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作业设计策略

2022-11-20 15:01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常州市丁堰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作业

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常州市丁堰小学 胡 霞

“双减”政策的出台,不仅仅是“减负”,它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发展。学校要密切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只有将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化,才能实现减负增效。学生所学知识需要通过作业进行巩固,家庭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数学作业不仅可以补充和强化知识,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位教师都有责任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质量。因此,教师需要有效地设计作业,以帮助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一、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师对作业认识的局限性

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教师自身对课外数学作业的设计缺乏深入的理解,对课外数学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此外,一些教师没有改变传统的作业理念,也没有意识到需要开发额外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作业。他们仍然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注重日常学习,在课外作业设计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少。

(二)作业形式的单一

因为常规的数学作业更多的是强化知识和技能,所以很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的局面。此外,大多数学习材料和补充材料(如“学习指南”)形式单一,通常需要书写、记忆和练习,作业要求统一的现象非常普遍,作业要求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日常作业的这些缺点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很难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三)作业内容不实用

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在教与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文化、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无缝融合。一些数学作业是基于假设或学生感知范围之外的,这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感到困惑。

二、“双减”背景下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意义

如何落实“双减”政策,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作业的教育功能,是需要我们共同探索的课题。

教育家卡洛夫认为,在教育功能中,家庭作业与上课时间一样重要。肖川教授说:“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是老师精心挑选的讲课内容,也是老师的初衷。理解和应用知识对于揭示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具有重要作用,而家庭作业对学生的生活影响很大。”

因此,数学作业的合理设计对于推进正在进行的数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发展高阶思维。近年来,笔者专注于设计和完成数学作业,将新的作业功能在课堂上付诸实践,达到了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目的。

三、“双减”背景下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策略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阶段: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其中,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评价能力被认为是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使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成为重要的发展领域。高阶思维能力要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要将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作业设计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一)数学作业“趣味”设计,促高阶思维发展

有趣的事情对每个人来说都很吸引,也能让人集中自身的注意力积极融入其中。但相反,若是所接触到的事物是枯燥的、单调的,则很容易让人由内心产生抗拒甚至是抵触的心理。小学生很天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他们思维活跃,单调乏味的书面作业虽然可以满足他们知识学习的需要,但不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创造性,让学生不再一味地只是记住数学公式、计算方法等,而是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枯燥乏味的部分变得更具吸引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活跃。学生对有趣的作业内容接受度较高,能在认真完成、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切实达到借助作业优化数学学习的预期效果。由此,教师应该对作业的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带给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一年级的“认识10以内的数字”一课教学中,笔者布置了以下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周围的数字0~10,用数字0~10进行想象和绘画,并且跟父母说一说绘画内容。作业的设计摒除了传统的机械抄写方式,要求学生多感官参与,既要求学生运用眼睛观察,又需要动手画一画,还需要用嘴巴说一说,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

(二)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促高阶思维发展

因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于同一堂课知识的吸收理解自然会有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和作业时,不要将所有学生视为一个具有相同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的群体,而应以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层次结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通过数学作业都能得到相应的进步,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作业的层次安排是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其设计原则一般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到深,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个脚印。因此,在作业设计中,笔者设计了必做题,让90%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完成。完成必做题后,开发可扩展的选做题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整合核心知识和基本学习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增强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激发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潜力。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必做作业:根据课上所记笔记,认真完成复习,要知道“正负数”的概念及表示方式,尽可能地寻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并一一记录下来。这样的作业设计使学生对正负数的理解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局限于课堂,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基于生活对所学的知识形成深刻而全面的理解。笔者设计了选做题作业:借助多种手段了解正负数的相关数学史及其发展历程。此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他们丰富学识见识,懂得更广阔的数学外延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学课后作业所体现出的差异性极大地满足与尊重了学生的不同需求,使他们自身的数学素养及能力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这样的课后作业才称得上是有效的数学作业。

(三)多种探究实践操作类作业并存,促高阶思维发展

1.利用生活化场景设计实践性作业,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认知和实践技能。动手实践、独立探究和协作沟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实践设计是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观察、探索、计算、验证和推理等活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师要注重创新作业形式,以真实的作业代替死记硬背、重复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数学来自并高于生活。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实践技能的机会,并为教师提供了设计作业的新资源。教师应在数学作业中引入更多的学生生活资源,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还原作业。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的教学中,由于“千米”和“吨”这两个单位实在太大了,学生体验感不足。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建立相关模型,笔者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性作业。在“认识千米”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作业:①了解如何以千米和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为单位进行换算;②进行体验活动,测量并填写表格。由于学校学生百分之七十多长期在常州居住,难得回老家,因此笔者还设计了拓展练习,“调查研究”自己的家乡距离常州的距离。学生选择的测量对象五花八门,有选择阳台的,也有选择小区健身广场的,还有选择菜地的。学生通过亲身的测量、计算等,对“1千米有多长”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在教学“认识吨”之后,笔者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拎一件10千克的物品,从你家的卧室拎到客厅,这样算1次;再从客厅拎到卧室,算第2次。用2分钟的时间,看看你能拎着这件10千克物品走几次。记录:选择的物品为( ),2分钟内走( )次。算一算:你相当于拎了多少千克的物品?离1吨还差多少?学生通过这项作业,首先,可以促进从具体表示到抽象数据和概念的建立;其次,可以提高将抽象数据与具体表示进行关联比较的能力,并发展空间想象力。

这种实用的作业设计不仅彻底改变了数学作业的形式,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反思空间,有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2.借助梳理建构类探究性作业设计,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梳理和组织的探索性任务是排序、复习,通常在完成小学课程、单元后执行。学生在学习知识后,要整合知识、内化知识系统、注意复习和归纳,才能形成真正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对知识进行分类和链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入参与。

例如,在学习了特定的知识之后,或者在总复习之前,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排序,并要求他们以独特的个人理解来完成排序任务。从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笔者就一直在尝试引入思维导图来组织学生复习。学生在获得组织此类研究任务的一些指导后,将对一般研究程序有基本的了解:列出全部知识点—连续列出连接的知识点—提取难题和关键点(选自书籍、示例、课堂作业和其他学习材料)—写下你自己学习这些内容的方法(关注个人经历并分享它们)。学生只有画出自己的知识图谱,才能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把所有的知识和自己的思想联系起来。

总之,“双减”背景下,作业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作业设计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有机结合,可以让教育回归本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能力作业
高阶时频变换理论与应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三个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高阶非线性惯性波模型的精确孤立波和周期波解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