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与ICP-MS法测量粉条中铝的探究

2022-11-19 07:33刘美文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天青粉条中铝

刘美文

(忻州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山西忻州 034000)

粉条属于淀粉制品,是以红薯、马铃薯等加工后制成的淀粉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食品。粉条具有口感清爽、易于加工、价格便宜等优点,而且吃法多样化,易于搭配各种菜肴,是人们生活中餐桌上的常客,备受欢迎。但不法商家为了增加销量,在加工的过程中盲目使用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添加剂,利用其具有稳定、絮凝的作用,用来增加粉条的韧性、口感,从而赚取暴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1]的补充文件中规定粉条、粉丝中铝的残留量≤200 mg·kg-1(干样品,以铝计)。铝元素是人体非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摄入量过多,会在人体内沉积,损伤脑细胞,影响智力发育,造成记忆力减退等[2]。目前,食品中铝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测量食品添加剂中的铝含量[3],具有仪器价格便宜、应用广泛的特点;后3种方法均适用于食品中铝的测量,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稳定性好、测量时间短的优点[4];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由于铝元素的原子化温度较高,且铝在高温下和石墨管中的碳会发生反应,对仪器和石墨管均有较高的要求[5],难以精确测量。

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对粉条进行前处理,利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与ICP-MS法测量粉条中铝,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为相关实验室粉条中铝的检验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材料:粉条,市售。

试剂:硝酸、过氧化氢、硫酸均为UPS级(苏州晶瑞化学公司);所用水为一级水;铝标准溶液100 μg·mL-1(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钪标准溶液100 μg·mL-1(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铬天青S为分析纯(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对硝基苯酚、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均为分析纯(成都艾科达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二胺、抗坏血酸为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氨水为分析纯(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无水乙醇为分析纯(安徽安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曲拉通X-100为分析纯(山东西亚化学科技有限公司);RM-19131粉条中铝标准物质(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UV-6100S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iCAP-RQ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美国赛默飞世尔公司;TOPEX型微波消解仪、G-400智能控温电加热器,上海屹尧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GZX-9240MBE型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ESJ182-4型电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样品前处理

(1)样品制备。粉条样品粉碎均匀后,取大约30 g置于85 ℃的恒温干燥箱中干燥4 h,整个过程中避免使用含铝的容器,尽量减少外界环境带入的污染,冷却到室温后即时称样,防止放置时间过长,重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返潮,结果不准确。

(2)样品消解。准确称取0.2~0.5 g(精确到0.000 1 g)各粉条样品及质控样于微波消解罐中,加入6 mL硝酸,置于G-400智能控温电加热器上,于100 ℃进行预消解大约30 min,当看到大量的氮氧化物棕色烟雾冒尽后,冷却到室温,加入2 mL过氧化氢,放入TOPEX微波消解仪中进行消解。粉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碳水化合物,易于消解,具体升温程序见表1。消解完成后,冷却后取出,在温度为140~160 ℃赶酸至0.5~1.0 mL,最后将消化液定容至50 mL,同时做空白试验。

表1 升温程序表

1.3.2 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样品的测量

(1)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准确吸取1.00 mL铝标准溶液(100 μg·mL-1)于 100 mL 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2%)稀释到刻度,混匀,配制成铝的标准使用液(1.00 μg·mL-1)。分别吸取铝标准使用液 0 mL、0.50 mL、1.00 mL、2.00 mL、3.00 mL、4.00 mL、5.00 mL(相当于标准系列中铝的质量为 0 μg、0.50 μg、1.00 μg、2.00 μg、3.00 μg、4.00 μg 和 5.00 μg) 于25 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1 mL硫酸溶液(1%),加水至10 mL刻度。

