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胡柚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2-11-21 15:37刘春荣汪丽霞徐小忠张志慧毕旭灿
中国果业信息 2022年6期
关键词:枳壳常山加工

文/ 刘春荣,汪丽霞,徐小忠,杨 波,张志慧,毕旭灿

特约编辑:艾 华

【导读】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浙江省常山县大力发展胡柚精深加工的一些做法,为各地谋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常山胡柚(Huyou)可能是柚与甜橙或桔类的自然杂种,原产于浙江省常山县,是地理标志产品[1-2]。近几年来,当地在推进常山胡柚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精深加工,以产业链的完善、延伸为工作中心,着力提升常山胡柚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达到了提升一产、带动三产的目的,成功将常山胡柚这一地方特色产品打造成共富产业[3]。

一、产业发展背景

胡柚虽然在常山有600 多年的栽培史,但在20 世纪80 年代前却还只是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的无名野果,均采用实生繁殖,品质差异大。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常山县农业部门开展优株选育,并以枳砧嫁接繁殖,优良株系得到普及,优良品质趋于稳定。果实在11 月中下旬采收,采收时酸度偏高,贮藏至翌年的1—4 月销售,果肉风味脆嫩多汁、酸甜适中、甘中微苦、香气浓郁,又恰逢水果淡季,市场供不应求,种植效益颇丰。随着胡柚产业化发展加速,很多农民因种胡柚成了“万元户”,胡柚树真正成了农民的“摇钱树”[1]。

常山胡柚果实的加工起步较晚,一直到20世纪末只有常山县微生物总厂、常山县果蔬罐头厂、浙西食品实验厂、常山县翠宝饮料厂等少数几家企业生产胡柚蜜饯、胡柚果脯、胡柚砂囊罐头、胡柚粒粒汁、胡柚粒粒饮料、胡柚浓缩果汁等产品,年总产量不超过3 000 t[4]。

进入新世纪,随着全国水果总产量的迅速增加,市场供大于求。常山胡柚属晚熟品种,受市场影响更大,销售价格下降较快,个别年份甚至出现卖难,影响果农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常山胡柚色香味兼备,营养功能成分含量丰富(据测定,果实总糖8.27%~9.24%,总酸0.52%~1.25%,维生素C 37.9~46.6 mg/100 g,游离氨基酸1 020~3 707 mg/100 g,精油0.5%~2.0%,果胶2.0%~5.0%,总膳食纤维10.72%,柠碱11.23 mg/kg,柚皮苷 400 mg/kg,橙皮苷124 mg/kg),适应水果营养健康的消费趋势,又适合精深加工,产业化发展一定大有前途[6-7]。常山县委县政府经调研和多方论证分析,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转型发展思路:着力谋求鲜果提质增效的同时,大力发展常山胡柚精深加工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促进鲜果销售。

二、主要成效及特点

精深加工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常山县历任领导“齐抓一只果”,一张蓝图绘到底,经过20多年的努力,将常山胡柚培育成了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常山胡柚“鲜果精量、加工赋能、三产融合”的产业发展方向。2021 年产季常山胡柚栽培面积0.7 万hm2,总产量12 万t 余,全产业链总产值15 亿元,其中鲜果产值4.6 亿元、精深加工产品产值8.3 亿元(其中常山胡柚小青果加工的“衢枳壳”产值2.2 亿元),运输餐饮休闲旅游等相关服务业产值2.1 亿元。全产业链带动10余万从业人员增收5.6 亿元,其中精深加工带动4 万余人增收3.9 亿元。12 万t 产量中,鲜果销售约7 万t,精深加工用鲜果约5 万t。2021 年常山胡柚精深加工用鲜果产量占总产量的41.7%,而精深加工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41.2%,成为产业增效、柚农增收的主要动能和重要环节[8]。

精深加工提升了鲜果的附加值。1 L/瓶的双柚汁售价25 元,25 mL/片的精油面膜15元,280 mL/瓶的胡柚膏88 元。与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精深加工前的1999 年相比,精深加工业产值由0.43 亿元增长到7.9 亿元,增长了17.37 倍;相关从业人员由以前的9 000 余人增加到4 万余人,每个生产季人均增收从4 778 元增长到19 750 元,增长了3.13 倍;精深加工产品从7 个增长到68 个,其中年产值上亿元的产品从零增长到4 个。精深加工还拓展了鲜果的销售渠道,促进了鲜果售价的提升,鲜果的平均售价由1999 年的1.10 元/kg 上升到2021 年的5.57 元/kg。

