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医学文献翻译

2022-11-20 06:53施琬婧林静
现代英语 2022年3期
关键词:译文译者原文

施琬婧 林静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往来也变得越来越密切,除经济之间的交流外,我国医学事业也借鉴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经验不断进步,医学文献翻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准确无误的翻译医学文献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推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但在医学领域,专业名词和术语较为广泛,且语句结构长而复杂,这对翻译者的基本功底有着较高的要求,译者需熟练掌握相关的翻译基础理论和翻译技巧。文章将通过实际例子进行分析,如何将“功能对等理论”实际应用于医学文献的翻译。

二、功能对等理论

有着“现代翻译之父”之称的尤金·奈达在1969年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对等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对当时乃至现今的翻译界都影响深远,理论指出:“将源文本的接受者和译文本接收者的反应进行比较,使其接近一致”,该理论的提出是通过实践不断得出的。医学英文的翻译难点在于将原文意思准确无误地传达,避免在翻译过程中造成文本功能的不对等,让读者得到的信息出现错误,误解源文本的意思,产生错译和误译的情况。在对医学英文文章的翻译过程中,要忠实原文,译文的意思贴近源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及译文本和源文本之间形成对等。

译文是否表达出源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否传递出源文本的神态,句子的表达是否通顺易懂,给读者的反应是否跟源文本的相一致是译文的四个评判标准。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为了使译文的信息跟源文本的信息对等,往往很难兼顾两者形式上的对等。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出,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保证源文本和译文本之间的信息对等,其次是风格和形式上的对等。功能对等论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要求对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相接近,这对英文医学文献的翻译具有深远的指导性意义。在翻译源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功能对等理论较大程度上使源文本与译文本的信息对等,并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句子重组、词类转换等翻译技巧提高译文的质量,进而提升读者感受。

三、医学英语的语言特征

医学英语是科技文体的一种,是指医务人员、医学基础、临床医学以及医疗部门在服务和实践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英语。医学英语具有专业性强、句式复杂、被动语态多等特点,翻译起来较为复杂。因此,医学文献的翻译与日常的翻译有所不同。

(一)词汇特征

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物理学科和化学学科,以及社会科学中的多数学科专业都属于医学领域的范畴。医学文献具有涉及范围较广,多学科交叉融合等特点,所以在翻译中所涉及的词汇量非常大,这对译者的专业能力要求就更加严格。此外,由于医学专业的历史较为悠久,医学文献中会含有一些译者从未见过的古老的希腊语和拉丁语,且单词结构很长,这也会给译者的翻译工作增加不少难度,但了解医学术语中的希腊语与拉丁语构词成分将会极大地减轻译者记忆医学术语的负担。比如:tachycardia的意思是心动过速,是由前缀tachy-(迅速)与后缀-cardia组成。同样,表示迟缓、迟钝的前缀-brady+后缀-cardia组成tachycardia表示心动过缓。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此外,因为在医学英语中,名词化结构的使用可使文章更加简明扼要、表达的思想中心更加突出,所以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也是医学英语的特点之一,医学文献中的名词化结构翻译也是译者不可避免的难题。

(二)句法特征

医学英语在句法上主要有两大特点:

1.长难句较多

由于医学英语在写作过程中要求文体简洁、包含丰富信息量、逻辑严谨,内容贴切实际,这就导致医学英语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状语从句、并列句等长难句和从句。

2.被动语态较多

这是因为医学英语着重描写的并不是执行者,而是事物的过程,被动句的使用能给读者留下文章表述客观、不带主观臆断色彩的印象。译者在对英文医学文献进行汉译的时候,如沿用原文的句式结构会使语句不通顺流畅,译者需用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忠实而恰当地反映出原文的真实含义,实现信息对等。

四、功能对等理论在医学文献翻译中的应用

(一)文化对等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语言又反映文化。医学文献的翻译既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比如:goose flesh一词如果我们用中文直译就是鹅皮,但正确的翻译应该是鸡皮疙瘩。在对医学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到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及语言表达习惯,再结合汉语的医学表述习惯,对等地呈现源文本所要表达的含义,不能忽视其中的细节性问题,这样才能让读者明白真正的含义。

(二)词汇对等

在对医学英语进行翻译时,时常会碰到一些较为复杂且结构较长的词汇,不容易进行记忆,不过这些词汇在医学的字典里大多都能找到,但是由于医学领域的囊括专业较广,出现的两栖词汇越来越多,且这些词汇的含义在公共英语和医学英语中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这就要求译者对医学英语词汇有一定的积累,且能熟练运用词汇。例如:

原文:In a phase 2,dose-finding study,intra-myocardial administration of allogeneic human mesenchymal precursorcells to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hronic heart failure refractory to available medical therapies is associated with dose-dependent improvement in several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of left ventricular performance.

