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阳光体育“体测联赛”小程序的体育家庭作业实施

2022-11-21 09:10
江苏教育 2022年76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联赛体育锻炼

凌 浩 贾 荣

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积极开发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打破学习壁垒;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理念,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锻炼各1 小时,营造良好的家庭运动氛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学校要合理安排体育家庭作业,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体育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剂,是加强家校合作、构建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家庭运动氛围的有效途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体育家庭作业存在形式主义、布置与检测不及时、作业内容过于随意等问题,严重阻碍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和辅助作用的发挥。

自2019 年成为全国“体测联赛”试点校后,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善水湾分校就运用该小程序开展了疫情居家锻炼、云竞赛、体质健康测试等近20 场活动,学生体质提升颇具成效:2019 年,优秀率为19.84%,合格率为99%;2020年,优秀率为24.75%,合格率为99.44%,肥胖率、近视率远低于区平均水平,跳绳项目成绩居全区前列;2020 年6 月,学校申报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子课题“基于健康体能发展的小学体测联赛实践研究”立项。经过两年的研究,学校形成了一套系统化、常态化、操作性强、具有推广价值的阳光体测联赛机制。[1]笔者将“体测联赛”小程序开展体质健康测试、云竞赛的经验进行迁移,对小程序与体育家庭作业进行融合创新,赋能创建优质的体育家庭作业资源库,以促进家校育人功能互补,帮助学生享受体育、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一、基于“体测联赛”小程序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建构

首先,在“体测联赛”小程序中创建体育家庭作业素材库,作业内容根据季节变化、项目特点、运动负荷、学习能力分别从教学、体能、体测、竞赛、体育与健康知识五大类中进行选择,并设计家庭作业单。作业以学期为周期进行更换,每一类设置6~8 项作业,作业资源库的作业单、指导视频、趣味游戏由体育组教师分工制作,制作好后由教研组长审核,审核通过便可上传至体育家庭作业素材库。其次,教师选择作业内容和资料包发布作业,家长端收取作业消息,依据练习要求陪同孩子运动打卡。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也可以练习自己的运动专长。最后,家长将运动视频和数据上传至小程序,教师在线观看学生运动视频,给出指导建议,选取部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有利于作业的数据处理与跟踪(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体测联赛”小程序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工作原理

二、基于“体测联赛”小程序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创新策略

(一)作业动机有保障

1.以赛促练:利用平台“常赛”机制,激发学生内部运动动机

结合“体测联赛”小程序的优势,将家庭作业与竞赛模式相结合,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联赛,平台进行自动归类、成绩排名。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更像是一场“比武”,以养成刻苦练习、顽强拼搏、遵守规则的体育品格。除了常规体育作业以外,还定期开展全体学生的普赛、挑战赛,坚持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将“课堂教会、课后勤练、云端常赛”理念贯穿始终。比如,教师提前两周发布1 分钟跳绳普赛,这期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加强练习,在课后勤学苦练,在普赛结束后向不同学段、不同班级的同学发起个人挑战赛,以此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在此种竞赛机制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教师应间隔两周为学生进行一次心理疏导,以帮助学生在“联赛”机制下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两年多来,学校利用小程序开展了校内及区域校际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等10余场“云擂台”竞赛。

2.检测与奖励同行,提高家校思想认知,促进学生主动练习

有布置就要有检测,有检测就要有评价。作业检测以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为数据指标,分为优秀、良好、及格、继续努力四个等级。学期总评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参与态度、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每日设置40 分的作业套餐,每完成一项作业得10分,达到40分即可获得学校“善运动”电子奖章一枚。学生积累10 枚奖章即可兑换运动器材(跳绳、垒球等)。解锁新的运动器材后,可以更好地满足普通学生和特定学生专一特长的运动需求。教师发布作业,邀请家长以裁判身份参与其中。家长既能陪同孩子一起锻炼,又能即时上传作业资料。教师根据上传的数据与视频即刻给出指导建议并发放相应的积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家庭作业的主动性。

个人单项挑战赛前三名可获得校“善运动”电子奖章两枚。学校要做到周周有排名,月月有颁奖;要利用智慧校园平台择优展示作业,为学生树立榜样,增强学生自信心及家长对体育家庭作业的认知。学生由被动者变成主动者,家长积极参与孩子运动、监督管理,营造了家庭运动氛围。

(二)体能提升有保障

1.优化作业内容设计,鼓励学生“勤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作业应体现分层化、趣味化。每个学生的运动需求、身心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兴趣爱好设置常规类作业和可选择性的个性化作业,作业难度、运动负荷、练习组数也应有所区分。以四年级1 分钟仰卧起坐为例,在常规体育课中初测,根据测试结果分层:A 层43~49 个,B 层34~42 个,C 层26~33 个。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鼓励普通学生勤练,以便达到预设目标,增加学生成功体验,增强学生自信心;为有运动专长的学生安排难度更大、专项性更强、运动量更大的练习,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练体验。[2]26

作业应具有可操作性。要根据学生生活环境设置易于操作的作业,难度要适中,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废旧瓶子灌水做哑铃运动,在楼梯里进行两脚交换跳台阶,在小区健身器材低单杠上做斜身引体等,确保学生“碰得到、够得着”。如果作业过于复杂、太难操作,效果则可能适得其反。

