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猪人工授精效果的技术措施

2022-11-18 14:41邹德清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3期
关键词:受胎率调教输精

邹德清

(辽宁省朝阳县清风岭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朝阳 122616)

人工授精技术是现代生猪养殖领域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利用专业器械设备或徒手人工采集精液,然后再将其输入到发情母猪子宫中,是辅助性繁殖技术。

目前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基层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母猪生产能力不足、生产效益低下的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养殖模式中,养殖户只注重扩大养殖规模,对繁殖母猪的繁殖能力与质量考量不足,母猪整体繁殖效能低下,存在严重的繁殖障碍,不利于提高养殖效益。加上传统交配模式种公猪利用年限较短,相同品种之间进行交配,后代的适应能力逐渐变差。

为了更好地带动生猪养殖产业发展,需应用现代化的繁育技术,目前,人工授精技术在广大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中逐渐推广应用。但部分养殖场应用效果相对较差,母猪发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量均低于自然交配,同时子宫炎比例显著增加。为提高养殖户对人工授精技术的认知,需分析影响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并加以改善,以确保母猪的繁殖效能,为养殖场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人工授精优势

1、有效利用种公猪

人工授精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能够使优良的种公猪得以有效利用,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繁殖母猪的品种改良,切实提高后代的生产能力,提高后代的生产速度。

2、降低引种成本与疫情风险

人工授精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可使养殖户节约大量种公猪的引进成本,同时还能有效避免种猪引进中的外来疫病传入风险。传统交配养殖模式下,养殖场的种公猪比例一般控制在1:(20~25),而应用人工授精技术,1 头种公猪至少能够完成200 头繁殖母猪的配种任务,甚至更多。从外地引进优质种公猪的冷冻精液,方便优良种质资源的有效保存,降低了配种成本,成本可降低50%以上[1]。

3、减少生殖系统疾病发生率

使用人工授精技术开展品种改良,能够大大降低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流行率。人工授精操作技术规程严格,避免了带病种公猪和繁殖母猪直接接触,破坏了病原物通过生殖道传播的途径。此外,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克服种公猪个体相对较大、繁殖母猪个体相对较小造成的自然交配难度较大问题。

4、实现异地配种

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开展品种改良能够实现异地配种,优良种公猪的精液能够实现远距离运输,配种更加方便,有效克服了不同地区优良种公猪种质资源普及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

二、影响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

1、种公猪精液品质

人工授精操作中,种公猪精液品质会直接影响繁殖母猪的受胎率以及产活仔数量。利用新鲜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操作中,如果稀释精液死精率超过10%或者精子活力低于0.7,母猪的受胎率以及产活仔数量会受到严重影响[2]。

2、母猪体况和疾病影响

母猪受胎前的身体素质过好或过差都会对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哺乳或其他原因影响,母猪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失,身体过瘦或过肥都会影响母猪下阶段的正常发情,往往表现为发情不明显、隐性发情、无规律发情。

母猪养殖管理中,如不能结合生长发育阶段科学搭配饲料、日粮营养严重缺乏,即便精子和卵子能够结合,胚胎早期阶段也会因营养供给不足死亡或不能正常着床,导致繁殖母猪的返情率显著升高,产仔数量显著下降。配种前要做好母猪日粮和体况调节工作,保证营养物质满足母猪的良好生长发育所需[3]。此外,某些疾病尤其是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流行,也会对母猪的受胎造成不良影响。

三、人工授精效果提高措施

1、选择优质种公猪

确保选择种公猪体型外貌符合种公猪性状要求,掌握其品种特征、具体来源、三代以上系谱、生产性能以及健康状况。应从有资质的种猪场引进,确保不存在传染性疾病,并保证种公猪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并进行有效遗传评定。更新换代时,最好不要重复从相同种猪场引进,或引进不同血统的种公猪,以充分发挥不同品种之间的生产优势,切实提高后代的生产潜力。

2、种公猪调教

做好种公猪的调教工作,有利于人工采精。调教时需保证环境安静整洁,不能粗暴对待,避免对猪群产生严重刺激,形成不良条件反射。一般用于配种的种公猪在8 月龄左右进行调教,每天1次,每次15~20 min。调教好的种公猪,应连续采集精液2~3天,以促进形成正常的射精习惯,形成条件反射。不能够主动爬跨、性欲不旺盛的种公猪,可以在爬跨台上泼洒发情母猪的尿液,利用气味刺激种公猪产生性欲。或让种公猪与发情母猪频繁接触,利用自然交配或观察其他公猪的爬跨行为进行刺激调教。

3、加强种公猪饲养管理

公猪养殖应定人、定舍,避免应激反应。保证养殖环境干燥整洁,及时清除圈舍中的粪便和各种污染物,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全面,特别应重视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的添加比例。此外,要保证种公猪每天能够运动1 h以上,以确保体况良好,增强性功能和精子活力。

4、精液采集

技术人员佩戴消毒手套,一只手手持温度在37℃的保温杯,用于盛装采集的新鲜精液;另一只手挤出公猪包皮积液,并对包皮进行适当按摩,刺激种公猪向前冲撞。种公猪爬到假台畜上阴茎伸出后,将手上的1 层手套脱去,用手轻轻握住种公猪的龟头,让其自然抽动,固定好龟头后,顺着向前冲力将阴茎顺势拉出,有节奏地对龟头进行按压,促进其射精,精液缓慢流入采精杯中。注意需将初期阶段清亮部分去除,并对精液进行适当的过滤处理。种公猪停止射精后,可以再次有节奏地对龟头进行按摩处理,促使种公猪进行第2 次、3 次射精。

5、精液检测

对精子品质进行全面检测,不同生猪品种质量要求不同。一般健康精子外观呈乳白色或浅灰色,略带腥膻气味;显微镜下观察直线运动的精子不能低于70%,畸形率不能大于18%。

6、发情鉴定

初次配种的繁殖母猪一定要达到体成熟,保证母猪发情症状明显。初次发情母猪和断奶后母猪应早晚各进行1 次发情观察,母猪发情后再进行人工受精有利于提高受胎率。

7、适时输精

输精应在静立发情开始后18~30 h 进行。一般上午发现呆立反应的母猪下午应输精1 次,第2 天下午再进行第2 次输精;下午发现呆立反应的母猪第2 天上午输精1 次,第3 天上午再进行第2 次输精。

将配好的稀释液沿杯(瓶)壁缓慢加入到精液中,然后轻轻摇动或用消毒玻璃棒搅拌,混合均匀。高倍稀释时,应先进行低倍稀释1:(1~2)再进行高倍稀释。稀释好的精液要保存在17℃恒温箱中,理论上精液保存7 天以上仍有较高受胎率和产仔数,但受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精液最好在3 天内使用。

8、输精技术

人工授精标准为1 个剂量30~50 亿个精子,体积为80~100 mL,输精时间持续3~10 min。时间太短不利于精液吸收,太长则不利于工作进行。输完精后不要急于拔出输精管,可将精液瓶或袋取下,将输精管尾部打折,插入去盖精液瓶或袋孔内,既可防止空气进入,又能防止精液倒流。

四、结语

技术人员需严格执行人工授精操作规程,保证母猪适期范围内及时进行受精,才能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减少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流行,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有效推动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应用,可加快遗传改良进程,缩短改良周期。

猜你喜欢
受胎率调教输精
如何调教种公猪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浅谈提高母猪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羊受胎率的技术要点
“调教”农村婆婆
不同外源激素组合模式对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研究
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经验浅谈
鸭的人工授精技术
种公猪的调教及采精技术
肉牛人工授精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