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除杂草,先种庄稼
——我的攀比教育故事

2022-11-19 15:46李茹佳
新班主任 2022年9期
关键词:小菲小泽爸爸妈妈

□李茹佳

班级里学生攀比是常有的事,如何巧妙处理体现了班主任的教育智慧。

文具攀比

文具本是学习的工具,如今也成了有些同学攀比的物品。一个课间,班长坤坤跑到办公室告诉我:“老师!如如和小乔又在吵架,我让她们别吵了,她们根本不听!”

“她们为什么吵架?”我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扭头问他。

“她俩都说自己的签字笔好!”我一听,无奈地叹气,心想:又开始攀比了。

“叫她们带着笔来办公室找我。”

“把笔给老师看看,它们是有多好!”两个女孩一进门,我就把笔要过来仔细观察。

两只小手摊开:一支笔粉粉嫩嫩的,笔尾带着流苏,流苏中间还有一个精致的小熊;一支笔简单大气,但是笔身上的一串日语又让我觉得这支笔不便宜。

“老师,这是进口的笔,一支就要二三十元!是妈妈专门给我买的,我家还有很多呢!”

“哪有我的笔好看!”

两个孩子又开始比了。

“哪支笔能让你们拿一百分?”我说完,她俩都闭嘴了。

“连高分都保证不了,这钱花得不值啊!好成绩能靠一支笔实现吗?那老师也别上课了,去卖笔吧。在学习上,花钱不如花时间努力。一支再贵的笔都没有你的努力珍贵。你们试试吧!下周三数学周测,看看你们谁能通过努力让自己的笔更有价值!”

教育方法:明认知。不少学生之所以攀比,就是因为没有找到体现自己价值的正确方法。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相比于通过攀比得到他人的羡慕,做一个踏实、勤恳、自律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同。

饮食攀比

有些学生会在饮食消费方面攀比。三年级的一次春游,孩子们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春游时的午饭了。所谓午饭,其实就是借春游买一些喜欢吃的零食。因此,孩子们的背包里塞满了薯片、奶酪棒、面包、各种糖果,等等。

终于到了午餐时间,孩子们兴奋地翻出了包里的食品,和同学们分享。

“老师,我们组的小菲不吃饭。”一个孩子边吃零食边跟我说。

我在人群中搜索小菲,只见她皱着眉头,抱着背包,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小菲,你怎么不吃饭?”一听见我的声音,她有点慌张地抬头看我,把怀里的包抱得更紧了。

“能给老师看看你的包吗?”

“不能!”不等我说完,她一口否决了。

“老师有学校发的两个汉堡,你想不想尝一个?”她犹豫了一下,我赶紧把汉堡递给她。

怕她紧张,我转身走了。她的目光一直追着我,当我扭头和其他老师说话的时候,小菲开始小口小口地吃起来。

下午站队的时候,我笑着问小菲:“吃饱了吗?”她抿着嘴笑了笑,点点头说:“谢谢老师。”

“小菲,这个汉堡虽然不是什么名牌,但是带着老师对你的关心。你喜欢吗?”

小菲一愣,迟疑着点了点头。

我走近她,压低声音问她:“今天爸爸妈妈给你准备午饭了吗?”

“妈妈给我带了早上剩的蛋炒饭。”她小声说。

“妈妈起得早早地给你做饭,不让你吃零食,她真勤快、考虑真全面呀,这么好的妈妈可不多见哦。”小菲重新露出了笑容。

教育方法:巧疏导。有攀比之心的学生本身对外界评价和自我价值的认识就存在偏差,教师如果再严厉批评,很可能激起其逆反心理,例如小菲,没带零食,她就不吃午饭了。因此,教师在化解攀比之风时不能急躁,要因时、因事、因人而异,采用侧面提醒、有针对性地谈心等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暗中教育引导。

假期攀比

一次秋季刚开学,班会第一课分享“美好的假期”。刚开场,有的孩子就迫不及待地给大家分享他去哪里旅游了、去哪里吃美食了,个别孩子在热闹的班级讨论中格格不入。我请一名不说话的孩子分享他的假期。

小泽慢慢地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说:“我……”

“爸爸妈妈在假期都要上班吗?”听我这么问,小泽立马点头。

“你去托管班了吗?有没有认识新的同学?”

“嗯,我在托管班看电影,还去小公园踢球,认识了好多新朋友!”小泽终于打开了话匣子。虽然这在出门旅游的孩子眼里不算什么高档消遣,但是小泽玩得很开心。

我说:“大家想想放假时去过的商场和旅游景点,有多少叔叔阿姨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他们有可能就是哪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国家的发展、城市的建设、我们享受的美好生活离不开这些人的辛勤工作。让我看看,还有哪些同学的爸爸妈妈在假期因为忙工作而没能陪伴你的?”

那些没有旅游的孩子听了,大方地举起了手,自豪极了。

教育方法:立志向。在发现有假期攀比的倾向后,我及时引导学生向假期里忙工作、推进城市建设的父母致敬,引导他们感恩来之不易的美好稳定生活,树立艰苦奋斗、建设祖国的理想。

“地摊文化”主题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帮助他们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在家长的支持下,我组织孩子们体验生活。我从网上购买了一些价格低、花色多的衣服,傍晚在学校附近的市场门口叫卖。

小摊刚摆上,一群人就围了过来,大家左一件右一件地来回在身上比画。“阿姨,这件漂亮,您穿肯定好看!”“奶奶,这件衣服颜色亮丽,我奶奶也喜欢这件!”……孩子们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多卖几件衣服。

可这些人是讲价高手。“姑娘,这件衣服有线头,价格贵了。”“小曼曼,你这衣服版型不好,腰瘦了、腿肥了,估计没几个人会买。”……

一个小时了,一件衣服都没有卖出去,孩子们个个耷拉着脑袋,没有了刚开始的兴奋劲儿。看到他们这副样子,我说:“咱们要不先不考虑赚钱,先卖出去几件衣服,提振信心,怎么样?”

“好!”几个小姑娘一听,开展低价攻势,很快卖出了两件衣服。但她们看着微信上的金额和几张现金,发现只赚了18元,都不够大伙儿买奶茶。此时,小分队沉默了。我窃喜:这可比班会课的效果好多了。

六点半之后,很多人饭后散步过来看热闹,孩子们相互鼓劲,继续低价叫卖,直到快八点才坐下。这次一共卖出了11件衣服,赚了70元钱。我刚准备夸奖他们,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了:“这个钱先让老师拿着吧,如果就这样买了奶茶,感觉一下午白忙了。”“就是就是,原来只觉得叫外卖真方便,可现在觉得赚钱好难啊。”“这么卖太辛苦了,要不把剩下的货都退了吧。”“别!我还想赚点零花钱!”“可这钱根本不够花啊!”“我以后会更节约用钱的!”“我也是!少找妈妈要钱!”……

教育方法:重行动。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明白用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懂得父母赚钱的艰辛。我相信,无论学生的家境如何,这次体验都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我会继续因地制宜开展教育,让孩子不慕虚荣、不爱攀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价值观,做快乐的阳光少年。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小菲小泽爸爸妈妈
许愿树
妈妈的秘密
感谢老公的情人
感谢老公的情人
我的爸爸妈妈
出海捕鱼啦
我眼中的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我能行
疼不疼
小菲真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