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迁移现状研究

2022-11-20 06:53荆文清
现代英语 2022年3期
关键词:二语母语发音

荆文清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引言

迁移是指一个人在一种情境中的学习会影响其在其他情境中的学习。德国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沃伊夫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学习者头脑中固有的各种功能才能得到发展。学习的本质是训练头脑的功能,也就是说,迁移是通过训练来提高功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桑代克和伍德沃思提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有作用是因为这两种学习具有相同的因素。如果这两种学习情况包含着共同因素,那么无论学习者是否意识到这些因素的共同性,迁移都会发生。贾德认为,早期学习“A”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够转移到后来学习“B”,是因为他在学习“A”时理解了一般原则。这两种学习活动之间的共同部分只是迁移生成的必要前提,迁移生成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总结出他们之间的共同原则,即主体获得的经验分类。德国心理学家科勒利用实验对象在两种不同颜色的纸上寻找食物的实验证明了迁移这一理论。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许多学者开始关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随之增多。二语习得是指系统地研究一个人在母语之后是如何学习第二语言的。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借鉴了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使之成为一门跨学科的新兴学科。然而,人们在二语习得中确实需要面对一些因素,较为常见的是一语对二语的迁移。学习中的迁移成为语言学习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迁移理论也就被广泛讨论。迁移起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指学习者现有的知识或技能在学习过程中会影响新知识或技能的获得。迁移中一些效应起着积极作用,称为正迁移;另一些效应起着阻碍作用,称为负迁移,也称为干扰。

20世纪50年代,学者开始研究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语言迁移指学习者用母语的语言规则学习和使用外语,语言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当一种母语结构或规则在二语话语中被使用且这种使用在二语中是适当的或“正确的”。负迁移指出当一个母语结构或规则在二语话语中使用时且这种使用不恰当,并且被认为是一种“错误”。一般来说,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与目的语一致,对目的语产生积极影响的称为正迁移。反之,对目的语造成负面影响的是负迁移。

因此,迁移理论是指在二语学习中利用旧经验辅助新经验的学习,增加学习乐趣,使学习者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的理论。此外,如果二语学习者将语言用于学术目的或某些功能,写作中也会发生迁移。

二、国内综述

国内迁移理论的研究众多,且多是从二语习得领域中展开讨论。林华从词汇和语法两个大类对英语和德语进行对比。在词汇方面,她认为两种语言之间有完全相同的单词,也有只差一两个字母相同的单词。她将常用单词进行粗略统计,计算二者的比率。经统计,完全相同的占7.21%,可认知相似的占15.19%。在语法方面,她从构词法、词汇划分特点以及句子分类和句子结构特点对英语和德语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她总结两种语言有众多相似之处,且正因为二者有相似之处,英语为德语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前提,即英语的学习对德语的学习产生了正迁移,有利于学习者对第二外语的习得。

李鸿杰对二语习得以及语言迁移进行了简要概述,随后细致地研究了母语迁移的各种现象。他认为,在语音方面,二者发音具有相似性。例如一些常见的拟声词或音译词等会在学生的学习中产生正迁移。在语法方面,有些组合结构在英汉方面也基本一致。在语法及句法方面,英汉在一些句式结构上构成一致。这些利于学生在学习另一种语言时,对其进行快速地掌握。此外,他通过文化的迁移现象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促进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熊志坚对教学中的正迁移提出了建议:第一,如果是相似的内容,可以将它们集中起来学习;第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能起到促进作用;第三,培养正迁移时,可以将翻译法引入外语教学中。

董慧宁则是讨论了汉语水平对英语的影响。她认为,汉语水平越高,越能体会出英语文章的意境,也能促进学习者对词汇进行掌握,在组织文章方面也会有优势。汉语语篇知识的丰富,也会对英文有所帮助。

李鸿杰在其文章中讨论了句法结构的正迁移。但是刘英健在其作品中着重讨论了负迁移。一方面他们认为英汉句法结构存在区别,另一方面有些句子虽然在语法上没有什么问题,但还是充斥着中式思维。在常见的连词以及短语结构方面,均产生了负迁移。刘英健等人分析句法结构中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在人称和数上面,中国学生对此有所忽视,虽然明白具体的语法规则但是在写的时候对此依旧不敏感,因此会造成负迁移。

