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玉米高效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2-11-18 14:41郑毅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3期
关键词:黏虫颗粒剂玉米螟

郑毅

(吉林省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吉林 白城 137000)

一、玉米种植技术

1、种子选择与处理

(1)优选种子

播种前选择合适的品种是确保高产稳产的基础,需结合当地玉米种植情况,确定常见病虫害,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如农华101、先玉335、郑单985,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选择。白城市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时间长且气温较低,春季温度较低且多风,年降水少,常年干旱,应选择抗低温、耐旱的玉米品种。

(2)种子处理

种子播种前,选择晴朗天气,放置在阳光下晾晒3 天左右,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种子表面携带的病原物,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晒种还可以提高种子活性,增加出苗率。

尽量选择包衣种子,没有包衣时可以购买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处理。戊唑醇、灭菌唑等对玉米黑穗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将种子堆放在水泥地或塑料薄膜上,种衣剂与种子按质量比例1:50拌种均匀,晾晒0.5 h 后装入袋中备用。

2、土地整理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种植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深耕,彻底清理田间。然后将土壤深翻16~20 cm,保证土壤松软透气,深耕后立即耙耢。秋耕不及时则必须做好春耕,同时施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每亩1000 kg。沟畦种植一般畦宽130 cm,可种植2 行,沟深20~30 cm。在畦的中央顺畦开播种沟,沟距66 cm,沟深15~16 cm,在播种沟中每亩施入复合肥40 kg、过磷酸钙25 kg 作为种肥,覆土6 cm即可播种[1]。

3、科学播种

春玉米适合在4 月初播种,夏玉米则适合在6 月播种。玉米播种深度大概5 cm 左右,具体播种量根据品种和地力情况综合确定。通常单粒播种每穴1 粒种子,条播方式每亩播种量约3~4 kg,点播方式每亩用量2~3 kg,精量播种每亩1.0~1.5 kg。

4、苗期管理

玉米出苗后要定期观察,发现缺苗应及时移栽或补种,密度过大则需间苗,一般每亩4000~6000 株,宽行间距1 m,窄行间距40~45 cm,株距25~30 cm。具体种植密度可根据玉米品种、土壤肥力、气候等因素适当调节。

5、田间管理

(1)灌溉

玉米从发芽到收获每个生长时期都很重要。生长初期,玉米对水分的要求较严格,需保持土壤湿度适中;拔节期和穗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需结合天气及时灌溉。滴灌灌溉效果较好,同时可以节约水资源。

(2)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重要管理措施,杂草较严重可以适当喷洒除草剂根除。如,每亩使用90%乙草胺乳油70~120 mL,兑水70 kg后均匀喷施在玉米地块,可以有效消除1 年生禾本科和1 年生阔叶杂草。

(3)施肥

玉米生长中要及时追肥。第1 次追肥为苗肥,玉米苗期5~7叶时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5 kg,可促进玉米幼苗生长。第2 次追肥为秆肥,在玉米拔节期施入,肥料品种、用量与苗期追肥相同。第3 次追肥为穗肥,抽穗前施入,此时以磷肥和氮肥为主,可以每亩施入复合肥10~20 kg。第4 次追肥是籽肥,玉米开花授粉后施入,此时以氮肥、磷肥、钾肥为主,每亩施入复合肥25 kg。此外,需合理施入微量元素,将锌元素与细泥土按照1:(20~25)比例混匀后撒入地面。调查发现,施入一定比例锌肥后玉米可增产11.6%[2]。

二、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地玉米主要病虫害有黏虫、玉米螟、玉米大斑病等,2021年病虫害发生面积49.1 万亩,比2020 年少14.3 万亩,防治67.6 万亩。农民在病虫害防治时常大量使用农药,不仅防治成本增加,而且防治效果不佳,还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需大力推广现代绿色植保技术,加强病虫害综合治理。

1、物理防治

当地物理防治主要是安装诱杀装置捕杀害虫,在与内蒙接壤的洮南、通榆、洮北每隔10 km 安装1 个高空杀虫灯,共计42 台。全市共采购安装性诱捕器5766 个,每个村至少6 个,实现全市919 个村全覆盖,对害虫进行精准捕杀。此外,还采用无人机设备进行统防统治,实现精准防控。

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传统病虫害防治方法,起效较快,病虫害较严重时可以此方法进行针对性防治。玉米螟虫是常见害虫之一,发生较严重地块要及时用药,在玉米心叶末期,可使用1%率硫磷颗粒剂或3%广灭丹颗粒剂每亩1~2 kg,拌5 倍细砂土,充分混合后撒入喇叭口内;或使用2.5%杀螟灵1 号颗粒剂250 g,拌细砂3~4 kg,混合均匀后每株1 g 撒入心叶。抽穗后出现玉米螟虫可使用50%辛硫磷或40%水胺硫磷乳油1000 倍液等药,喷施于雌穗顶部和雌穗,可有效防治玉米螟侵害。

黏虫也是当地常见虫害,繁殖力强,生命力旺盛,一般会破坏玉米叶片。防治可每亩使用90%敌百虫100 mL 加适量水与1.5 kg 炒香的麸皮搅拌均匀,制成毒饵对黏虫进行诱杀;或使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 倍液50 mL,或40%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与水混合均匀后喷施在叶面上对黏虫进行防治[3]。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采用投放天敌方法进行防治,不同害虫选择不同的天敌昆虫,如玉米螟虫的天敌是赤眼蜂,玉米蚜虫的天敌是瓢虫。还可以利用性诱剂诱杀成虫,减少害虫交配,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三、结语

种植玉米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种子,严格监管,做好种植的各个环节,尤其是病虫害治理,才能保证玉米健康良好生长。

猜你喜欢
黏虫颗粒剂玉米螟
使用颗粒剂药品,留意四误区
2015年—2019年河南原阳黏虫和劳氏黏虫的种群动态
探索以黄粉虫蛹为食物繁育蠋蝽的可行性
中药颗粒剂在临床使用中存在问题的讨论
论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浅谈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技术
柳河县黏虫的发生与防治
8%好米得颗粒剂在寒地水稻秧田的使用方法
论玉米螟防治措施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