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大棚水果型黄瓜高产栽培要点

2022-11-18 14:41孟巍巍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3期
关键词:水肥苗期基质

孟巍巍

(凌源市良种场,辽宁 凌源 122500)

水果型黄瓜,又称荷兰黄瓜,是从荷兰引进的黄瓜品种,最近几年在国内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水果型黄瓜表皮光滑无刺,瓜型短小,富含多种维生素,经济效益好,有广阔的栽培前景。

一、品种选择

春季栽培水果型黄瓜宜选用耐寒、抗病性强、口感好且丰产的早熟品种,如戴多星、春光2 号、MK160 等。

二、播种育苗

1、建苗床

选排灌良好、土层肥沃的地块育苗,避开前茬瓜类园地。苗床宽80~100 cm,长度根据地块决定,一般不超过15 m。相邻苗床留出40 cm 步道,整平后用50%多菌灵500 倍液喷施消毒。

2、基质配制

基质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幼苗根系,提供幼苗生长所需水、肥等,对于幼苗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设施育苗一般以草炭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珍珠岩、蛭石等。综合考虑育苗成本、育苗质量,可用4 份无病菌园土、4 份草炭、3 份腐熟农家肥,用筛孔1 cm 左右的筛子筛2 遍后混合均匀。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均匀喷施,边喷施边翻拌,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堆闷3~4 天[1]。

3、种子处理

选择发芽率85%以上的良种进行育苗,先将种子放在敞口容器内用凉水浸泡10 min 左右,然后用手搓洗,去除干瘪种子。包衣种子可直接播种,未包衣种子要先催芽再播种。常用温汤浸种法,将种子放置在50℃温水中浸种15 min,水温降至30℃后继续浸种3~4 h。之后用布将沥水后的种子包好,置于28~30℃环境下催芽,7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2]。

4、播种管理

采用10 cm×10 cm(直径×高)的营养杯育苗。将配制好的基质填入营养杯,基质距离杯口上沿1.0 cm 左右,用手轻墩营养杯,让基质沉实后,把营养杯整体摆放在苗床上。将营养杯浇水,待水渗后进行播种,每杯播种1~2 粒种子,将露白的种子轻放入基质中,覆盖1.0 cm 厚的营养土,覆地膜。

5、苗期管理

(1)温度

出苗期温度保持在28℃左右,地温在24℃左右。幼苗长出真叶后,白天22~24℃,夜间14~16℃。成苗期白天20~22℃;夜间15℃左右,不能高于17℃,否则幼苗夜间会徒长,消耗过多营养物质,影响花芽分化;遇连续阴雨天时夜间温度需保持12℃左右,低于10℃后及时采取增温措施,防止幼苗冻死,定植前7 天低温炼苗。

(2)光照

水果型黄瓜喜光,光照时间每天在6~8 h 可以更好地促进雌花分化。晴天或阴天草帘早揭晚盖,连续阴雨天采用补光灯补光,上下午补光时间分别在3~4 h。

(3)水肥

苗期浇水要做到见干见湿,真叶颜色深且不平展说明幼苗缺水,可在晴天上午轻浇水,并结合幼苗长势情况喷施2~3次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三、整地定植

1、整地

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疏松壤土地块定植。定植前,每亩施腐农家肥4000 kg、过磷酸钙30 kg,深翻30 cm,将地耙平,清理杂物后做高20 cm、宽100 cm 的小高畦,相邻畦间保留过道40 cm。

2、定植

每畦栽2 行,畦面上按照30 cm 株距打直径、深度均为10 cm 的栽植穴,浇足水。将黄瓜苗带土坨从营养钵中取出,放入栽植穴内,扶正回填,基本固定后将土填满。在幼苗根部位置向下按压,确保黄瓜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按压力度要适中,太大会伤害幼苗根系,太小则栽不实,按压后再填土。栽植后浇足,但要防止水流太大损伤幼苗。

四、田间管理

1、温度

春季栽植后为促进缓苗,要提高棚内温度。浇足水后封棚3~4 天,不通风,白天28~30℃,夜间18~20℃[3]。幼苗成活后白天23~25℃,夜间16~18℃,晴天可适当通风。随着外界温度升高,要灵活调节棚内温度,定期通风降温。