分别吸取1.00 mL样品消化液、空白溶液、质控样消化液于25 mL比色管中,加水至10 mL刻度。向各比色管中滴加1滴对硝基苯酚乙醇溶液(1 g·L-1),混匀,滴加氨水溶液(1∶1)至刚出现浅黄色,滴加2.5%硝酸溶液至黄色刚好消失,再多加1 mL,加入1 mL抗坏血酸溶液(10 g·L-1),混匀,加入3 mL铬天青S溶液(1 g·L-1),1 mL 3%的曲拉通X-100溶液,3 mL 3 g·L-1的CPB溶液,3 mL乙二胺-盐酸缓冲溶液,加水定容至25 mL,混匀,放置30 min左右,在620 nm波长处以铝的质量为横坐标,对应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测量试样消化液吸光度值与标准系列比较进行定量。

(2)ICP-MS法。将铝标准溶液(100 μg·mL-1),逐 级 稀 释 成 质 量 浓 度 分 别 为 0.00 μg·mL-1、0.05 μg·mL-1、0.10 μg·mL-1、0.50 μg·mL-1、1.00 μg·mL-1、3.00 μg·mL-1和 5.00 μg·mL-1的标准系列点,将钪标准溶液 100 μg·mL-1逐级稀释成 10 μg·L-1的内标使用液,仪器手动进样各标准点,同时在线进样10 μg·L-1的钪内标使用液,测定铝元素和钪元素的信号响应值,以铝元素的浓度为横坐标,铝元素与钪元素响应值的比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然后测量空白溶液、各试样溶液,根据标准曲线定量。仪器工作条件见表2,测量模式为碰撞模式。

表2 仪器工作条件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及方法的检出限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线性范围为0~5.00 μg,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151 3X+0.009 9,相关线性系数为R2=0.999 2;ICP-MS法,线性范围为 0 ~ 5.00 μg·mL-1, 标 准 曲 线 线 性 方 程 为Y=227 183.162X+656.559,相关线性系数为R2=0.999 9;两种方法的线性系数均可达到0.999以上,符合要求。按照测量检出限的方法,样品空白平行测定20次,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以称样量为1 g,定容体积为5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3.34 mg·kg-1,定量限为11.1 mg·kg-1;ICP-MS法称样量为0.5 g,定容体积为5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3 mg·kg-1,定量限为1.0 mg·kg-1。两种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但是ICP-MS法检出限和定量限更低且更稳定,更适合检测铝含量浓度低的样品。

2.2 加标回收和精密度

选取铝含量较低的粉条样品,分别在25 mg·kg-1、100 mg·kg-1、200 mg·kg-1进行 3 水平加标回收试验。同一水平消化7个平行样,并且进行加标,分别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和ICP-MS法进行测量,每一水平测量7次,同时做精密度试验。计算每一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及对应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具体数值见表3。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加标回收率的范围为90.4%~98.7%,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1.13%~5.91%;ICP-MS法,加标回收率的范围为96.0%~101.0%,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0.68%~2.38%;均符合《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GB/T 27404—2008)中附录F对回收率和精密度的要求。

表3 两种实验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值对比

2.3 样品的测量

测量市场在售的粉条样品和质控粉条标准物质(RM-19131),每个样品做两个平行样,测量取平均值。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处理和测量,测量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当粉条中铝含量较低时,ICP-MS法更为稳定、精确;当粉条中铝含量较高时,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相差不大,均可满足要求,两种方法的质控粉条标准物质(RM-19131)测量值均在规定范围内(满意值范围为213~265 mg·kg-1)。

表4 两种实验方法样品测量值对比

3 结语

通过微波消解处理粉条样品后,利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和ICP-MS法测量条件的选择和确认,对线性、检出限、加标回收、精密度等方面进行验证。当粉条中铝含量较低时,ICP-MS法更为稳定、精确,且测量速度快,前处理较简单,适合大批量测量;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前处理较复杂,测量周期较长,含量低的样品重复性较差,且一次性测量样品不宜过多,但仪器价格便宜,适合实验室广泛使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检测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猜你喜欢
天青粉条中铝
天青雕刻龙凤呈祥对杯
汝窑为魁 天青如玉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简介
猪肉炖粉条
天阳6FT自动蒸熟粉条机
青梅竹马的岁月成诗行
看、闻、折挑出好粉条
看闻折挑出好粉条
大美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