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巴赫《法国组曲》BWV817的演奏特点

2022-11-22 04:08杨馨怡
黄河之声 2022年10期
关键词:舞曲乐句演奏者

杨馨怡

一、音乐作品分析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以组曲形式创作的键盘作品有《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帕蒂塔》等,“组曲”在巴洛克时代的定义是音乐主题材料相关,具有相同调性而构成的一组舞曲,这些组曲的创作也为《十二平均律》和《创意集》创作之间搭建了良好过渡桥梁。《法国组曲》始于1722至1724年间创作,此套组曲共有六首钢琴组曲构成,前三首的调性均为小调,后三首的调性均为大调;组曲中每一首舞曲之间调性相同,创作大多以两段式结构为主;主要通过速度、节奏、表情的变化来体现不同舞曲间的特色,《法规组曲》与规模相对宏大的《英国组曲》也形成了的鲜明的对比。《法国组曲》里的每一首创作都具有固定次序的四首舞曲形式,阿勒芒德(ALLEMANDE)—Ⅰ、库朗特(COURANTE)—Ⅱ、萨拉班德(SARABANDE)—Ⅲ、吉格(GIGUE),此外在前三首舞曲与吉格舞曲之间每一首都插入了其他多种形式的舞曲,如昂格莱兹舞曲、波罗乃兹舞曲、布雷舞曲、卢尔舞曲等,每一种舞曲都具有独特的风格与特色。《法国组曲》BWV817是6首钢琴组曲里篇幅最长的一首,音乐风格也是丰富多变,由八个舞曲组成,除固定的四首基本舞曲外,加入的有加沃特舞曲(GAVOTTE)、波罗乃兹舞曲(POLONAISE)、小步舞曲(MENUET)和布雷舞曲(BOURREE)。E大调贯穿着这一组曲的每首舞曲,二部曲式结构的创作,短小精巧,音乐性格活泼,旋律优美,富有宫廷的典雅。

第一首为阿勒芒德舞曲,4/4拍的节奏型,速度适中,优雅别致;第二首为库朗特舞曲,意大利式的库朗特舞曲,3/4拍,速度欢快,激情奔放;第三首舞曲为萨拉班德舞曲,3/4拍,速度缓慢,抒情优美;第四首是加沃特舞曲,2/2拍,速度较快,活泼热情;第五首是波罗乃兹舞曲,3/4拍,速度适中,典雅惬意;第六首舞曲是小步舞曲,3/4拍,速度略快,沉稳儒雅;第七首为布雷舞曲,2/2拍,速度欢快,晴朗豁达;最后一首舞曲是吉格舞曲,6/8拍,速度欢快,慷慨激昂,把音乐情绪逐渐推向高潮,最终在欢快激情中终止音乐的发展。