2、光照

充足的光照可以提高水果型黄瓜的产量。棚膜要选择透光性好的材料,定植后合理把控草帘揭、盖时间,尽量早揭晚盖。定期清扫棚膜表面灰尘,遇连续阴雨天可使用补光灯补光。

3、水肥

水果型黄瓜喜水肥,定植后需浇足水,缓苗后再浇1 次水,之后蹲苗。后期一般不旱不浇,棚内水分蒸发慢,浇水量要少。坐果初期到盛果期多浇水,5~7 天浇水1 次。水果型黄瓜采收期长,结果期内要根据生长情况追施复合肥。根瓜坐果后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5 kg、硫酸钾肥10 kg,采收1 次追肥1 次。

4、绑蔓

定植7~8 天后及时插架或吊绳。在离瓜秧远的畦埂一侧插架杆,上架后及时绑秧,绑秧时秧头尽量保持在相同高度。吊绳时,用尼龙绳一端固定在瓜茎基部,另一端垂直固定在棚架上,后期随着瓜蔓生长,将吊绳和瓜蔓以“S”形缠绕。

5、整枝疏果

黄瓜开始结果后要及时去掉卷须,减少营养流失;生长中后期及时摘除老叶、病叶。选择晴天打叉分枝,如果藤蔓上都是雄花,可以将主藤顶去掉,促进分枝。及时去除不良花蕊和畸形瓜,减少营养消耗,保证幼瓜生长营养充足,提高精品率。

6、病虫害防治

(1)枯萎病

植株染病后生长缓慢,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正常,后逐渐枯死[4]。需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栽植前,用甲基硫菌灵和细土混合后撒入栽植穴,可以减少此病害发生。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500 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灌根。

(2)炭疽病

棚内湿度超过70%、叶片有露水时易发生。病株叶片上出现长圆形病斑,严重时植株枯死。黄瓜染病后初期出现淡绿色圆斑,后期逐渐变成黄褐色,然后开裂腐烂。要保持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尽量在叶面露水干后开展日常绑蔓、整枝、采收等工作。发病初期可用80%炭疽福美1000 倍液喷施茎、叶,间隔10 天喷施1 次,连喷2~3 次。

(3)小地老虎

幼虫多在表土隐藏,咬食黄瓜秧苗近地面根茎,导致植株死亡。及时中耕除草,可减少虫卵寄生场所,发生后可用2.5%敌杀死2000 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 倍液灌根[5]。

(4)蝼蛄

蝼蛄昼伏夜出,在土中咬食黄瓜根茎,导致植株死亡。根据蝼蛄的生活习性在傍晚用药,将晶体敌百虫和炒香的麦麸拌匀,撒施到黄瓜根部地面,或用20%速灭杀丁2000 倍液灌根。

7、适时采收

水果型黄瓜生长快,长12 cm、粗2.5 cm 左右即可采收。根瓜要早采收,以促进其他黄瓜生长。采收初期每4~5 天采收1 次,随着外界温度升高,2~3 天采收1 次,盛果期1~2 天采收1 次[6]。为保证黄瓜品质,可保留一小截儿瓜柄,剪断瓜柄后轻放在准备好的筐内或箱内,周边铺好塑料薄膜,防止运输过程中碰伤。

五、结语

水果型黄瓜的栽植推广可以改变黄瓜品种单一的生产现状,且种子经济效益较高。早春大棚水果型黄瓜栽培需选丰产、高抗且受市场欢迎的良种,加强苗期管理,定植后要科学进行温湿度、光照及水肥管理,做好常见病虫害防治工作,可提高黄瓜的产量及品质。

猜你喜欢
水肥苗期基质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玉米苗期根汞胁迫响应中miRNA的鉴定及初步验证
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研究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点、机理与意义
蓝莓基质栽培幼苗根系处理不当引发苗木死亡
玉米苗期病害综合防治要点
蚯蚓粪配比的泥炭基质特性及其栽培的小型西瓜幼苗生长状况
玉米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推广
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
不同育苗密度对无患子苗期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