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型号产品“咽喉主刀师”

2022-11-17 03:49张博宁
工友 2022年11期
关键词:车刀车工磨刀

文_张博宁 陈 青

2015年,阎敏作为湖北省大型企业“全国劳动模范”代表,赴京参加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今年10月,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阎敏再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故地重游,他依旧心潮澎湃:“我深深感受到党对技能人才的关心和重视。”

“技能”是贯穿阎敏职业生涯的关键词,也是他能获得诸多荣誉的重要来源。作为军工战线上的数控车工,他始终奋斗在生产研发一线,保持35年精益求精“零失误”,创造经济效益2亿多元;参与生产的系列型号产品先后5次亮相国家阅兵仪式,被誉为航天型号产品的“咽喉主刀师”。

在火箭“咽喉”动刀

喷管是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提供能量转换的重要装置,负责将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部喷射出的火焰转化为动力,业内人通常将喷管称为火箭发动机的“咽喉”。为了保证发动机的工作安全可靠,喷管关键部位的加工精度要求控制在0.005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而且单个部件平均附加值高达千万元以上,加工稍有不慎将面临重大经济损失和火箭不能按时发射的风险。

“喉衬是喷管内最窄的部位。火箭发动机工作时,它会承受更多的高温和高压,环境最为恶劣。”阎敏介绍,加工好的喉衬与喷管其他部位靠类似榫卯的结构组装在一起,接合部是整个喷管最脆弱的地方,正是这个位置,加工精度要求控制在0.005毫米,而数控机床能够达到的加工精度是0.02毫米。于是,加工喉衬的最后一道工序——从0.02毫米精度加工到0.005毫米精度,由阎敏用刮刀徒手完成。

非金属复合材料刀阻大;产品型面复杂;加工过程极易受温度影响而无规律变形,不能使用切削液冷却……除了极高的精度要求外,还有一连串难题等着阎敏。

喉衬首先在数控机床上完成60多道工序,而后被转移到加工平台上。阎敏开始为最后一道工序做准备工作:检定设备、选用刀具、核准程序。即使是已重复千万次的工序,他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一旦超出精度,整个喉衬就会报废,造成上千万元的直接损失。“老实说我也很紧张,但我对自己的技术更有信心!”加工过程中,阎敏的世界里便只有眼前的喉衬、手中的车刀和自己,其他均是外面的世界,暂时与自己无关。

刀具的材质,产品的材料,都会影响车一刀所产生的微小变化,这个变化要靠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感觉来判断。“从车刀接触产品传给指尖的细微触感,我就能大概知道这一刀下得是深是浅,能车多少量,然后再根据这种感觉做调整。”那时,阎敏的大脑似乎并不在他的颅骨内,而是长在他的手指上,长到了他的刀上。正是这“人刀合一”的完美技术,最终超越了机床精度,将加工尺寸稳定在含中差0.003毫米的范围内。

35年来,3000余台喉衬合格率达100%。阎敏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雅号——航天型号产品“咽喉主刀师”。

高超技艺始于磨刀

阎敏的技术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靠一点一滴的努力积攒起来的。

1987年,刚刚高中毕业的阎敏入职位于远安的江北机械厂,进入模具车间成为一名一线工人。在同事们眼中,阎敏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徒弟。碰到老师傅加工难度大的零件,他会一直盯着,边看边问,认真记住重要的加工环节和方法,并反复琢磨。

车工用的刀具可谓骇状殊形,外圆刀、螺纹刀、内孔刀、切槽刀,甚至还有只加工特定零件的特种刀,而市面上只能买到四四方方的刀胚。要把刀胚变成各式各样的刀具,只能靠手工磨刀。

在那个没有数控机床和标准化刀具的年代,手工磨刀是车工的必修课。业内有句话叫:“车工全靠一把刀,把刀磨好了,车工的活就算干好了一半。”与加工的零件相比,刀胚的质地更硬,刃磨成型需要的时间更长,磨刀更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和耐心。

阎敏把车刀当朋友,磨刀就是他跟刀具交流的第一步。用于磨刀的砂轮转起来会发出很大的噪音,被设置在厂房外,夏天酷暑,冬天严寒,但这丝毫挡不住阎敏对磨刀的热情。他经常在砂轮前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只为做出一把精细好用的车刀。“车刀对于车工来说,好比战士手里的枪,武器不行,难打胜仗。”凭借着一把把磨制准确、精巧的刀,阎敏可以将直径50毫米的金属棒精确车削到细如发丝却不折断。

久而久之,阎敏的磨刀技艺越来越纯熟。他不仅对各种形状的刀具了然于胸,磨出的车刀也成了厂里的“抢手货”。“很多人要么找我来代磨,要么就是把我磨好的刀直接拿去用。”

阎敏的手上,有很多磨刀时被砂轮磨破的细小伤痕,有些伤痕因为伤口进了碳粉,皮肤下透着一丝墨绿色。对他来说,这些伤痕是特殊的“勋章”,是跟“朋友”友谊的象征。而他的“朋友”也并未辜负他,车刀在阎敏手中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的诞生。

带徒费尽心思

在不断追求技艺精益求精的同时,带领同事们共同进步也成为阎敏的目标。

阎敏以自己多年记载的工作笔记为蓝本,根据工作经验和感受总结推出了“不可视型面‘听声对刀法’”“学、思、勤、静‘四字工作法’”,并把长期摸索出的不锈钢深孔镗销加工、典型薄铝合金板件的加工和工艺路线等8项绝活以及竞赛秘籍和盘托出。

2012年,阎敏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并获批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先后有15名技术工人在全国、省级技能大赛中跻身前3名,26人次被授予全国、省级“技术能手”称号。

阎敏说:“近年来国家的技能人才政策越来越好,技能人才的春天来了。我将继续毫无保留地把我的技术传授给徒弟们,带领他们一起学技术、练绝活、攻难关,当好祖国航天事业里的一颗螺丝钉。”

猜你喜欢
车刀车工磨刀
磨刀人与磨刀水
90°硬质合金焊接车刀刃磨工艺初探
磨刀不误砍柴工
数控车工应用探讨
车床加工外圆中车刀选择及应用
车工实训车间现场星级管理方法研究与探索
浅谈车工实习的设置
磨刀的人
浅谈车工实习中的车刀刃磨
探讨数控车刀与普通车刀的互换性及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