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区域试验技术要点及操作经验

2022-11-21 15:45张国盛杨文武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株数标签品种

张国盛,杨文武,王 旭

(弥勒市种子管理站,云南 弥勒 652399)

弥勒市玉米种植面积2.18 万hm2左右,主要分布于西一、西二、西三、五山、东山等中高海拔区,继省(区)试后,近年来的联合体及各类试验年均超过180组,占红河州玉米区域试验的60%以上,成为全省玉米试验示范的重点区域。

笔者在区试工作中通过对试验常出现的问题作梳理,总结了相关技术要点及操作经验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 播前室内准备

播前把参试品种进行精选除去秕粒、破粒,晒种3~5 h 促使种子发芽健壮,根据播种密度的规格刻画制作线棍上尺码,购备好化肥、农药等试验必需物资。

2 选好试验点

试验点选择交通便利,能排能灌、避开树木及人畜易害土壤,海拔1200~2000 m,可代表大面积玉米种植的区域。

3 深耕耙晒,精细整地

选择排灌方便、肥力水平中等偏上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人工捡除田间杂物,用旋耕机翻犁2 遍、耙1 遍使土层疏松度为10~15 cm,做到土细、土层面平整,选晴天下午16:00 时后用除草剂乙莠300 倍液,按600 kg·hm-2喷洒土层做好芽前除草。

4 科学设计,划区插牌

按照区试试验要求,沿地埂边1.6~2.0 m 用锄头擦线开沟往里东西向5 m 分墒为第1 重复,留1 m 走道,再分墒5 m 为第2 重复,依次为第3 重复(注:地块沿边四周无玉米须留1.6~2.0 m 4~5 行做保护);小区东西向宽为4 m,设5 行区每行距0.8 m,株距为5 m 13 塘约等于0.38 m,小区面积20 m2(行长5 m、宽4 m)。小区密度:5 行×(13 塘/行×2 株/塘)=130 株。

试验小区需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同时注意为达到品种所处位置土壤供给水肥条件的公平性及避免受灾隐患,品种排列布点时每个品种在3 个重复中不能在同一水平线上。

5 适时播种,认真核对

按照最佳光日照、有效积温利于玉米生育期及雨水临近兼顾出苗原则,于立夏节令5 月6 日前后“三干”(地干、种子干、肥料干)播种。

用玉米播种器调试好装入种子和肥料(复合肥磷酸二氨225 kg·hm-2),拌杀虫药辛硫磷22.5 kg·hm-2),每塘施用肥料7.5 g,每塘点播种子4 粒(间苗后留2株),沿沟左侧点播,播种深度4~6 cm(因播种器播下的5 cm 土层有一定湿度而有保湿作用,故种子出苗率相对较高)。

播种人员3~4 人,每人一台播种器装好一个品种种子、肥料后找到插牌品种名称依次播完3 个重复,播种结束后检查是否有漏播并将剩余种子装袋收回补种备用,同组试验必须当天播完。

6 强化中耕管理

“三分种、七分管”,品种的产量及试验成败关键在于促中耕抓管理。

补种、补苗。播种后7~10 d 玉米开始出苗,应及时深入田间检查各小区的出苗情况,如有漏播、错播、缺塘和缺苗的及时进行补种或其他小区移入补栽。若品种3 个重复缺塘均超过30%的应重新补种,并做好调查记载。

间苗、定苗。3~4 叶期及时间苗,按“去两头、留中间”原则每穴留均匀生长的幼苗2 株。

施追苗肥。间定苗后5~6 叶时结合薅锄、松土,用尿素施第1 次苗肥600 kg·hm-2(因土壤属砂质土保肥性弱);在大喇叭口期第2 次追攻苞肥结合大培土促松根抗倒伏,施用同样尿素450 kg·hm-2,培土高度以10~15 cm 为宜。

7 做好病虫草害防控

除草、防虫: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及“防虫不防病”的试验原则,玉米生产中常见的害虫有玉米螟、蚜虫、地老虎和草地贪夜蛾,杂草主要有三叶草和黑麦草。防治方法: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甲维·虱螨脲400 倍液+烟硝·莠去津(不含烟灭)600 倍液3 种农药进行综合防治效果较好(吡虫啉灭杀玉米螟、蚜虫、地老虎,甲维·虱螨脲专门治杀草地贪夜蛾、烟硝·莠去津扑杀三叶草和黑麦草)。

间定苗、追肥、喷药、除草等每项措施必须当天完成,力求质量一致。

8 做好田间调查与记录

田间调查是研究分析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变化的重要依据,应该做到及时、准确、不间断地进行;应对气象条件、农事操作、作物生长发育动态、病虫害发生情况等项目进行详细的记载,以便对试验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对参试品种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价,因此一定要专人负责。

挂标签必须做到及时、准确。玉米抽雄后及时挂上标签,标签用铅笔写好后挂在每重复第1 行第1 株玉米上。

记载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如:玉米叶鞘颜色、花药颜色、花丝颜色等内容的调查必须3~5 d 内完成。

必须把田间调查所有项目记载完毕后方能进行采收,如:物候期、植株性状、品种主要特征特性、抗逆性状记载表。

9 细心收获

收获是整季试验的关键环节,操作中要特别细心、准确,尽量避免人为差错。

备好用具。采收前须备好铅笔、编织袋、绳子、皮尺、标签等必需用具,并安排1 名具备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记载填写。

适时采收。小区中90%玉米果穗苞叶枯黄或籽粒光滑变硬时选晴天采穗测收。

按熟择收。成熟期虽过了雨季但常遇阴雨加之试验品种有的生育期差异较大时,为避免果穗霉烂变质影响试验结果,故采收时要坚持“先熟先收,晚熟后收”的原则进行。

按序采收。按照品种3 个重复小区实收中间3行计产的要求,每个品种、每重小区按《区试产量表》记录好中间3 行的以下内容(收获株数、空株数、缺株数、双穗数),果穗采入编织袋后将写好品种名称及序号的内标签放入袋内扎好口袋后,在袋口外拴牢外标签。

收获记产按品种逐重复进行,经检查无误后方能运回晒场晾晒,因采回玉米水分重,应摊开晾晒、勤翻动、速脱水以免霉烂。

10 一丝不苟地完成考种,保证试验数据准确无误

考种程序繁杂,要专人专项仔细认真严格按项目按标准逐项进行。

品种小区每个重复采收来的3 行果穗晒干后选取有代表性的10 穗进行各项性状指标来考种(双穗的第2 穗不应计产)。

穗行数差距大时不能因3 次重复除3 求平均值,而应以占比大有代表性的行数为准。

小区因出苗率不够缺株时应做好缺区较正,例如:小区应有株数130 株,实收91 株,实收与应有占比系数为0.7,小区标准产量等于实收产量除以0.7折算出来。实收株不同则以相应占比系数相除折算产量,实收株数低于应有株数60%的小区属于报废不予测产。

涉及各项产量的理论数据作参照来检验取样准确率,最终以实收3 行脱粒后的干籽去轴、去杂质、减水分(籽粒允许含有水分的标准是14%)后的产量为准。

11 完善总结及时上报

按照《云南省中海拔组玉米试验实施方案》的标准要求:详细地对参试品种的各项现状指标进行综合综述,精确地比较分析测算出的产量结果,以及对生态气候对当季试验的影响及人为操作实施经验进行总结。形成总结报告后及时上报。

猜你喜欢
株数标签品种
3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预测
2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预测
生态疏伐采伐强度控制要素探析
“这小狗是啥品种?”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龙粳31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不同草种交播对春季冷暖季型草坪草消长的影响
巧解“植树问题”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