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视角下的陶瓷艺术创作分析

2022-11-20 09:15路剑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0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线条陶瓷

路剑峰

河南科技学院 服装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一、女性艺术表达视角的由来及主要特征

自“女娲造人”传说中女娲用泥巴捏造人类开始,女性便与陶瓷和艺术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女性视角下研究陶瓷作品的创作元素和艺术风格是当下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型研究话题和形式,尤以近两年来的陶瓷创作艺术研究为例,较多的学者和艺术研究者开始将视线转向女性视角对陶瓷艺术创作的影响及价值相关主题的探讨和研究。出现这一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女性意识崛起和女性陶瓷雕塑艺术家数量越来越多有很大关系。在传统美术史籍记录中大多是对男性的迎合和推崇,研究角度和欣赏主体一般以男性为主。随着社会制度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与完善,妇女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女性自我意识开始苏醒,并显著体现于文化表达和艺术创作领域中,使得原先以男性为主导的单轨艺术表达视角得到转变,陶瓷创作形式和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向多元化方向不断迈进。因此无论是追本溯源探寻陶瓷演变历程,还是基于新时代下客观环境的改变,转变研究视角,探寻女性元素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刻不容缓。

男性视角下的艺术作品创作与表达大多与国家、政治和社会大事有关,创作主题宏大,创作手法更注重于作品整体的表现力和呈现力。相比于男性视角,女性视角从内心情感和自我情绪表达出发,更倾向于自然而然,遵从本心情感体验的自觉创作,在表达主题的选取上也更偏于从周围事物和所处环境入手。大多数女性艺术家对政治和社会演变,也具有自我独到的见解与看法,但是其表现手法却与男性略有不同,她们通常会以特定事件或情景为切入点,委婉却不失锋利地表达自我的看法。从细节的捕捉能力和表现力来看,女性艺术表达比男性视角下的艺术创作更胜一筹,她们往往能够更加感同身受地将情感倾注于陶瓷作品中,用柔性的方式细腻呈现主题,由外向内对观众产生深刻的影响。从陶瓷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素材来源来看,女性与男性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为陶瓷创作带来了新的方向,为陶瓷作品增添了生活气息,使其更具感染力。

二、女性元素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一)利用线条不同,倾诉独特情感

线条是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基本构成要素,通过灵活调整和改变线条的粗细、长短和曲度,能够塑造出不同的造型及形态。陶瓷绘画中的线条依托于陶瓷瓷体存在,不仅要衬托出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还应与整幅画面具有适配感,以更高的流畅度体现线条本身所具有的变化美和对称美。不同的线条形态通常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也大有不同,如笔直的线条会带给人刚正爽直的感觉;弯曲的线条则给人带来柔和亲近之感;长线条能够使人感受绵延不绝和气韵贯通;短线条则带给人果断决绝和爽利之感。

相比于直抒胸臆、爱憎分明的直线表现手法,女性视角下的陶瓷艺术创作更偏向于使用一些柔性化的曲线线条,这与女性群体本身的身体构造和性格特点有关。女性身姿和形态较为婀娜多姿,用生硬的直线条无法刻画出女性身体的美感和魅力,用曲线线条可以完美呈现女性特色。女性性格相对于男性群体来说,更加圆滑和平和,是以古人经常用“八面玲珑心”来形容女性处事特点和品性特征。基于此,工匠创作者在创作女性主题的陶瓷作品时,秉持“宁圆勿方”的理念,经常使用曲线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装饰绘画,以此去除棱角,加强整个作品的柔性之美。呆板的线条是所有创作者极力避免的线条形态,线条的圆润完整和疏密有度是加强曲线线条表现力的常用方式。陶瓷艺术家在创作时更为注重运笔的连贯性,在保证线条连贯的基础上,增添停顿感和层次感。事实上,在其中穿插的停顿大多都别有心裁,能够使线条具有节奏感,留给人耐人寻味的思考空间。