刘玉峰除了研究词了句法的负迁移之外,还研究了词汇意义和词性的负迁移。在母语的影响下学习者对有些近义词的使用不是很准确,很多时候会在选择上出错。同时母语对曲折变化也产生了影响。她建议,学生在学习时应该更多地参考英文意思并加强对语法的学习。

马莉探讨了方言对英语的影响。她先解释了英语和汉语的发音区别,随后详细介绍了声母、韵母以及元音辅音的发音方式。她指出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时,会不自觉地利用汉语语音进行表达,从而对英语发音造成影响。所以她建议应该加强教师的语音准确性以及重视学生的语音训练。

李亚妮和周跃红从语言差异方面对迁移进行研究,她们认为西方语言注重个人主义,而中华文字注重中庸之道。中文和英文的句式结构和系统也有所区别。因此,在句法结构方面中文对英文产生负迁移;在介词的使用方面,受到中文的影响介词的使用出现用错或者词不达意的情况。

总的来看,迁移发生在二语习得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二语学习者学习的整个过程。从词汇、句法再到语法均影响二语学习者的理解、产出的准确性和应用的复杂性,因此对二语习得中的词汇、句法和语法的迁移研究十分必要。

三、词汇中的迁移

词汇中也会出现各种迁移,常见的有词汇发音的迁移、词汇语义的迁移以及词汇词性的迁移。

(一)词汇发音的迁移

在中英文里有部分音译词发音相近,如brandy(白兰地)、nylon(尼龙)等。学生通过中英文相似的语音,很快能掌握单词的意思,且不容易混淆,这体现了单词的正迁移,但同时相似的语音在拼写时极易造成误拼、漏写关键字母、混淆近似字母等情况。如在实际写作中,学习者曾将nylon误写成nilong,disco误写为disc等。这均是由于在相似的语音下,学习者试图按照中文拼音的发音去拼写英文单词。由于学生的母语环境,且长期熟悉汉语的发音习惯,造成对词汇拼写的负迁移。在口语中,较为常见的错误是学习者将“he”“she”指代不明,造成听话者的困惑以及会话语义的错误,导致沟通不畅。中文语境里,“她”“他”的发音一致,说话者必须在说话时给予听话人相对的语境或者提示,听话人便可明白说话人所指。而在英文对话中,学习者虽然给予听话人语境,但由于“he”“she”本身指代不同,极易造成会话指代混乱,不能达到有效沟通。

(二)词汇语义的迁移

常见的语义迁移经常发生在翻译中。当母语与被翻译的目的语表达相同的意思,构成结构相似,便可按照正常顺序进行翻译,如cold blood,则可被翻译为冷血,而在具有特殊意义翻译里则不同。

例如:You always have ants in your pants!(你像只热锅上的蚂蚁!)

在这个句子里,有学习者将“ants in your pants”翻译为“蚂蚁在你的裤子里”,事实上这是受到母语的影响,而真正的意义是热锅上的蚂蚁。

(三)词汇词性的迁移

中文里太阳为名词,与之相对应的英文“sun”的词性也为名词。同样的词性产生正迁移,方便学习者学习二语时遣词造句符合相应的语法和句法规则。在汉语里,有些词汇在句子中的变化依赖于上下文以及语境的意思,词汇本身的词性变化并不明显。而在英文词汇里,单词的词性变化则十分明显。比如会有屈折词缀-ly,用来区别同一单词的不同的词性,一目了然。因此,有学习者经常在实际写作中时将形容词当作副词使用,并未注意此时单词词性的选择是否有误,这就是典型的负迁移。

从以上的例子可发现词汇在语音、语义、词性方面发生的迁移均有正迁移以及负迁移,这对学习者的二语学习既会造成促进又会造成阻碍。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但应该加强对相似内容的总结,使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且在后续的练习中不再出错,而且要帮助学习者仔细分辨差距较大的单词,使他们完全理解后,在练习中继续加强巩固,直到完全掌握。