另外,教师还应考虑适量化、安全性,家庭作业的练习时长、练习次数、运动强度要科学定量,比如水平一(1~2 年级)10~15 分钟/日,中低强度;水平二(3~4 年级)15~20 分钟/日,中等强度;水平三(5~6 年级)20~25 分钟/日,中高强度。另外,每周布置1 次体育与健康知识作业,分享相关运动项目知识、安全事项,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认知的科学性,形成“达标争优、体魄强健”的良好氛围。

2.发挥平台时空特点,构建多元化“家庭作业”模式

通过小程序,教师把相关微课和动画作为视频作业,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保证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成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布置作业后,教师通过平台即时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提出指导建议,保证作业的实效性。教师还应结合课程目标体系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体育家庭作业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体育教学内容能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比如用《孙子兵法》中的战术思维分析体育比赛中“敌我双方”特点,以提升学生环境适应力、战术思维分析能力及随机应变能力;将50米快速跑与语文学科《放风筝》的相关内容融合,将集体舞与音乐学科《律动》的相关内容融合,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3]

3.创建《家校合作体育锻炼手册》,做好监督评价

《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指出,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电子设备用眼时间等方式预防、控制和减缓近视。为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保护学生的视力,学校创建了《家校合作体育锻炼手册》。学生把每日作业数据记录在册,了解锻炼情况,对数据进行跟踪对比,更好地检验体育家庭作业是否保质保量、是否有提升。教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定期抽查上传视频与记录内容是否相符,精准掌握学生的能力水平,及时调控作业内容;从不同学力的学生中选取进步显著的学生,实时分享优秀作业,实现以评促练、促学的目标,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三)终身体育有保障

1.优化课堂教学,课堂内外体育锻炼紧密联系

学校开设体育课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运动员,而是教会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和方法,在今后乃至终身的体育锻炼中能用这些方法指导自己或者周边人运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准备或者结束环节用8~10 分钟的时间进行指导,将体育家庭作业内容融入热身活动或素质练习中,详细讲解在家庭中如何做练习,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练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家庭作业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知道体育家庭作业如何练习,还可将下节课要学习的运动技能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进行预习。

2.根据《体质健康报告书》个案分析对学生进行有效干预,确定“运动处方”

体质健康测试既是对学生的考验,更是对教师教学成效的检验。学校将体育运动知识、健康饮食、健康体能、运动习惯相结合,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制定安全、可行的“运动处方”,根据“运动处方”拍摄处方“胶囊”。家长根据“胶囊”指导孩子锻炼,加强家庭成员对科学体育锻炼的认知,避免出现“吃不饱、消化不了”的现象。比如,为肥胖学生多安排有氧运动与健康饮食相结合的“胶囊”,为耐力不太好的学生安排健康体能与运动量适中且时间持久的“胶囊”;在课后与假期,委托家长引导学生一起体育锻炼,让学生乐于完成家庭体育作业,营造良好的家庭运动氛围。

3.家校合力,促进亲子交流

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布置体育家庭作业,把体育锻炼延伸到家庭,明确体育家庭作业相关人员的职责。现在多数家长受过高等教育,有各自的运动爱好,可以利用家长资源赋能体育家庭作业。教师可以提前通过“体测联赛”小程序发布运动技能指导视频,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成为指导学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志愿者、监督者。家校合力督促孩子积极、高效地完成作业,在给孩子传递正能量的同时增进亲子感情。[2]26

三、基于“体测联赛”小程序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实践成效

(一)学生对体育家庭作业的态度、学习自主性对比分析

笔者对学校五年级155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55 份问卷,有效问卷155 份。调查发现,自学校运用“体测联赛”小程序开展体育家庭作业后,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次数和态度方面进步明显。其中增加运动时间的学生占70.3%,增加运动次数的学生占61.9%,不愿参加体育家庭作业的学生由原来的9%减少到4.1%,参加多项体育运动的学生由原来的16.7%增加到31.6%,愿意从媒体关注体育信息、体育比赛的学生由23.2%增加到53.5%。

(二)家长对体育家庭作业的重视程度分析

从之前的校内调研得知:38.6%的家长经常陪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并完成作业的上报,偶尔会陪子女运动的家长占总数的52.9%,从未和子女一起体育锻炼的家长占8.5%。在使用“体测联赛”小程序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后,家长参与体育家庭作业的数量有较明显的增加,69.4%的家长经常陪同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偶尔陪孩子运动的家长降到总数的27.2%,从未陪孩子体育锻炼的家长仅占3.4%。

(三)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经过与部分教师访谈得知,教师对利用“体测联赛”小程序布置体育家庭作业非常满意。这种方式能让教师第一时间通过视频指导学生,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高,学生体质提升效果显著。另外,作业视频的制作、推送、在线指导对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效果明显,为“互联网+教育”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以“体测联赛”小程序为载体,学生通过小程序完成作业、参与竞赛并获得奖励,对提高学习积极性、养成体育品格效果显著。体育家庭作业变得更具科学性、可行性、灵活性,在保障学生体质提升的同时,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保障,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夯实了基础。另外,这也对教师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目标,通过“学、练、赛”一体化优化作业设计、有效干预、激励评价、学科融合、课堂与家庭作业相结合的策略,查找素材制作微课、动画视频,使体育家庭作业更具趣味性、操作性、层次性,提升了教学专业素养。家庭体育是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4]将“体测联赛”小程序应用到体育家庭作业中,把好健康第一关,可以促进家校、师生间的交流,从而形成家校合力,创建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联赛体育锻炼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2017年全国数学联赛A卷第10题另解
一道联赛题的推广
当孩子的家庭作业过多时
美国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业成绩之关系研究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