明代时期为较多人熟知的《牡丹亭》和《桃花扇》戏曲是之后工匠进行陶瓷绘画的最好素材,明清戏曲中对女性元素的塑造更为炉火纯青,尤以女性面容及女性姿态描绘最为出名,在这些戏曲插图中不仅能感受到女性独特的魅力和每一个女性主人公鲜明的性格特色,还能感受到在那个特定时期下的人文气息,以及女性开始追寻自由和爱情的勇气和决心。在以此为创作背景和创作主题时,工匠选取戏曲插图中的一帧画面,将人物与庭院背景组合起来,形成人物与景色完美契合的通景画面。在人物刻画中,工匠着重于对线条的极致运用,他们通常以细线为主要创作线条,用深色系和重色调加强整幅画面的层次感。细线线条相比于粗线线条来说,更加适合于女性人物的刻画,尤其是细线线条对女性眉眼及秀发的塑造,细线能够凸显其秀发的灵动飘逸感和眉眼的精致神态。

(二)色彩创新,渲染浓烈的情感

随着陶瓷锻造技术和色彩提取技术的进步,当今时代下出现了釉下青花、古彩、高温颜色釉和釉上粉彩等多种形式的陶瓷装饰。我们所探讨的陶瓷上色搭配主要以色彩的三要素色相、彩度和明度三者为主要依据。正是色彩所含有的三个基本要素为陶瓷作品呈现出的色彩现象提供了可能性。色相是我们通常意义中颜色的专有名词,如红绿相间的颜色对比能够给我们带来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我们经常将两种区分度较为明显的颜色放于一处,达到凸显主题的目的;明度是使陶瓷作品中的画面具有层次感的重要因素,工匠通过调整色彩明暗的不同,使画面情景更具有真实性和对比度;彩度是指色彩的鲜艳度和纯度。一般纯色调的色彩中不含有黑色及白色,它的饱和度更强。在陶瓷绘画中为了区分主次,形成近似颜色之间的微妙对比,常常将纯粹色与黑白两种颜色混合起来,使其产生渐变的视觉效果。

女性陶瓷艺术家为了符合预期作品效果,呈现更具表现力的陶瓷作品,更为看重对颜色的选择和运用。与其创作主题相匹配,女性视角下的颜色选用更为灵活多变。她们更倾向于在差异性原则和多元化视角指导原则下对不同颜色进行巧妙的设计和搭配。在有关恬静抒情主题的陶瓷作品中,她们会选用淡雅的青色系和蓝色系作背景,而在呈现具有动感和活力的陶瓷作品时,她们更为大胆地选择颜色进行配色,使作品在浓墨重彩中具有鲜明的对比和区分。如女性陶瓷艺术家李翠薇在青花制造中用淡色创作出作品《荷花》和《鱼乐图》,其画面色彩雅丽,作品极具古典韵律。同时,基于女性观察世界角度的不同,她们将作品颜色重心放于自然事物本身的颜色之上,希望尽可能地还原所见事物的真实颜色和形态。在创作之前,她们通常都会花费大量时间观察作品现实形象,从而加深对真实模型的主观感受,运用色彩来表现作品素材的本质特征。

三、女性创作视角对当代陶瓷艺术创作观念的影响

(一)以古鉴今的创作理念革新

从创作本质上来看,女性作为孕育生命和滋养生命的主体,对于生命本身有着不同于男性的独特感受,因此,在以女性为主题的陶瓷艺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妇女与身旁婴孩爱的画面,以及自然环境与造物思想的体现,这些作品所映射和反映出的文化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和始终坚定信仰着的文化根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古人常言的“以器凝神,以器显神”便是这个道理。在我国民族工艺中,陶瓷艺术凝聚着古人创作的智慧,也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从女性创作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陶瓷艺术创作的内涵和本质,能够帮助设计者从全新的视角和思路探寻新的创作方式和主题,形成新的创作理念。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陶瓷的起源及演变历程较长,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下,作品的完整度较好,由此造成当代陶瓷艺术创作进入了瓶颈期,艺术家和陶瓷创作者陷入创作困境,无法轻易摆脱传统优秀作品创作方式和艺术风格对他们的影响。他们经常在不自觉的心理状态下模仿和临摹优秀创作者的绘画形式,失去了自我想象力。针对此发展背景,女性陶瓷艺术家在已经存在的事物之上进行再创新,通过吸取前人优秀创作思路,使作品本质内涵和外在形态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作品增加了新时代属性。因此,女性视角下的陶瓷艺术创作是一种回归本真、追本溯源下的再创新再创作理念。

