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有效性探析

2022-11-16 21:52☉黄
小学生 2022年2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情感文章

☉黄 荣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可以帮助学生代入到文章中,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情感走向、故事发展产生初步的认识。如何提升朗读效果,使学生掌握朗读学习方法呢?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活动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掌握语文知识,并将此运用在实际中。语文中的阅读活动,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与写作能力的重要媒介之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作者产生文字、语言、情感、思想上的共鸣,对文章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上的自信,使其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文本的思想,为进一步探究文章的创造背景与目的做好铺垫,使其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优化自身语文知识学习效果,以此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会将文本中涉及的基础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要求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忽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为接下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忽略教学目标的设计,通过反复的训练与理论知识灌输完成教学,无法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目标。

(二)忽略学情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教育环境,提升自身学习能力[1]。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没有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小学生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学习基础、学习态度等因素出现较大的差异。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个性化教学手段进行课本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成长。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根据教材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手段,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本知识学习中,以此提升教育工作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学生课堂主人公地位的体现,也阻碍语文阅读教学创新。

(三)教学方法单一

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会采用提问的方法带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解决问题,理解文章。通过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分析,发现教师在问题设计上比较随意,忽略与学生学习基础、阅读文本的结合。课堂上,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意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没有正面讲解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忽略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与素质教育要求,设计教学课件,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语文知识,提升基础知识学习有效性。

(四)情感朗读不到位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活动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养成大声朗读文章的良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会采用范读与学生默读的方式完成阅读活动,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并没有为学生提供有感情朗读的时间与空间。致使这一问题发生的原因,就是教师对情感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意识到朗读对学生语言能力与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忽略了这一内容的教学[2]。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朗读的有效性的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有感情朗读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学习,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中心情感,以此提升学习效率,促使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一)明确教学目标,强化情感阅读效果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将此作为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为学生情感阅读活动开展做好铺垫。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以保证教学目标制定的科学性[3]。第一,了解三维教学目标制定的原则。语文课堂中,制定三维教学目标时,应体现出阅读教学的系统性与连贯性,结合新课程标准,设计契合实际学情的三维教学目标,以此提升教学目标的实施效果,为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加强对学习情况的分析,了解小学生语文学习基础与学习态度,将此作为语文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保证教育工作实施的有效性。

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进行这一内容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情况,设计以下教学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认识课文中新的生字与生词。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文章,掌握文章内容,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思想情感。第二,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的重点语句、发挥想象力,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第三,情感与态度。通过文章的阅读,感受少年周恩来心怀天下和人民的情感,将此作为学习的榜样,树立刻苦学习、民族振兴的理想信念。确定学习目标后,则与学生一同阅读文章,为学生提供阅读的空间,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以此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二)讲述朗读技巧,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朗读的方法与技巧传授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教师讲述的方法进行朗读学习,以此提升学生情感朗读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日常朗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选择合适的朗读材料。在朗读活动开始前,可以将文章创作的背景、作者生平情况等呈现出来,使学生对文章产生初步的认识,为情感朗读活动开展做好铺垫。第二,传授情感朗读技巧。很多小学生认为朗读就是大声地将文字内容表达出来。实际上并非如此,有感情地朗读活动,需要朗读者从作者的角度理解每个文字的意义,并采用声情并茂的方式进行朗读,使自己在朗读的过程中走进作者的文字世界,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与真实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有感情的朗读,理解文章的内涵。在阅读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将朗读的方法与技巧,如停顿方式、语调、语速、情感投入等全部分享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情感朗读方法。第三,丰富学生实践学习经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实践中积累朗读经验,提升自身的阅读学习能力,以此提升朗读教学效果,提高语文教育工作质量。

(三)角色扮演,激发学生朗读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情感朗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每个角色的特点,有感情地读出文本内容,利用语言向读者展示有生气的故事情节。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真正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利用以往的学习经验与方法开展阅读活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阅读内容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4]。

以《小英雄雨来》为例,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主要描述内容,为角色扮演活动开展做好铺垫。当学生阅读结束后,问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总结文章和讲述故事吗?学生1:雨来为了保护革命战士,和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故事。教师:你们比较喜欢文章中出现的哪个人物呢?为什么?学生2:我比较喜欢老师,在文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老师是一个热爱国家的人。学生3:我比较喜欢妈妈的角色,因为她很爱雨来,通过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教师:接下来,我们就进行角色扮演,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结合故事情节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当教师说完后,就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学习,让学生将自己对故事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体现在朗读中,以此增加朗读学习效果。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情感朗读学习兴趣,同时能够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阅读技巧,从而提升情感朗读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创建朗读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建情感朗读情境,利用教学情境提升朗读教学效果,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多媒体具有视频播放的功能,可以将抽象的文字内容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活跃学习氛围。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结合课本知识,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情感朗读活动开展做好铺垫。课堂教学活动中,则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采用声情并茂的方式进行课本知识教学。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阅读学习活动开展提供基础知识,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5]。

以《开国大典》为例,在情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歌唱祖国》的轻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阅读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开国大典对中华民族发展、国家自由的意义,让学生在音乐的辅助下对文章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当学生朗读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朗读感受,引导学生就朗读内容进行互动。教师:同学们,在朗读结束后,你们觉得开国大典的当天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学生1:开国大典那天,无论是人民群众还是国家领导人都非常激动,通过文章的描述可以看出这一天的到来,给人们太多的自信了。学生2:这天的活动非常的盛大,通过文章的描述可以发现作者对这一天也是记忆犹新。教师:那你们在朗读中有哪些感受呢?学生3:我觉得非常的激动,虽然没有真正参与这场盛典,但是通过文章的朗读,仿佛我就在盛典之中,真正感受到人们对这一活动的重视。学生4:我在朗读的过程中,突然很感动,我们国家经历大大小小无数的战争,终于站起来了,通过这样盛大的活动,向人民群众与全世界宣告我们的胜利,我觉得我们国家非常伟大。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她,保护她,与她共同成长。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其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朗读教学十分重要,是培养学生语言、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媒介。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传授阅读技巧与方法,采用角色扮演与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进行情感朗读教学,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以此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促使语文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情感文章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情感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