作为支撑,设计完成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引入教学游戏资源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可以促使学生在游戏中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利用信息化资源,设计一些通俗易懂、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游戏,把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中,促使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游戏资源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技能和应用水平,寓教于乐地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习题练习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教学游戏。如混合运算习题练习,教师可以把混合运算习题通过教学游戏的形式以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来,且通过设置关卡的形式,调动学生做题兴趣和欲望。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乘除运算,在学生全部答对这些习题后才可以进入到下一关。过关后的习题要难于上一关习题,其中包括加减乘除与小括号运算,学生也需要全部答对才可以过关成功。针对闯关快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奖励。在该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充分发挥出信息化资源的价值,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趣味性,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和数学素养。

(四)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范围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资源越来越多,且已经形成了数据资源库。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讲,信息化资源的运用可以打破教材和课堂的限制,可以有效拓展学生学习范围与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优势,指引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例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在课后,教师可以把该节课的课件、有关教学资源,通过资源共享的形式分享给学生。由于在这些资源中涉及到该节课知识内容、习题等,能够指引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学习情况,在课下继续深入探究与学习,且注重复习课堂中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完成相关练习题。在该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和教师、其他学生交流,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掌握。通过该种课外延伸模式,不仅有效扩大了教学范围,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方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化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数学素养,为学生未来数学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现阶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出信息化资源价值,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想要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意识到信息化资源的重要性,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挑选信息化资源,并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把信息化资源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扎实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技能,进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利用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我给资源分分类
画与理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