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应用于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2022-11-18 12:12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人员家属

胡 艳

(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核工业总医院 , 辽宁 葫芦岛 125100 )

脾破裂分为外伤性脾破裂、自发性脾破裂以及医源性脾破裂,其中强外力打击在造成脾破裂的同时,外力沿骨骼传递,在重力作用下,骨骼受力偏离人体正常解剖结构,可引发骨折,骨折合并脾破裂发病率较高,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诱发心脏与呼吸骤停,危及患者生命。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围术期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常规护理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在医嘱指导下落实相关护理,由于科室不同级别护理人员较多,常规护理中未将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临床护理落实至个人,易出现护理干预不当或护理干预不及时等情况,进而影响患者术后机体恢复[1]。本次研究为论证责任制护理干预对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预后造成的影响,比较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66例未行责任制护理与行责任制护理2种不同护理模式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6例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按照护理中是否行责任制护理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行责任制护理的患者中男(n=17)、女(n=16);年龄43-78岁、平均为(63.12±1.42)岁;病程为0.4-4.3小时,平均为(2.02±0.11)小时;骨折类型:胸部多发性骨折、四肢多发性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分别为15例、10例、8例;病因:有15例为交通事故伤,有8例硬物撞击伤,有10例高处坠落伤。对照组未行责任制护理中男(n=18)、女(n=15);年龄41-77岁、平均为(63.11±1.41)岁;病程为0.4-4.5小时,平均为(2.05±0.12)小时;骨折类型:胸部多发性骨折、四肢多发性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分别为14例、11例、8例。病因:有14例为交通事故伤,有8例硬物撞击伤,有11例高处坠落伤。2组患者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骨折类型以及病因等一般资料相关数据经统计学验证,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纳入标准:①参考我国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九版《诊断学》中相关骨科疾病以及脾破裂临床诊断相关内容,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X线检查结果,均确诊骨折,且骨折伤后患者出现脾破裂症状,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骨折合并脾破裂时间在0.4-4.5小时,均出现不同程度低血容量性休克;②患者入院时均神志清醒,意识正常,在获知本次研究目的与方法后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次研究对象均顺利行手术治疗且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院医学伦理会同意。(2)排除标准:①排除由他院诊疗无效转入本院治疗的患者;②排除临床诊疗资料不全的患者;③排除合伴精神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④排除难以正常言语交流患者。

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收集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在患者确诊后通知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患者住院诊疗期间护理人员持续观察患者病情,并整理患者相关住院诊疗资料,科室护理人员认真填写护理记录,保证护理记录齐全且记录准确。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责任制护理。(1)患者入院时根据科室床位情况,妥善安置患者,规定责任护士,责任护士接诊后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发病病因,并了解患者体检结果,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格检查结果,评估患者入院时身体状况,与主治医师协商制定诊疗护理干预措施。此外,科室护士长负责与其他科室进行沟通,并下达医院通知,落实科室责任护士管理工作,科室实习护士协助责任护士落实相关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同时责任护士应对科室实习护士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实践效果进行核查、检验,以确保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的顺利开展。(2)开展针对性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在落实常规病情监测的同时应关注患者失血程度、神志、皮温变化,通过观察患者面色、唇色以判断患者机体失血情况,联合患者皮温,判断患者失血程度,谨防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此外,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神志变化情况,若患者情绪躁动、兴奋,应监测患者血压,谨防患者血压升高,遵循医嘱应用降压药物以确保患者血压平稳,同时在患者围术期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血压的监测。(3)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在落实常规护理,尽快完成各项基础检查的同时应关注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及时告知患者临床诊断结果,并列举同种疾病临床治愈案例,从而提升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信心。(4)术后优质护理: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术后取半卧位,在患者术后患肢制动的情况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吹气球或腹肌收放活动,以刺激胃肠,促使胃肠蠕动,待患者术后排气、排便则准许患者进食。患者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在餐后应做挺腹活动,以增加患者活动量,谨防患者术后肌肉废用性萎缩。(5)疼痛护理:术后麻醉药效减退,患者可出现剧烈疼痛,对此,责任护士在患者术后意识清醒后即告知患者已顺利完成手术,并预先性告知患者术后躯体疼痛产生原因、疼痛持续时间,并通过应用镇痛泵、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以减轻患者术后躯体疼痛,对于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应用胸带对患侧进行固定,对于四肢骨折患者应将患肢抬高距心脏20-30cm。此外,请患者家属从旁陪护,以满足患者对安全感的需求。(6)并发症护理:在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护理人员每天协助患者翻身排痰2-3次,对于咳痰无力且合并动脉血二氧化碳升高、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的患者,责任护理应及时开展气管切开吸痰术。若患者出现高热、寒战、深呼吸、咳嗽加重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护理人员应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借助B超或CT检查患者是否出现膈下感染,对于膈下感染患者在B超引流的同时应加强营养支持,责任护士在医嘱指导下给予患者敏感抗生素。

