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22-11-19 11:22丁学义
新农民 2022年28期
关键词:农产品生产农业

丁学义,郑 静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办事处,山东 临沂 276000)

1 前言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经济。近年来,农业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就。农业经济规模也不断扩大,对农业经济管理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对此,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要根据现实需要,灵活应用农业大数据,通过多措并举,有效增强农业大数据应用效果,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实现进一步的良好发展。

2 农业大数据的内涵

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农业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从根本上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农业大数据,是面向农业领域,依托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过数据处理技术和相关方法,对农业数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形成对农业经济发展实况的准确反映,并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我国历来重视在实践中应用农业大数据,农技部门对于如何高效应用农业大数据实施了有效探索,减少了农业经济管理实际耗费的成本,从整体上增强了管理效益。

农业大数据集合了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蕴含的各类数据,覆盖各项环节。对农业大数据蕴含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便于及时对农业生产规律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利于形成对农业经济发展走向的科学预测。对农业大数据进行合理应用,能实现优质化的农业生产和经济管理,能为农业领域提供精准化、智能化服务[1]。

3 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3.1 保障农业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准确性

过去,在开展农业生产的实践过程中,需以人工方式,对农业生产、农产品运输和存储相关数据进行记录,有时还会以口头方式对农业数据进行传播,极易导致数据误差,难以实现高效管理,不利于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农业大数据的应用优势,关键在于收集数据并加以分析,其数据分析能力极为强大。在日趋复杂多变的农业环境中,各类因素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质量。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运输流通等环节,呈现出越来越强的衔接性,对农业大数据的现实需求日益增强。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对农业大数据技术进行引进应用,能改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便于科学采集农业经济管理相关数据信息,并对之实施精细化分析,能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高效存储,保障数据准确性[2]。

3.2 增强农业企业综合竞争力

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日益形成规模化,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了经济效益。对农业大数据进行灵活应用,能促进农业企业实现高度的数据共享,推动农业企业对先进农业技术的快速掌握,并形成对市场动向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农业企业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农业企业利用农业大数据对涉农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科学分析,能增强经营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还能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对经营管理所需数据进行动态化获取[3]。

3.3 促进农业生产形成科学决策和良好发展

在农业经济管理实践中,对农业大数据进行应用,能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预测,促进农业生产形成科学决策。同时,能向政府部门汇报精准的农业数据,为农业经济规划合理的发展方向。另外,农业大数据能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效率和水平实现大幅度提高。对农业大数据进行运用,有助于优化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并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例如,传统的农产作物检测难以取得较高效率,且过于依赖人力物力,检测结果极易失真,呈现出明显的人为干涉痕迹。利用农业大数据相关技术,对农产作物实施抽样检测,能获取代表性较强的抽样数据,形成准确的检测结果[4]。

4 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4.1 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

政府相关部门在发展农业产业的实践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具备的优势,对农业生产领域涉及的各类资源加以整合,并对数据共享平台进行构建,实现高质量的农业经营,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实现优化创新。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进行构建,并配套设置服务系统。应构建农产品数据库,从技术层面为监控、检测农产品提供支持。利用遥感检测,统计农产品数据,构建农产品数据库,丰富信息量,促进农业资源实现高度共享。剖析消费者需求,以此为导向,整合重要农产品具备的特色优势,结合产业市场检测,构建预测分析系统,分析农产品市场呈现的供需变化,对农产品市场形成的交易热点进行详细解读,在此基础上,对农业市场的发展运行进行全面监控,找准潜在风险,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和有效的预警体系,帮助农户提高辨别风险的能力,防止农户盲目跟风造成农业生产经济损失。政府相关部门要依托大数据平台,定期对农产品价格和相关信息进行发布,并及时更新,提高价格信息的准确性,帮助农业经营主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种植,增强经济效益。农业企业要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进行优化,对农产品市场变化进行准确把控[5]。

4.2 利用大数据统计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规范管理

大数据技术具备强大的数据运算功能,能依托虚拟空间,对准确度较高的数据模型进行构建,能增强数据统筹的针对性和数据运算的准确性,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对大数据系统录入海量数据,对各种类型、不同来源与用途的资金进行有序整理和科学分类,详细记录和妥善备份资金流动,防止人为干涉引发的违规操作。依托大数据技术,清查核资,加深对股权设置的研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登记管理,对其运营进行规范,实现查漏补缺[6]。依托大数据技术,规范管理农村财务,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规范管理。

4.3 利用大数据挖掘强化农经统计

农业大数据技术在数据挖掘方面极具优势,能从海量数据中高效筛选有价值信息。要依托互联网平台,结合通信技术,构建农业生产全新发展模式,并推动大数据布局。要实时关注农业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长效改革,彰显农业大数据的作用,利用大数据挖掘强化农业经济管理统计。应利用农业大数据,对农业经济管理各项业务基础进行强化,对农经基点展开调查,对农产品实施成本核算,高效准确完成各项报表,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7]。