四、句法的迁移

在句法层面常见的句型结构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由于中英文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当学习者面对这三种句型结构时,分别产生了不同的迁移效果。首先是在三种句型里掌握程度最高的简单句。中英文里都有基本的主谓宾结构,学习者在实际学习中母语对二语产生正迁移,学习者很快掌握二语的简单句结构且在之后的练习中出错较少。其次是与简单句相似的并列句。之前学习的中文结构明显能为英文结构做一个良好铺垫使学习者能快速上手。在之后的实际练习中,虽然部分出错但本身由于迁移所造成的错误较少,出现的错误多半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最后是出错较多的复合句。一方面是因为中文中少见句子嵌套以及不同形式的从句,另一方面是由于中文句式结构造成的负迁移,学习者很难摆脱中式思维去写英文句子。

例如:There are many girls play with teddy bears on the grass.(草地上有很多女孩在玩泰迪熊。)

这个例句里girls后应加who或that,定语从句中无主语而关系代词who或that可作主语指人。或者将play改为playing,即现在分词作定语。不过学生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忽略了关系代词,从而导致句子出错。

这样的错误例子在复杂句中较多且受母语迁移影响,很难一次改正。随着时间的推移,错误思维反而会根深蒂固,导致重复出错的情况极为常见。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在初次教学时就应该重视对复杂句型的讲解,对中英文的不同句式进行清晰对比,让学习者一目了然。在随后的错题中加强巩固,帮助学生摆脱负迁移的影响,使输出的内容更复杂且更准确。

五、语法的迁移

由中英语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学习者会在二语习得中产生截然不同的迁移现象。在中文中描述漂亮的花,在这个结构里形容词“漂亮的”是用来修饰名词“花”。同样的表述在英文里是“beautiful flowers”,形容词“beautiful”用来修饰名词“flowers”。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正迁移,有助于学习者在理解母语词汇短语的结构规则下,对二语进行精准掌握,而在语法的负迁移方面学习者极易出现错误。以下是学习者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迁移错误。

There are many bird in the garden.(花园里有很多小鸟。)

这个例句里学习者按照中文的习惯以及根据语义下意识地用了“bird”这个单词,但是他忽略了在英文里要把单数变成复数。

Your grades are enough good!(你的成绩够好了!)

“enough good”显然是错误用法,正确用法应该是“good enough”,但由于负迁移的影响下学习者出现了搭配顺序上的错误。

六、结语

从以上的研究中发现两种语言之间发生迁移十分常见,既会发生正迁移也会发生负迁移,且正迁移和负迁移会发生在学生二语习得的方方面面。在词汇方面会出现词形、词性和词意等迁移,在句法方面则会影响句子结构的掌握等。产生正迁移的情况下,学习者在简单句、词汇发音以及词汇意思等方面掌握会更快速。产生负迁移的情况下,母语则会对二语学习造成阻碍,导致学习者在词汇拼写、复合句以及语法等方面容易出错。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各种迁移帮助学生掌握二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例子,在学生的思维中建立可以产生正迁移的思维联系,利用正迁移的优势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似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输入理论与输出理论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相似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也应十分注意负迁移对学生造成的学习阻碍。教师在课堂上可着重加强对不规则语法和句法的教学,仔细对比在中英文两种语言里的不同用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第二语言。对母语与二语并不一致的词汇意义,也应加以强调。教师在课后可帮助学习者建立错题本,让学生配合元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监控建立他们习得中遇到负迁移产生错题后复习巩固的习惯。这样便使得他们在下次遇到因为负迁移而产生的相同错题时,通过元认知可以激活他们大脑中的相似知识,对自己的已有知识进行监控,从而达到做题的准确性。

此外,关于词汇的发音、中文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规则与英文的元音和辅音并不相同,教师对学生的语音练习也应该重视。在学生二语学习早期应对学生二语发音严格训练,注意学生发音时舌头在口腔里的位置、声带气流的状态和发音时间的长短等。同时面对部分与母语相似的二语发音,应尽早给予纠正,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正确,避免在二语学习后期出现由于发音导致拼写出错的情况。教师在进行二语授课时,也应注意自身发音应规范准确,避免学生无意识模仿。

最后,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身的迁移意识,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自主且有意识地运用正迁移创造符合自身思维习惯的联想,从而加强学生对自身思维模型的构建,促进整个二语习得过程的快速平稳发展。

猜你喜欢
二语母语发音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u_e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