二、演奏特点

(一)节奏与速度

节奏与速度方面是最能直观地展现一首音乐作品的独特风格与音乐特点,也是演奏者与聆听者对音乐作品的风格把控、音乐形象变化、音乐情绪发展的一种较为直接的感官映射。刚开始的阿勒芒德舞曲速度适中,以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交汇为核心贯穿音乐的发展。这首舞曲的风格优雅、别致,像是贵族在惬意的享受自己下午时光的气氛,因此,演奏者对这段旋律的节拍要有极强的控制能力,同时,也要把控好每个音符的时长。十六分音符需要以连奏的方式演绎,八分音符介以断中连的方式弹奏,两者像是“大珠小珠落玉盘”般错落有致,悦耳清晰。起初可以采用分手、慢速弹奏加高抬指的练习方法,保证每个音符的颗粒性与旋律的连贯流畅性,控制好每个音符的时长,避免出现抢拍、错音、对位错误的现象;相对熟练后,可以进行提速阶段,合手、速度稍快加手指低触键的弹奏方法,一是可以自测慢速练习的成果,二是更贴合演奏标准,声部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强。与之相似的速度适中的波罗乃兹舞曲可采用同样的练习方法。这套组曲的库朗特舞曲是意大利式的库朗特舞曲,这首舞曲要更加注意的是左右手的交错配合,音乐主题欢快、热情,3/4拍节奏特点的第一拍的音要凸显出来,后面两拍十六分音符的第一个音也要略重,旋律里穿插的前八后十六与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型,再加上弹奏速度快速,蹦跳奔跑的情境瞬间活灵活现,这也要求着演奏者高超娴熟的弹奏技法,音符像流水般从指尖流出,双手的交错配合不能影响旋律的流畅与音符的质量。萨拉班德舞曲源于西班牙,这首组曲的风格十分鲜明,结构短小精致,抒情性极强。它还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这首组曲的第二拍经常用来被强调,且长音符的时值大都出现在弱拍上,加入变化多端的装饰音、附点、和声色彩的碰撞等等,尽管它是一首三拍子(强—弱—弱)的舞曲。尤其是出现的装饰音的处理:巴洛克碎音、倚音、滑音、带上行前缀的颤音、带下行前缀的颤音,颤音的不同表现形式丰富又复杂,演奏者在弹奏这首舞曲时首先要具有足够的耐心,慢速练习,有装饰音的小节要进行多次单练,指法的运用,音符的走向,双手对位的配合都需要演奏者考虑到并且得以实践,多次练习之后,可借助节拍器帮助巩固节奏的稳定,节拍器的速度可调整在40—60之间,在此基础上追求音色的运用,要想体现宫廷中典雅优美的音乐形象,需要用饱满的指肚触键,音色圆润细腻,颤音弹奏时音符的时值要均等,清晰准确,防止音响效果杂乱无章。加沃特舞曲与布雷舞曲同属2/2拍,演奏者需强调速度的控制能力,轻快灵巧,如同孩子般在追逐嬉戏,但两首舞曲也有不同之处,区别在于布雷舞曲的开端是由弱起小节引入的,这里要注意好强弱力量的转变。小布舞曲源于法国民间,随后在法国宫廷中盛行,3/4拍,速度略快,手指尖的跑动应与乐句的走向高度一致,这样才可以把音乐的语言与内涵传递给听众。吉格舞曲起源于英国,随后被引入法国,成为巴洛克组曲的一部分。它是慷慨激昂的、快速的、愉悦的,可以使用3/4、6/4、3/8、6/8、12/8拍子的舞曲。BWV817的这首吉格舞曲采用的是6/8拍的节奏,变形与模进的方式围绕着整首舞曲的发展,速度欢快激烈,把热闹畅快的情境描绘得淋漓尽致,手指尖的灵活快速跑动可以借助身体的力量,指尖的爆发力与手指的触键速度也是需要演奏者不断加强与把控的。