精深加工丰富了市场供给。从20 世纪80年代的胡柚蜜饯、胡柚果脯、胡柚砂囊罐头、胡柚粒粒汁、胡柚粒粒饮料、胡柚浓缩果汁等少数几个产品,发展到现在的三大类68 款产品。涉及食品(包括功能保健食品)、日化产品、生物医药等种类,规模化的产品有胡柚茶、衢枳壳、双柚汁、囊胞、酵素、果脯;附加值高的产品有胡柚黄酮素(胡柚宝)、精油、面膜、香水等系列产品;胡柚青果茶、果酒、果膏、汽水、休闲食品等还处于研发阶段[6]。

精深加工形成了拳头产品。(1)胡柚茶。将胡柚全果切成片用蜂蜜加工成的一种带果皮的胡柚果酱,食用时既可作果酱使用,也可用水冲泡当茶饮用。胡柚果肉和果皮中富含糖、有机酸、膳食纤维、香精油、黄酮素、柠檬苦素、维生素C 等营养、功能成分,赋予胡柚茶清凉祛火、镇咳化痰、润喉醒酒、舒胃健脾、通便降酯等功效,而深受中老年消费者喜爱[5-6]。胡柚茶最早是在本世纪初由常山县、浙江省柑桔研究所与韩国香橙产业界合作开发的产品。一经推出即畅销市场,现生产量和消费量较为稳定。胡柚茶年产量约7 万t,售价2 800 元/t,可实现产值1.96亿元,消化胡柚鲜果8 000 t 左右。(2)“衢枳壳”(据2020 版《中国药典》,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衢枳壳”属浙江省地方标准产品。编者注。)为常山胡柚的未成熟干燥果实。2012 年以来,当地政府、市场监管、农业等部门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对常山胡柚小青果的药用成分柚皮苷、新橙皮苷等含量及变化、生产加工技术等立项组织科技攻关,推动“衢枳壳”入药工作,逐步做到质量标准清楚、采摘时间明确、加工贮运严格规范。2016 年“衢枳壳”收录《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 年版)。在推进“衢枳壳”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政府相关部门、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培育了一批生产加工主体。果农们知道小青果必须在7 月底前采收,否则有效成分达不到质量标准要求;以前小青果全部靠日晒加工,产品质量受天气变化影响,现约40%采用机器烘干,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售价也从以前的7~8元/kg 上升至2021 年的24~27 元/kg。一批低收入农户在家门口靠采摘和捡拾小青果增收,每天有100~200 元的收入,一个生产季(约50 天)可收入5 000~10 000 元[8]。2021 年常山胡柚年产小青果(鲜重)2.4 万t,年产“衢枳壳”药材6 000 t 余,年产值2.2 亿元,带动了2 万多果农人均增收9 000 余元。(3)双柚汁。常山恒寿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与高校院所在新产品研制过程中,发现将香橙与常山胡柚按一定比例混合可明显改善产品的风味口感。经优化配比,最终确定产品生产工艺,既兼顾营养和风味口感,也兼顾中老年、年轻人等目标消费人群[9-10]。产品在2020 年下半年研制成功,一经上市便供不应求,销量一路攀升,市场也从浙江开拓到上海、江苏、江西等周边地区。2022 年春节期间,单月产值1 700 万元,每个月生产销售20 万箱(960 t),至3 月底累计实现产值8 000 万元。预计2022 年产季总产量可达20 000 t 以上,实现年产值超5 亿元。该公司建设香橙标准化生产基地550 hm2,生产加工线2 条,双柚汁加工生产能力达到3 万t/年。

精深加工创新了技术体系。一是产学研合作创新。以科技为先导,成立常山县胡柚研究院、衢枳壳研究中心,建立专家工作站,带动胡柚产业创新发展。建立了常山胡柚专家工作站,建设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联合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医科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高等科研院校开展胡柚营养与健康、胡柚黄酮素、精油分类提取、衢枳壳儿童药物开发等药用价值方面的合作,重点对胡柚资源药用价值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丘陵果园自动化运输系统研发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了常山胡柚精深加工技术体系,获得专利授权22 件,开发新产品15 个,省级以上新产品认证6 个,获得常山胡柚精深加工技术成果12个。二是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引进了浙江柚香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培育了浙江天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艾佳果蔬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现有浙江常山恒寿堂柚果股份有限公司等常山胡柚精深加工企业12 家,规模化生产胡柚茶、衢枳壳、双柚汁、囊胞、精油、果脯、酵素等产品,正在研发胡柚降糖护肝组合功能食品、精油系列面膜产品、抗氧化胶囊、青果膏、果珍粉、果糖类休闲健康食品以及“衢枳壳”儿童消炎药物、“衢枳壳” 配方颗粒等生物医药类产品。