4.4 加强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生产链中的应用

要加强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生产链中的应用,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4.4.1 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

农业生产环节,涵盖农作物育种、生长以及防治病虫害等内容,在该环节,要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灵活应用。农作物依赖良好的生长环境,气候、土壤、水文等因素对于农作物生长具有较大影响,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作物种植人员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农业环境进行分析,获取精准的分析结果,为农作物制定针对性和科学性较强的生长方案,实现绿色农业生产种植,促进农作物产量实现大幅度提高。利用大数据技术,减少干扰农作物生长的不良因素,为农作物生长创设良好的环境。种植人员可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高效育种。过去,种植人员主要采用杂交、放射等手段实施育种,筛选良种。如今,种植人员可借助生物技术和农业大数据,在育种期间,对基因重组育种技术进行引进应用。种植人员还可应用农业大数据,防治各类农作物病虫害。过去,为防治农业病虫害,在种植农作物期间,对农药、化肥等进行大量使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会严重污染环境。对此,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期间,可对农业大数据进行引进应用,利用传感器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监测,并向农业数据中心上传监测数据,对农作物生长环境进行精密分析,实现对病虫害的科学预测和有效防治[8]。

4.4.2 在农产品销售环节的应用

农产品销售的完整链条包括农产品生产、采集、加工、运输以及销售等各项环节。过去,农产品流通涉及较多环节,形成较为冗长的链条,难以与农产品生产者和农产品市场形成有效对接,未能形成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在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农业大数据,剖析农产品的具体特点,构建网络销售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途径。

4.4.3 在农业配套服务方面的应用

在农业配套服务方面,对农业大数据进行应用,能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并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要利用农业大数据促进土地流转信息实现即时对接,实现高效率的土地配置。将农业大数据引入土地流转中,利用农业大数据,对土地流转数据进行规范,实现有序运营,及时对接供需双方,实现对土地流转价格的良好调控。将农业大数据应用于农业经营主体征信中,规范信息采集相关工作,对农业贷款与保险相关业务进行完善。工作人员依托农业大数据,对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规模、道德品质以及信用记录等征信进行实时记录,据此对贷款行为进行评估。

4.5 发展大数据关键技术并搭建应用服务平台

为促进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作用,相关部门要大力研发数据采集、识别以及融合的关键技术,开发先进高效的数据获取工具,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同时,要对数据清洗处理相关技术进行运用,构建具有多层面特点的数据切片模式,从多维度对农业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应加强对识别技术的发展,与多行业数据相关技术相融合,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管理规划提供辅助,保障各项工作的高效良好开展。要对农业大数据搭建共享平台,综合运用数据导入、业务共享以及手工填报等方式,对各类农业数据进行采集,促进工作效率实现大幅度提高。同时,要以移动智能终端为依托,实现对物联网应用的有效强化,保障精准的数据采集。要对农业大数据构建加工处理平台,依托该平台,对数据进行抽取、清洗以及转载,对采集自不同地区和单位的数据进行合理应用。要对农业数据进行深入科学分析,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合理拆分,对多维度数据模型进行构建,促进数据资源充分发挥其价值[9]。

4.6 构建现代化农业生态体系

要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平台,促进各类信息产业实现紧密融合,统筹农业全产业链,整合大数据资源,构建现代化农业生态体系,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实现有效创新,解决困扰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各类问题,助力农业产业实现健康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为发展农业强国夯实基础。政府相关部门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应基于农业土地确认,对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行构建,对农业产权实施集中交易,促进大规模的土地流动,加速土地产权交易,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水平。要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构建现代化、智能化的农业产业园,依托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应用优势,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利用智能化的移动终端设备,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以大气候农业公司为例,该公司依托智能硬件系统,全方位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并提供各项优质服务。该公司自主研发具有极高集成度的智能检测系统,对各类农产品进行检验,累计农田数据并对之分析,科学预测病虫害,并检测农田土壤,保障农产品的高效生产。利用该系统,对农产品生产实况进行持续追踪,为实现智慧化的农业生产提供数据层面的支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在收集数据的同时加强数据预测,从实验室、农田间采集数据,结合微型传感器数据、气候数据等,展开综合分析,指导农业种植户对农业生产相关参数进行优化,保障高效科学的农业生产[10]。另外,我国日益重视食品安全。相关部门要依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灵活运用智能移动端,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融合,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创新。在生产加工农产品的过程中,要上传相关管理数据,从数据层面支持种植决策的科学制定。相关部门要依托农业大数据,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管理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全程无污染,逐渐构建农产品品牌,并增强品牌效应,促进绿色农业产业的良好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能保障农业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增强农业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业生产形成科学决策和良好发展。对此,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要通过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统计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规范管理、利用大数据挖掘强化农经统计、加强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生产链中的应用、发展大数据关键技术并搭建应用服务平台、构建现代化农业生态体系等措施加强对农业大数据的应用。

猜你喜欢
农产品生产农业
国内农业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阿宽的生产小组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