3 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CD3+、CD4+、CD4+/CD8+等外周T淋巴群相关参数以及IgA、IgG、IgM等相关免疫蛋白数值变化情况。(2)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心理情绪变化情况,参考SCL-90量表判断患者围术期心理情绪变化情况,该量表总分为1-5分,伴随评分的提升,患者焦虑、抑郁、躁动等负面心理情绪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逐渐增大。(3)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4)2组患者出院时,请患者及其家属对围术期护理进行评价,评分区间在0-10分,0分为不满意,1-3分较满意,4-6分基本满意,7-10分为满意,其中满意度等于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与较满意例数相加所得和占总受检例数百分率。

5 结果

5.1 2组外周T淋巴群相关参数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相关外周T淋巴群相关参数如下。观察组患者护理前CD3+为38.56%±2.43%,对照组患者护理前CD3+为38.52%±2.41%,t=1.453,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CD3+为55.65%±2.34%,对照组患者护理后CD3+后为45.65%±2.31%,t=26.531,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CD4+22.45%±2.34%,对照组患者护理前CD4+为22.45%±2.37%,t=1.326,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CD4+为40.48%±2.43%,对照组患者护理后CD4+为30.54%±2.34%,t=24.305,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CD4+/CD8+为1.05%±0.02%,对照组患者护理前CD4+/CD8+为1.03%±0.04%,t=1.032,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CD4+/CD8+为2.73%±0.04%,对照组患者护理后CD4+/CD8+为1.58%±0.04%,t=31.283,P<0.05。与护理前相比,2组患者护理后CD3+、CD4+、CD4+/CD8+等外周T淋巴群相关参数均提升,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CD3+、CD4+、CD4+/CD8+等外周T淋巴群相关参数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

5.2 2组免疫蛋白相关参数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相关免疫蛋白相关参数如下。观察组患者护理前IgA为(1.52±0.03)g/L,对照组患者护理前IgA为(1.54±0.04)g/L,t=1.404,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IgA为(3.62±0.14)g/L,对照组患者护理后IgA为(2.25±0.11)g/L,t=32.564,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IgG为(7.42±1.31)g/L,对照组患者护理前IgG为(7.43±1.32)g/L,t=1.276,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IgG为(17.42±2.41)g/L,对照组患者护理后IgG为(12.52±2.45)g/L,t=22.341,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IgM为(0.87%±0.04)g/L,对照组患者护理前IgM为(0.89±0.05)g/L,t=1.952,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IgM为(2.71±0.04)g/L,对照组患者护理后IgM为(1.52±0.05)g/L,t=31.205,P<0.05。与护理前相比,2组患者护理后IgA、IgG、IgM等相关免疫蛋白均提升,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IgA、CD4+、IgM等相关免疫蛋白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