精深加工构建了扶持政策体系。一是政策支持。当地先后制定了《常山胡柚高质量跨越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常山县“两柚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2025 年)行动方案》《关于推进“共富果园”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加快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关于推进土地大流转推动产业大提升的若干意见》 等系列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产业“链式”集聚,内育“龙头”、外引“链主”,为“两柚一茶”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全面系统政策支撑体系。二是资金支持。近3年来,累计投入“两柚一茶”全产业链发展专项资金21 382 万元,主要用于土地大流转、种植、精深加工、质量安全追溯、服务体系及品牌建设等各个环节。搭建生态资源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即“两山银行”),建立绿色金融信用体系,积极开展生态资源资产证券化探索和绿色保险产品创新,扩大信用贷款适用范围、提高信用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成本。三是“三化”驱动。聚焦“两柚一茶” 特色产业产能升级,持续推动产业科技化、数字化、机械化转型。以科技化兴农,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以数字化助农,构建了以一个乡村大脑、一个数字驾驶舱、五大领域场景为基础的“1+1+5”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园大数据中心,建成33.3 hm2数字化种苗繁育中心,柚香谷、健达农业入选全省数字农业工厂试点;以机械化助农,推动特色产业种植、采摘、选果、加工等环节全链机械化生产,建成胡柚自动化无损伤糖酸分选选果中心1 个,人工成本降低67%,综合效率提升6 倍。

三、存在问题

一是缺乏加工专用品种,生产基地建设亟待扩面提质。目前常山胡柚已开展了新品种优系的选育工作,但主要以优质鲜食为主要目标,目前尚没有开展适合各种加工用途或综合利用的胡柚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和开发利用,更没有获得适合各种加工用途或综合利用的新品种。常山胡柚精深加工产业要转型提升,急需选育专用品种,建设高水平的加工原料生产基地。此外,已建设的550 hm2香橙生产基地,也尚未开展香橙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和开发利用,栽培管理技术有待提高。

二是科技创新不足,联合攻关亟待持续深化。常山胡柚最具开发前景的生物医药类、日化产品和功能保健食品,产品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常山低山丘陵红黄壤上种植香橙的省力化、生态化、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以及香橙提取精油、加工果汁和果酱等精深加工产品研发也刚开始;常山胡柚全果的综合利用及全价值链开发技术亟待涉足。精深加工的科创平台建设亟需加强,与国家现代农业(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国家柑桔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合作不够紧密,域内没有建立共享的常山胡柚精深加工的科创平台或研发中心;现有加工企业入列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只有7 家。

三是带动作用偏弱,急需引进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需要技术积累、资金实力和人才队伍,尤其需要深耕行业多年的龙头企业来带动,开发有技术含量、有市场前景的产品。虽然目前有12 家企业从事常山胡柚的精深加工,但这些企业大多产值较低,实力不强,市场带动力不足,营销方式落后,规模以上企业只有4 家。

四是精深加工产业配套不强,全产业链构建完善工作亟待加强。虽然近年来常山胡柚深加工产业发展较快,但总体而言,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加工消耗量较少。对胡柚功能性物质如柠檬苦素、黄酮等开发利用不深入,生物医药发展也才刚起步,离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衢枳壳纳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后,主要以供应原药材为主,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缺乏从事精深加工的领军型人才。果实贮藏运输的冷库、冷藏车不配套。常山胡柚果实的综合利用有待于深化,没有完全“吃干”“榨尽”。缺乏适合常山胡柚精深加工的设备和生产线。尤其是生物医药类的研发难度高、时间长、投入大,是弱项弱链。虽然“衢枳壳”提取的芳香物质品位高、市场前景好,但没有就此开展系统化研发。