译文:在第二阶段临床剂量的研究中发现,对现有的晚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同种异体人类间充质细胞进行心肌内给药,可使左心室降低对药物剂量的依懒性。

在日常的公共英语翻译中,administration表示的是管理、行政的意思,但是放在此处翻译成管理、行政,会发现完全不合乎情理,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此处则应该参照医学术语词典所给出的意思进行翻译,也就是“用药、给药”。很多医学文献中的词汇不能以其在公共英语中的意思翻译,这样会造成对源文本含义的歪曲解释。

又如:naïve rats and frogs直译是天真的老鼠和青蛙,而在医学领域完全没有这种表述方式,也不符合医学翻译的规范,容易给读者造成误导。我们通过翻阅医学术语词典可以将此句翻译为首次用于实验的老鼠和青蛙。对这种两栖类的词汇,我们先要查阅相关的医学术语词典,并结合上下文语境之后再进行翻译,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翻译的准确度,避免造成对源文本的误译现象。

在医学文献的翻译过程中,名词化结构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该结构语句较为严谨,能将多种信息融于一体,使逻辑关系更为明确,表达更通顺,因而,名词性结构语句在医学的英文文献中被大量使用。由于英语和汉语语言两种性质的不同,汉语在使用过程中更青睐于动词。

原文:There is also a growing recognition that changes in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cancer cells can promote their proliferation.

译文:人们意识到随着癌细胞的宏观环境发生改变,那么癌细胞便会发生扩散行为。

“a growing recognition”是比较常见的名词化结构,如果按照汉语的直译成“持续增长的认识”和“……生产”会让读者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而采用动词性结构进行翻译,能通顺地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且通俗易懂。同理,在对语句进行汉译英的时候,也要注意将汉语中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同样转换成英语中的名词化结构语句。

在对名词化语句英译汉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于对结构表层的翻译,不仅只是将词汇本身的含义与汉语的意思相对应,而且需从第二层、第三层的结构进行深入,按照英译汉的转换规则,挖掘出其中的关联意思,充分考虑英语和汉语结构不同的特点进行转换和补充,这样才能使译文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三)句式对等

句式对等的难点主要是在长难句的翻译。在对医学英语译汉的过程中,由于双方语言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翻译复杂的长难句时,往往会给译者带来不小的压力。

在翻译复杂且内容较长的医学语句时,需充分借鉴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首先追求内容上的对等,再追求形式上的对等,并通过一系列的介词、连词等关系词将句子连接起来,使其逻辑关系表述较为通顺合理。例如:

原文:In severe limiting mobility,intra-articular administration of cells derived from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suspended in a balanced buffer solution,when compared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balanced buffer solution alone,is associated with a substantial decrease in pain and improvement in function.

译文:对限制活动性的严重骨关节炎,与单独给予平衡缓冲溶液相比关节腔内给药相比,平衡缓冲溶液中悬浮有源自造血干细胞的细胞时进行关节腔内给药,更能使疼痛显著减少并改善功能。

分析:这一句型使用无主句,而主语暗含着条件、因果、时间、地点、方式等意义,重视客观性,因此表达倾向于更多地使用客观事物做主语。从提示条件“severe limiting mobility”(限制活动性)、“intra-articular”(关节内注射)以及“balanced buffer solution”注射缓冲溶液可以反推这种病症属于严重骨关节炎,也是本句的隐含主语。定语从句...balanced buffer solution...is associated with a substantial decrease in pain and improvement in function,用于修饰、补全平衡缓冲溶液的概念。

例句:In conclusion,surgery is indicated if adequate medical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has failed;in the patient admitted with a severe attack,it is important that emergency surgery should be carried out before there is a dangerous deterioration in the patient’s general condition,that is to say,intensive medical treatment must be started from the time of admission,and that a delay in making a decision to proceed to surgery should be avoid.

译文:总之,如果患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进行足够的内科治疗而未能见效,就需要手术治疗;对那些病情严重发作而住院的病人,在身体情况恶化之前手术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强化治疗必须在患者住院之时就开始,且应避免在决定进行手术的过程时出现延误情况,这也同等重要。

分析:本句看似很长,实则是由很多小部分组成。在翻译时可以把句子进行分割,可以列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先把一系列从句等次要成分暂时剔除,先看主句。这样就可以明白原文最主要的意思。再重新将句子排序,分清主次,考虑汉语表达习惯将句子重新组合。

关于医学文献中被动语态的翻译,译者在翻译时需根据实际需求对应转化成主动结构,呈现出更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语句。可有以下几种翻译方法。

(1)英文被动句译为中文主动句

若英文被动句的主语为无生命的物体,而施动者又比较模糊不具体时可直接译为中文主动句。

原文:The incidence has been reduced to 0.7 percent as compared with 10 years ago.

译文:和十年前相比较,发病率已降到千分之七。

(2)若源文本中未提及主动者,而译文也不必说明主动者时,可采用无主句译法。

原文:In order to preven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Povidone-iodine is used preoperatively or soon after the operation.

译文:为了防止术后并发症,可在术前或术后即刻使用聚维酮碘剂。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要实现翻译上的功能对等译者首先要准确地表述出原文的含义,传达出原文的风格,其次要求根据受众需求选择合适的译文风格,并遵循医学文献翻译的习惯与规范。需要注意的是,在功能对等的前提下,医学英语翻译要追求与原文形式、内容的一致性,如果译文和原文差异较大,应当以内容为主,不能刻意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

五、结语

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实际医学文献翻译中的应用,可以看出功能对等理论对现代医学英文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该理论的指导作用下能够实现医学英文文献中的内容、语义、形式、风格最大程度上的对等。译文者需具备良好的医学基础知识,并能熟练利用医学特点和技巧,这样才能将医学文献翻译工作做好,并为广大医学工作者带来最直观的切身体验,有效推进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

猜你喜欢
译文译者原文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