(二)陶瓷艺术创作题材的创新

从陶瓷总体分类来看,瓷器可以分为功能型陶瓷和艺术欣赏类陶瓷,这里主要探讨的便是艺术欣赏性陶瓷作品。在艺术欣赏性陶瓷中又可依据器皿形状、发展时期及瓷体材质接着往下划分。以上划分都是依照陶瓷艺术作品的承载物和功能不同进行区分的,除此之外,陶瓷艺术作品所独有的文化传承性及富含的主题思想也是作品本身最具有研究价值的部分。陶瓷艺术创作题材的选择与时代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有关,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定主题。因此,在对陶瓷作品进行考古分析时,从其绘画图片中我们便能感受到不同时期的人文特色缩影。女性陶瓷艺术家对创作题材进行选择时,倾向于从自我生活体验出发,以社会之美及自然之美作为作品创设的主基调,将本真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悟流动孕于陶瓷作品,使作品成为具有灵魂属性和细腻情感的“活物”。当代女性陶瓷艺术家较为偏爱的艺术题材与温性母爱、个性化生活情感及传统文化传承有关,这些创作题材是之前较为缺乏的,女性创作视角能够对创作题材的不足和缺陷进行补充,使创作题材的涵盖率更高。例如,何鄂在1994年创作的《希望星辰》系列作品是七个不同年龄和神态的孩童,体现了创作者内心最无私的情感,即对母亲的感恩和爱恋之情。除此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女性陶艺家倾向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她们将中国水墨画和传统青花锻造技术相结合,以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和戏曲文艺简画作为创作题材和创作素材,将工笔写意手法应用于陶瓷创作,使作品简明却不失精致,呈现出深厚的古韵美。

(三)陶瓷创作语言的女性化倾向

女性创作视角对当代陶瓷艺术创作发展方向的另一个重要影响便是其创作语言的改变,现阶段陶瓷创作中女性化倾向的表现形式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在我国艺术史中,花卉一直都深受文人艺术家和绘画家的喜爱。我们将花卉誉为“清新淡雅”和“高尚纯洁”的象征,赋予了花卉美好的含义。而自古以来妇女与花卉之间便存在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花卉也成为女性陶瓷艺术家创作中的常见创作语言之一。冯薇娜在其作品《折翼的天使》中,采取捏雕的陶瓷工艺技法,将花卉元素塑造为衰败与残缺之态,以此表现其对生命中残缺现象的感受。手持残缺花朵的女人神态颓败,眼露无奈,象征着年轻女性在时间流逝后芳颜不再。在这其中花卉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通过花朵元素的衬托能够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引人深思。除此之外,女性创作者更加注重陶瓷作品中意境的创设与显现,她们更为善于将器物的具象与情感联系起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她们可能会因为一首好诗而展开想象,并将其在诗中感受到的情境和诗意赋予陶瓷作品,使文字和思想具有承载物,陶瓷器具具有感染力。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赵坤作为女性陶瓷创作者,在创作中善于选用日常所见的动物为创作题材,同时,她将著名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动物形象描绘并呈现于陶瓷形体中,赋予陶瓷艺术作品更多的文学价值。在其陶瓷作品《堂吉诃德》中,便是以作品《堂吉诃德》为创作素材,按照书中人物形象的描述,锻造出一个骑士身披战袍骑在一匹马之上的陶瓷形象,活灵活现地将这一鲜明人物呈现在艺术作品中。女性化倾向的创作语言增添了画面的诗意性、写意性、抒情性,能够使观者即刻共情,与作者产生心理联系。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线条陶瓷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线条之美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陶瓷艺术作品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