四、对策措施建议

制订完善发展规划,科学布局精深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培育新兴的健康产业、时尚的芳香产业、持久的富民产业为目标,以市场消费为导向,充分发挥常山胡柚资源特色优势,挖掘精深加工潜力,布局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全产业链,聚焦重点产品重点项目重点环节,制订常山胡柚精深加工中长期发展规划。组建常山胡柚精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小组,梳理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发展趋势,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制订科学合理有效的扶持政策,把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同步部署、同步起草、同步推进,常山胡柚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十年规划,谋划下一阶段重点攻关项目、重点研发产品、重点示范推广的技术成果,强化胡柚内含功效成分和医药健康潜在价值应用方向基础研究,重点突破常山胡柚药用与功能性产品协同开发,加快胡柚生物医药核心产品中试和临床研究,促进胡柚生物医药产业孵化与升级。构建“饮、食、健、美、药、香、料、茶”八大类精深加工产品体系,即囊胞、果汁、酵素(据轻工行业标准QB/T 5324-2018《酵素产品分类导则》,酵素定义为以动物、植物、菌类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的产品。在我国台湾、日本等地,酵素则是酶的别称。编者注。)等饮料,果脯、果粉、果糖、含片类、柚子冰激凌等休闲食品,胡柚宝、精油面膜、果胶、降脂护肝片、柚美人免疫保健片等功能性保健产品,胡柚精油及系列护肤品、喷雾、爽肤水、香精香料、纯露等美容日化产品,衢枳壳饮片、衢枳壳儿童消炎药物、衢枳壳配方颗粒、抗氧化胶囊等生物医药产品,精油、胡柚花纯露熏香等芳香产品,胡柚干皮、胡柚食谱、香精香料等料理类产品,胡柚果茶、胡柚花茶和胡柚八宝茶等;加强产品工艺和中试进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进产品产业化进程。要细化规划实施,建设香橙和胡柚生产加工销售中心,把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协作,引进领军型创新人才,力争在引进带项目带成果的知名专家及其团队上有突破。强化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着重在院士、专家的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常山胡柚精深加工上台阶方面下功夫、见成效。组建常山胡柚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及服务联盟,推进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将科技示范应用落到实处。重点产品研发项目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实行揭榜挂帅制。力争占领产业制高点,掌握行业话语权。建立常山胡柚精深加工及营销应用人才队伍,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育一批产业工人。在培养各级工匠、创新创业人才工作室、农创客、星创天地等向常山胡柚产业领域倾斜。充分发挥在衢高校院所的师资力量、乡村振兴讲堂和科技创新团队的作用,为常山胡柚精深加工及营销应用人才进行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培养。对引进精深加工人才的企业,给予重奖。

选育加工专用品种,建设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引进国内外优质香橙新品种。开展常山胡柚和香橙等适于精深加工的品种资源收集、整理、评价、开发和利用工作,选育适于加工的柑桔新品种。创新推广“企业+村集体+基地+农户”机制,通过建设原料生产基地,以合同和订单形式稳定生产加工合作关系,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村集体固定收益+农户租金+农户就业+企业兜底经营”的合作模式,实现多方共赢:企业有稳定的原料供应;通过经济补偿、青苗费代偿方式由企业向村集体支付相应费用,由村集体统一流转旱地、园地和林地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农户有通畅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保底收购价,利益得到了保障。

引进培育并举,打造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品牌知名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重点引进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平台项目。建立常山胡柚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机制,除了从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外,实施“三个一”帮抚,即一个企业定一名县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技术团队的保姆式帮扶培育机制,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促进企业上规模。大力扶持外向型龙头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申报自营出口权,努力改善出口企业的通关环境,帮助其解决报关、商检、退税、货运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出台扶持政策,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大三农资金中切出一块成立农产品精深加工扶持专项资金,主要支持常山胡柚等特色主导产业的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精深加工新产品开发、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冷链贮藏物流设施建设、精深加工领军型人才引进和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和服务联盟建设,以及高校院所的精深加工专用技术产业化中试及成果转化工作。谋划由国家投资建设大型冷库,向有贮藏业务需求的企业提供租赁服务,破解企业自建冷库成本高、库存量小、使用时间短的困境。对引进培育的重点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化项目在土地、税收、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解决,进一步发挥“两山银行”为龙头企业解决土地流转难、流动资金筹措难的困境。

猜你喜欢
枳壳常山加工
可加工陶瓷精密铣磨加工技术研究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春蜜桃试种表现及避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汉故博士常山太傅王君坐榻年代探讨
擦亮药都品牌 建强枳壳产业
商洲枳壳
枳壳快速切割器
常山寻宝
常山药业不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