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食用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22-11-19 07:30孙明茹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古田县古田年产量

孙明茹

(宁德市食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福建宁德 352000)

古田县,是福建省宁德市下辖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区,闽江中下游北岸,有古田溪贯穿全境,历来有“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美誉。全县开发食用菌品种30多个,主要有香菇、银耳、猴头菇、茶薪菇和金针菇等。银耳、香菇等多种食用菌的产量居于全国前列,其中银耳的产量更是稳居世界第一,享有“世界银耳在中国,中国银耳在古田”的美誉。2021年,古田县食用菌鲜品年产量高达90万t,全产业链的产值近220亿元,随着食用菌产业被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列入大力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处于新的发展机遇期[1],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也迎来了黄金时期。

近几年,古田食用菌产业在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保证食品安全,整个产业也逐渐从数量猛增型向质量效益型开始转变。在产品结构、生产技术、生产经营和产品流通上,也逐渐向开发珍稀品种、机械化和走精深加工,提高综合效益方面发展,打造了食用菌产业园区并推动标准化厂房建设,努力宣传古田食用菌品牌和文化,创立“十方田”公共品牌,提升了古田农产品品牌形象。加强了对外宣传,且进一步拓宽了国际市场,古田食用菌产业正在整体稳步地向前发展。

1 发展现状

1.1 区域优势特点

食用菌在古田县生产历史悠久,据记载早在隋朝年间古田境内就有人从事香菇的生产,20世纪60年代古田人开始使用椴木栽培银耳,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古田食用菌产业逐渐成为当地重要的特色产业。20世纪90年代,食用菌生产逐渐呈现生产大众化、区域化、专业化和品种多样化等特点,而且惠及了并带动了全县70%~80%的人口。“十三五”期间,在古田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中国食用菌之都”的品牌优势,通过深化食用菌生产模式,助力了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1.2 食用菌年产量情况

古田食用菌年产量约占全市年产量的50%以上,生产的食用菌种类主要有银耳、香菇、猴头菇、茶树菇、竹荪和黑木耳等大宗品种,2020年古田县香菇年产量达到15 998 t、黑木耳年产量达到1 956 t、白木耳年产量达到35 787 t、茶薪菇年产量达到26 940 t,均超过全市年总产量的60%以上,其他食用菌年产量也位居全市前列。2020年古田县食用菌总产量占比如表1所示。此外,还开发了珍惜食用菌和野生食用菌品种,如姬松茸、羊肚菌、鹿茸菇等。

表1 2020年古田县食用菌总产量占比

1.3 申证企业数量及类别特点

古田食用菌企业数量猛增,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16—2020年共有新增相关食用菌生产企业124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见图1,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此外,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获证企业的类别也在不断丰富,除食用菌类别之外,很多企业取得了水果制品、粮食加工品、干制水产品和炒货食品等其他类别的许可;不断加大食用菌精加工和深加工研发,开发了银耳曲奇、银耳茶、猴头菇饼干等新产品,延伸了食用菌产业链[2]。

1.4 营商环境

随着一系列惠企政策的落地,相关部门把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引入政务服务,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构建并营造出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家在古田创业发展。自2015年10月起实施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简化了食品审查许可申请条件、优化了申请流程并缩短了现场许可审查时限、取消了现场审查收费等一系列便利企业的举措,市级审批部门进一步优化许可的流程,大大提高了生产许可证的办理效率,为企业提供便利。此外,获证企业在许可食品类别范围内增加了新的品种明细,可以不进行现场核查。自2022年1月1日起,宁德市调整了部分食品生产许可审批,把蔬菜制品(包括食用菌制品)等4个类别委托下放给县级局,进一步提高了审批效率,为一大批食用菌企业取证、变更及延续提供了便利。

2 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缺乏有效管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近几年食用菌获证企业的增多及资本的大量涌入,行业缺乏规范的管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行业发展方向不清晰,生产食用菌种类有限,还是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宗品种上。对产业的调控、引导、规划缺乏统筹考虑,企业间竞争也处于无序的状态,

导致当地食用菌市场产品质量差异巨大[3]。

2.2 政府产业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由于受到原材料、人工以及运输等成本上涨的压力,很多古田食用菌企业存在经营困难、企业设备更新换代及扩大规模的发展受到资金的限制、政府方面财政支持力度有限等问题。在食用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部分小微型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进而面临停产危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政府应加大产业扶持政策,支持并扶持当地的食用菌产业,为更多小微型企业提供银行贷款便利措施和一些惠企政策,为食用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3 新产业链、新产品开发不足,发展后劲不足

当前古田食用菌产业已处于平稳发展期,整体规模趋于饱和。整体产业积极拓展不足,在新产业链和新产品等开发方面没有新的突破,创新水平较低。在加工方式上仍然是以干制食用菌的生产及分装为主,种类主要集中在香菇、猴头菇和银耳等少数种类上。目前,国内通过提取食用菌有效成分,进一步加工而成的产品包括保健食品、休闲食品及食用菌饮料等。古田县小部分生产企业已成功制定了企业标准并取得生产许可的新开发产品主要有菌菇汤料、食用菌罐头、银耳颗粒、银耳粉以及方便食品等,使精深加工产品的发展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但仍有待持续加强,以便于在改革和创新中打破未来可能到来的产业发展停滞期[4]。

3 产业发展建议

未来古田食用菌产业应该以产品创新为动力,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由简单的产品加工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让古田“中国食用菌之都”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3.1 实现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

当地应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坚持“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市场运作、农户参与”的思路,落实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推动食用菌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建立以技术进步为保障的产业格局,进行科技创新,提高古田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利用龙头企业的聚集和辐射带动功能,积极探索和推动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小微型企业实现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管理,使整个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3.2 加快建立统一生产标准

加强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组织建立统一的原料验收标准、统一的生产技术指标、统一的产品质量,提升食用菌的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产品安全,统一行业标准,实现全过程可控。产品标准一致,质量可控,食品安全才会明显提高[5]。目前,古田生产原材料的控制和生产过程的控制都没有统一标准,是一个薄弱环节和限制古田食用菌发展的重要关键因素。标准化和规范化没有进一步的有效解决,将会大大削弱古田食用菌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3.3 加强品牌宣传和保护

目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食用菌品牌优势日益关注[1],古田食用菌品牌质量正在不断提升,其中古田银耳已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称号。随着电商的带动和发展,古田食用菌逐渐享誉海内外,当地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品牌宣传和做好品牌保护工作,积极培育和保护科技含量高、管理规范的当地龙头企业,打造更多的品牌产品,多渠道宣传,通过网络多媒体等媒介积极宣传古田食用菌,引导消费潮流。更好地提升古田食用菌产品品牌形象。促进古田食用菌产业区域化特色发展。

猜你喜欢
古田县古田年产量
古田镇
石斑鱼年产量已破20万吨!2023年,你对这条鱼的信心有多大?
增长4.17%!年产量重回80万吨,2023年河蟹如何延续280元/斤的“高价神话?
番茄小镇年产量达到500万千克
STAR FLOWER WATER 百年“明星”两岸渊源 1929年产量超过1000万瓶
我们从古田再出发
生命最后一刻 心里想的全是群众——追记古田县庄里村党支部书记 周炳耀
我们是老年大学生
——福建省古田县老年大学校歌
古田,心灵的沃土
古田 古田县凤都镇三措并举推进乡村旅游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