(二)旋律与呼吸

想要诠释好这部音乐作品,就要清晰地理解好每首舞曲的旋律与呼吸,这也是乐曲弹奏的灵魂之所在。阿勒芒德舞曲的主题动机是由8个十六分音符构成,通过模进、倒影的方式在高音声部与低音声部轮流出现,出现的同音要弱,如第一小节的第2拍,第一个音符mi与第三个音符fa要着重突出,第二与第四个音符的mi相对要弱些;第二小节第四拍的十六分音符采取相同的处理方式,第一与第三个音符的si与还原re突出,第二与第四个音符si弱。旋律随着音域位置上行逐渐增强,下行逐渐减弱,流动性要强,演奏者在最初的练习阶段速度一定要放慢,运用大臂的力量,可以略微夸大大臂摆动的幅度,仔细体会音乐流动性的发展变化。提速阶段,大臂与手腕摆动的动作幅度减小,但旋律的流动与呼吸跟慢速阶段练习的效果是相同的。意大利式的库朗特舞曲的旋律与呼吸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休止的运用,两首交替之间出现的十六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要留有足够的休止节拍,不能按着前一个弹奏的音不放,这是乐句与休止符之间的呼吸,也是旋律与旋律之间独特的交流语气,这首舞曲的速度较快,这也是体现旋律与呼吸特点的关键要素,上下行音阶式的旋律跑动要演奏出来,强弱对比也要鲜明地表现出来,像是新闻传播学中“抑扬顿挫”的展现,这样不仅可以准确地传达音乐的思想及内涵,也可以更好的反馈给听众,吸引听众。萨拉班德舞曲是旋律四部和声走向地进行,既有纵向不同音程叠置的碰撞,又有横向旋律发展的变化,与前两首舞曲在主题性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演奏者在弹奏时要将纵向的和声表达清晰,也要将横向的旋律连接起来。共有24小节,每8个小节为一组旋律,这3句音乐旋律材料表现手法近乎一致,每一乐句都保持着原有的动机材料,旋律声部一小节在右手,一小节在左手,像是对话一般,温和儒雅地进行,在表现和声时,掌关节的力量要支撑好,同属旋律声部的音要较为强调,突出旋律主题,控制好其他声部间的音量;在展现旋律声部时,音乐的走向与流动性要增强,跨度较大的音位可借助踏板的使用,仅作为连贯连接的作用,避免过多出现混浊的音响效果。萨拉班德舞曲的弹奏应使音乐富有层次感,既发展又统一。加沃特舞曲活泼欢乐,低音声部的演奏要像舞蹈的步伐般轻巧又有律动。波罗乃兹舞曲的旋律典雅惬意,优美抒情,在力度的体现上是需要做出变化的。小步舞曲与萨拉班德舞曲在乐句结构上划分相同,每8个小节为一乐句,共有3个乐句,旋律的走向要展现出来,旋律上行时音乐情绪高涨,甚至逐渐推向高潮,乐句下行是可以做减弱处理,音符的时值都是均等的,要防止出现漏音,速度不稳定的现象。布雷舞曲与吉格舞曲的弹奏速度都较快,吉格更快一些,主题乐句要准确掌握,且不能因为一个乐句的呼吸与结束影响着下一乐句的出现,各个乐句间的发展要层层递进,发展要平稳进行,指尖的独立性要控制好,快速跑动的旋律可使用低触键的演奏方法,减小身体、大臂的动作。演奏者的状态要保持好,是激情的、愉悦的,同时要求演奏者的手指与思想要保持高度一致。每一首舞曲的主题与发展都极具特色,演奏者在面对每首不用的舞曲时,也可以先简化旋律,找到骨干音,旋律主题明晰后再加入简化的音符。如阿勒芒德舞曲的骨干 旋 律:si-sol-mi-fa-sol-mi-fa-sol-la-si-si-redo-la-do-si-la-sol-fa-mi,这种方式也可以加深演奏者对谱例的熟悉,明确旋律、呼吸、动机及发展,帮助演奏者更好地诠释这部键盘组曲。

结 语

《法国组曲》中丰富的多元化的创作不仅是巴赫早期创作的极富世俗性、纯粹性的优异音乐作品,也是对于巴洛克音乐发展时期馈赠了高质量的音乐文献,更是演奏者研究、探索的宝藏。本文选择最长也是最经典的BWV817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创作的背景与结构,又主要从节奏与速度、旋律与呼吸这两方面来进行主要阐述,每首舞曲都有独特的主题风格、发展动机,因此掌握好每首舞曲的节奏与速度、旋律与呼吸是诠释好这首曲子的关键,它们是最直观也是最直接地反映着演奏者对于音乐主题、音乐内涵、音乐情绪的表达是否准确。虽然舞曲的篇幅都不长,但演奏者想要诠释好它也是需要精打细磨、反复推敲的,同时对于演奏者自身的音乐演奏技巧、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涵养的要求也是极高的。此外,还有多种途径来帮助钢琴学习者弹奏好这部音乐作品,如观看各个国家舞曲的风格,欣赏每个国家舞曲跳动的音频、视频的情境;领略与研究不同知名专业演奏家的录音片与录像片等等,这些途径也可以为演奏者带来不一样的启发与感受,帮助更好地诠释巴赫的音乐作品。最后,笔者愿能够给学习者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舞曲乐句演奏者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D.574》钢琴伴奏演绎分析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浅析钢琴演奏中乐句划分与呼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