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的区域推进策略

2022-11-21 04:15
江苏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参训市级书法

杨 旭

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要加强书法教师的培训,把握其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书法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逐步达到能兼教书法的能力。202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书法与美术合并为一级学科。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书法的学科地位被不断强调和提升,随着书法的课程实施日益推进,书法的师资需求更趋紧迫。为此,常州市教育局书法教育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书法教育工作的意见》,常州市书法教育“百千万”工程2.0版诞生,开启了新时代常州市级书法教师培训的工作。

一、培训规范性:行政与专业相结合

书法教师培训是以落实书法进课表、进课堂为落脚点,以服务于日常教学为根本目标,配备专兼职书法教师,培养一支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水平兼备的师资队伍。市教育局协同市教科院、市教师发展学院,以行政力量全面组织、共同推进。同时,聘请全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善讲解、能示范、会表达、乐教学的专业书法人员,作为市级书法教师培训的授课导师团成员。此类培训与协会团体、民间自发的培训不同的是,市级书法教师培训以行政牵头为主体,以专业力量为辅助,引入专业权威人士,保障培训规范。

二、培训全员性:市级与区级相结合

以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书法教师的要求是每校一名,或是有书法特长的教师,抑或是对书法有兴趣的教师,更或是外聘一名书法教师。但是随着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文件的出台,书法教师要求配齐配足,每位语文教师都要能兼教书法,都必须持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书法教师合格证方能持证上岗,因此书法教师培训的需求大大地增加了。通过市级培训和区级培训同步开展的方式,可以加速培训,提速推进,尽快达标。在市级层面,通过区域测算与名额分配,每年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为期一年的培训;在区级层面,根据区域性推进书法教育的文件要求,按比例每校申报,逐年开展。以市级开展模式为示范,区级开展同步跟进,百分百学校拥有合格书法教师,百分百语文教师都能兼教书法。

三、培训全面性:技法与常识相结合

一些区把“书法培训”等同于“书法练字”,片面认为把字写好就是完成培训任务,实则不然。当我们读懂、读透《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理念、目标、建议与要求等相关内容后,发现对一名合格的书法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会写字”,也不是拔尖成为“书法家”,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以语文课程中的识字和写字为基本内容,以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开展书写实践为基本路径,同步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因为书法教师的培养必须围绕上述内容来开展。

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附录中有“临摹范本推荐”,所以在市级书法教师培训的集中授课环节中,课程体系以书体为基本划分标准,以教学频次为课时分布依据,共分为“楷书、行草书、隶书、篆书”四大类课程,所占比重依次为1/2、1/4、3/16、1/16,涵盖《智永楷书》《大字阴符经》、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魏碑、颜真卿楷书、经典小楷、《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二王尺牍、赵孟頫行书尺牍、孙过庭《书谱》《乙瑛碑》《曹全碑》、摩崖类隶书、吴昌硕《石鼓文》等历代名家经典碑帖。在一个月的集中授课之后,教师们在为期一年的分组练习中,再择其所好,深度投入。

在深耕技法的同时,《中国书法史》和碑帖赏析也作为培训的重要环节。读史增智、读史增能、读史增蕴,在大历史观的背景下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增富文字学和史学的积淀。教师能赏会析,能评会述,养成专业的书法话语体系,清晰的表达个人所感所悟,所思所想。

四、培训时效性:线下与线上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观,言传身教、口传心授为上策。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时代教育教学环境之下,可以在夯实线下培训的同时,充分借用新媒体作为技术支撑。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互为完善。

1.线下培训的必要性。

在集中授课环节,现场参训教师们一个认同的表情,一个赞成地点头,一句情不自禁地“是”,都是对导师的主动回应。现场笔记和及时录音录像,更是对学习信息的实时收集。提问与回答,互动与反馈,都能真真切切地营造出培训的现场成效。在分组练习环节,授课导师现场示范,坐姿、执笔、笔法、节奏、书写习惯等无一不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参训教师面前,无巨细、无遮掩。授课教师现场作业点评与修正,圈点勾画,面批面评,让参训教师看明白、讲透彻、听仔细。

2.线上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任何现场都具有瞬间性,通过信息技术录制留痕,便于后续的反复观看与心摹手追。通过双机位、三机位的拍摄,全方位记录示范全程,规避现场角度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在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的情况下,注重生成并不断优化线上资源是市级书法教师培训可持续开展的需要。

五、培训实操性: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书法教师的生长点在课堂教学,掌握课堂教学策略是必修课。其中包括幼小衔接硬笔写字课、一二年级硬笔写字课、三年级钢笔写字课、五六年级硬笔行楷写字课、初中高中阶段的硬笔行书写字课,书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此同时,还可以观摩省级书法评优课的参赛课和市区级书法教研活动的研讨课。

参训教师在本校开设校级公开课,邀请市区级书法教研员、校领导、分管行政、校书法教研组长、校内骨干教师共同听课,把脉问诊,评一评,议一议,磨一磨。在课堂实践中内化培训要义,在坦诚点评中建言献策,以群体的力量助推培训落地,助力教师成长。

六、培训分层进行:普及与提优相结合

稳托底,助提高,保基础,渐提优,在保障普适性培训的基础上,全面启动骨干教师培训。在市级层面,参训教师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年龄为45周岁及以下;二是担任学校书法教育教学工作;三是专业水平为省级书法家协会会员。从专业水平、教学经历、培养梯队的角度出发,选拔全市潜力型教师进一步打造。做好骨干书法教师高级研修班的课程安排,明确培训目标及要求。在导师方面,集全市之力,邀请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或书法名家为大家精细讲解笔法,解构章法,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广的视角为参训教师安排专业盛宴。在开班仪式时,邀请了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李啸先生带来“展览与创作”的讲座。在时间方面,整个培训以一整年为时间跨度,每月集中一次,每次时长一天,理论补给和示范实训齐开展,开展沉浸式、全天候、序列化培训,满足不同学书阶段的教师需求,实施书法教师的分层培训方式,按需供培,因材施培。

七、培训达标要求:参训与考核相结合

长程的培训由教育行政部门统计规定的学时,培训合格结业的教师由市教师发展学院录入相应的学时,以体现培训的官方性、权威性和规范性。如何评判是否能顺利结业,一方面是到课率;另一方面是参加现场考核。考核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在40分钟内完成一篇现用教材的教案设计,课题现场决定;二是在90分钟内完成一幅现场公布书写内容的硬笔作品和一幅字数不少于28个字的四尺对开毛笔临帖作品;最后组织市区书法专家评定考核成绩。教育行政部门同步配发《学员手册》,详细记录理论学习、技能学习、听课学习、教案设计等各环节培训心得和培训评价。

有学有考,以考促培,这样的培训采用成果倒逼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和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猜你喜欢
参训市级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书法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书法欣赏
山东莱西加强公务员试用期培训
省以下环保机构试点垂直管理 注重条块结合,强化履职尽责
“师太”扛枪
第六届全区自治区、市级公共图书馆馆长联席会在广西北海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