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之“读书笔记”应用探究

2022-11-20 00:52张晓波
读与写 2022年24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内涵笔者

张晓波

(贵州省桐梓县第一中学 贵州 遵义 563200)

1.引言

古往今来,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学者作家,都将阅读作为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同的学者有其独有的阅读习惯,如做阅读批注、做读书笔记等。纵观古代文人,拥有良好读书笔记习惯的学者不在少数,如唐朝文学家韩愈、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等。提起韩愈,想必每一名语文教师都不会感到陌生,韩愈在阅读的过程中历来有良好的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而该习惯对促进其文学成就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韩愈相似,钱钟书先生也有良好的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于文人墨客而言,他们的读书笔记,不过是其阅读过程中的随手记录;于后人而言,他们的读书笔记则是宝贵的文学财富,这种财富不仅仅在于读书笔记本身,更在于这种读书方式对后人的传承与影响。作为一线高中语文教师,执教多年以来,笔者都深刻认识到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并强调学生应当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而教学实践中,受到学生学业压力、作业负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在阅读中依然缺乏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兴趣。此外,虽然2017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在阅读中做读书笔记,但相关的理念和标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然缺乏对学生的指导与培养,而教育研究领域也鲜有将“读书笔记”作为核心开展教学研究。正是因为如此,笔者以高中语文阅读“读书笔记”为核心开展研究,以期通过研究,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建言献策。

2.读书笔记的内涵、分类

界定“读书笔记”的内涵、科学把握其分类、明确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对帮助教师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应用读书笔记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读书笔记的内涵。笔者在梳理“读书笔记”相关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在读书笔记内涵的界定方面,学者们分别从阅读的层面、写作的层面以及读书笔记作用层面进行探索。

2.1.1 基于阅读层面的界定。在《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笔记写作摭谈》一文中,史为恒提到:所谓读书笔记,是指读者在阅读书籍、报刊等材料过程中所记录的、基于阅读内容感受的文字。读书笔记所体现的便是读者内心个性且自由的感悟。而在《浅谈读书笔记的写作》一文中,韩卫红提到:读书笔记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精彩部分的整理、归纳或者是对读书心得的记录。读书笔记的呈现,更好地体现了读者“手到”。由此说,在语文阅读中,写读书笔记是值得提倡的一种良好学习习惯。除此之外,卢伟峰、陈玉婷、余庆华等学者,也分别从自己的研究文献或者是著作中阐述了读书笔记的内涵。学者们对读书笔记的定义,虽说表述方式不一,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本质内涵具有一致性。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笔者认为:所谓读书笔记,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阅读的心得体会或者是感悟随心记载的一种方式。

2.1.2 基于写作层面界定。也许有人会觉得抑或,明明叫“读书笔记”,为什么还要从写作的视角界定其内涵呢?笔者在梳理学者们研究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基于写作层面界定读书笔记内涵的学者不在少数。例如,在《以读书笔记代替作文——高中写作教学改革初探》一文中,陈玉婷提到:读书笔记其实就是一种“自由作文”,是学生在阅读中随心所欲地表达阅读感悟的形式。读书笔记不受任何文体以及任何格式的限制,学生在写读书笔记时,可以自由抒情、不拘一格。且字数的多寡、内容的长短等都不受限制。

综合学者们基于写作视角对读书笔记的界定,笔者认为:读书笔记是一种不受文体类别限制的写作形式。同时,读书笔记自身便是一种文体类别。

2.1.3 基于作用层面的界定。读书笔记之所以在国内教育领域得到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与其自身的显著作用息息相关。例如,在阅读的过程中,读书笔记能够帮助读者整理、提取重要的信息,将读者内心的情感体验予以记录。同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读书笔记本质上是一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综合学者们的分析,立足新课程改革的标准,笔者认为:从作用层面来讲,读书笔记是一种以阅读为基础,以写作为表现形式的文字记录方式,是搭建阅读和习作之间的桥梁,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2 读书笔记的分类。为了对读书笔记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笔者借助“中国知网”平台,以“读书笔记”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集了大量文献,并深入解读了其中部分重要的硕博论文文献,学习了不同类型的读书笔记。具体体现为:

2.2.1 摘录式的读书笔记。从“摘录”二字可以看出:摘录式的读书笔记以读者对文本中精彩的语句或者是段落摘录为主。摘录式读书笔记的重要功能在于其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语、句段或者是诗句。

2.2.2 批注式读书笔记。批注式的读书笔记,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在书页空白处简短记录自己阅读心得或者是体会的方式。批注式读书笔记往往与批注式的语文阅读相联系,强调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批注”。

2.2.3 心得式读书笔记。很多时候,谈到读书笔记,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心得体会。或者说:心得式读书笔记是人们对读书笔记约定俗成的解读,或者是直观感受。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笔者认为:所谓心得式的读书笔记,是指读者在阅读文章或者是书籍之后,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进行记录的一种方式。心得式读书笔记强调的是读者的主观感受,是引领学生深入领悟作品内涵的有效途径。

除了上述三重,读书笔记还可以分为框架式读书笔记、鉴赏式读书笔记等。本文中,笔者所指的读书笔记,更多地倾向于心得式读书笔记。

3.高中语文阅读中读书笔记应用的现状

关于读书笔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用“作用不大”来形容读书笔记应用的效果。主要表现如下:

3.1 对读书笔记内涵认识不清,方法掌握不足。从上述关于读书笔记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读书笔记的类型是很多的,如批注式的读书笔记、摘录式的读书笔记以及心得式、鉴赏式的读书笔记的。不同的读书笔记类型,在语文阅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因此,要想灵活有效地在语文阅读中应用读书笔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对读书笔记的类型、内涵等有深刻的把握,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实际的高中语文阅读中,多数教师、学生都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将读书笔记单一地理解为心得式,认为写读书笔记便是写心得体会。同时,对如何写读书笔记了解不足,也是影响读书笔记在高中语文阅读中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例如,一些学生说: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心得”,所以写不出来。

3.2 学生存在写作抗拒心理,写作兴趣不浓。从习作的层面界定读书笔记的内涵我们知道:除了摘录式的读书笔记,其他类型的如心得式、批注式以及鉴赏式的读书笔记,都是一种写作的方式。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应用读书笔记,还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搭建“读写结合”的桥梁。然则,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们之所以很少写读书笔记,源于其对读书笔记有错误的认知,有抗拒的心理,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例如,一些学生认为:写读书笔记就是增加我们的写作负担。本来平时学习任务就很繁重,作业也很多,还要写读书笔记,这学习的负担无形中就增加了。这种抵触、抗拒的心理,对学生自由地书写读书笔记具有很大的制约。

4.高中语文阅读之“读书笔记”的应用对策

4.1 深化教师认识与指导,以读书笔记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指导方向,直接决定教学发展的方向。以高中语文阅读中读书笔记的应用为例,倘若教师对读书笔记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很少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想必能够真正“自觉”写读书笔记的学生会比较少,甚至没有。因此,要想充分发挥读书笔记在高中语文阅读中的重要功能,教师应当深化认知与指导,借助读书笔记巧妙地搭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

4.1.1 厘清不同类型读书笔记,深化教师对读书笔记的认知。在开展读书笔记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基于自身语文教师的身份,采取聊天式访谈的形式,向多名教师请教了其对读书笔记的认知。事实证明,多数教师都将读书笔记简单地理解为写心得、写感悟。由此可见,教师们对不同类型的读书笔记理不清,分不明。要想更好地将读书笔记与高中语文的阅读有机整合起来,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理解读书笔记的内涵,深化认知;同时,采取课上课下联动的方式,不断拓宽认知范围;并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引导学生应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读书笔记。如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强化摘录式读书笔记与批注式读书笔记的应用;而针对高中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强化心得式读书笔记、鉴赏式读书笔记的应用。

4.1.2 强化指导,借助读书笔记搭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读书笔记,本就是“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直接表现。针对高中学生对读书笔记持抗拒、排斥的心理,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指导性作用,强化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指导,巧妙地借助读书笔记搭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积极构建读写结合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首先,科学指导学生应用不同形式的读书笔记。学生们之所以对读书笔记有抗拒的心理,源于其单一地将读书笔记定义为“心得”。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引导其科学应用不同形式的读书笔记进行记录,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如难的原则进行,以提高读书笔记的应用效率。以批注式的读书笔记为例,在教学《古都的秋》一课中,笔者采取的策略是:引导学生用读书笔记的方式串联文本内容,建构框架,提高阅读质量。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写概述(虽然上述分类中笔记没有提到概述式的读书笔记,但写概述着实是一种有效的归纳总结方式),引领学生在第一个环节写概述,不仅有助于深化其对文本内涵的认知,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对阅读效果的呈现有推波助澜的效果;第二个环节:批注式阅读。要求学生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进行批注,在文本空白页批注,写下简短的感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阅读之后,引导学生写心得式的读书笔记。但本课的教学中,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笔者仅让学生写了概括式的笔记和批注式的笔记。高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引领学生书写不同类型的读书笔记。

其次,建构良好的读书笔记评价方式。教学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生成。以高中语文阅读之读书笔记的应用为例,为了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建立良好的读书笔记评价方式,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相互学习以及相互借鉴,在整个班级中营造浓厚的读书笔记氛围,以调动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和积极性。

4.2 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在语文阅读中,写读书笔记的主体是学生,且读书笔记更多的是应用于学生的课后阅读中。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当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4.2.1 积极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常言道:三天不练手生。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其写作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笔者在语文阅读指导中,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如应用“21天习惯养成法”,开展“21天读书笔记”活动,让学生自主准备一本阅读记录本,将自己每日阅读的心得简单的记录下来,到21天时全班进行评比,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4.2.2 注重阅读思维,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在引导学生写心得式读书笔记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说:我读了之后没有心得,怎么写?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光阅读不思考的不良习惯。光读不思,阅读也就失去了本真的意义。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过程中,笔者常常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每日阅读之后简要记录所思所想,其阅读的质量将会得以有效的提升。

结语

高中语文阅读中,读书笔记的类型有很多,如摘录式、批注式、心得式、鉴赏式等。在语文阅读中应用读书笔记,能够双重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当前,由于高中语文教师对读书笔记的内涵、外延把握不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读书笔记持抗拒心理,导致读书笔记应用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此问题,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化对读书笔记的认识,巧用不同类型的读书笔记,搭建语文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同时,在语文阅读指导中,重视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和习惯培养,为优化读书笔记的应用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内涵笔者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照金精神的内涵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