5.3 2组心理状态对比:比较2组患者心理情绪变化情况,具体情况如下。观察组患者护理前SCL-90量表得分为(3.54±0.08)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SCL-90量表得分为(3.43±0.06)分,t=1.385,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CL-90量表得分为(1.03±0.05)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SCL-90量表得分为(1.38±0.08)分,t=21.385,P>0.05。与护理前相比,2组患者护理后SCL-90量表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CL-90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5.4 2组并发症对比: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情况如下。观察组术后有1例(3.03%)肌肉萎缩,有1例(3.03%)出现坠积性肺炎,有0例(0.00%)机械性压力损伤;对照组术后有3例(9.09%)肌肉萎缩,有4例(12.12%)出现坠积性肺炎,有2例(6.06%)机械性压力损伤。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6.06% VS 27.27%),x2=5.297,P<0.05。

5.5 2组满意度对比:比较2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满意度,具体情况如下。观察组术后有19例(57.58%)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有10例(30.30%)患者对临床护理基本满意,有3例(9.09%)患者对临床护理较满意,有1例(3.03%)患者对临床护理不满意。对照组术后有11例(33.33%)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有10例(30.30%)患者对临床护理基本满意,有5例(15.15%)患者对临床护理较满意,有7例(21.22%)患者对临床护理不满意。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97% VS 78.78%),x2=5.297,P<0.05。观察组术后有18例(54.55%)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满意,有10例(30.30%)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基本满意,有3例(9.09%)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较满意,有2例(6.06%)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不满意。对照组术后有11例(33.33%)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满意,有9例(27.27%)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基本满意,有5例(15.15%)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较满意,有8例(24.25%)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不满意。观察组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3.94% VS 75.75%),x2=5.357,P<0.05。

讨 论

骨折并发脾破裂属于复合型损伤,因骨折患者局部疼痛剧烈,患者主诉多无腹痛,易造成漏诊,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病情发展快,若未及时有效治疗可造成呼吸暂停,致使患者出现休克症状[2-3]。对于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应尽快行手术治疗,在患者行手术治疗过程中精细化护理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常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遵循医嘱落实临床给药,并开展相关护理措施,但是易忽视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个体差异[4]。近些年临床调查研究显示,部分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入院围术期治疗过程中因担忧术后机体恢复以及术后治疗效果可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产生会进一步减低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诊疗安全性,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责任制护理干预即将临床护理工作落实至个人,责任护士在遵循医嘱落实相关护理工作的同时关注患者心理情绪变化以及神志、面色、皮温改变,术后行体位管理,并依据患者机体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开展术后康复,从而避免患者术后长期卧床,造成坠积性肺炎或机械性压力损伤[6-7]。此外,责任制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考虑到疾病以及临床诊疗措施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影响,在患者术后,针对其疼痛刺激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同时针对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术后坠积性肺炎开展针对性护理,以降低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术后坠积性肺炎、机械性皮肤损伤在内多种并发症发生风险[8-10]。

魏哲[11]等临床研究显示,开展责任制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本次研究中实施责任制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干预满意度显著高于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96.97% VS 78.78%),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在既往研究基础上,比较2组开展不同护理干预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CD3+、CD4+、CD4+/CD8+等外周T淋巴群相关参数、IgA、IgG、IgM等相关免疫蛋白数值变化、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干预满意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干预的患者护理后CD3+为55.65%±2.34%、CD4+为40.48%±2.43%、CD4+/CD8+为2.73%±0.04%等外周T淋巴群相关参数以及IgA为(3.62±0.14)g/L、IgG为(17.42±2.41)g/L、IgM为(2.71±0.04)g/L等相关免疫蛋白数值与护理前相比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相关外周T淋巴群相关参数以及相关免疫蛋白数值均高于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对应时间相关观察指标;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围术期心理状态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家属对围术期护理干预满意度高。由此可见,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责任制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患者机体恢复,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赢得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干预的信任,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综上所述,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责任制护理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责任制护理人员家属
责任制助产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门诊护理服务中首问责任制的作用分析
杜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幕后推手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