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曲《小河淌水》钢琴伴奏的二度创作

2022-11-22 04:08彭晓涵
黄河之声 2022年10期
关键词:装饰音二度演唱者

彭晓涵

一、作品背景介绍

《小河淌水》是一首于1947年创作的富有强烈山歌特色的云南民歌。从音乐的风格来看,《小河淌水》属于山歌中的平腔,整个歌曲都非常绵延悠长,节奏比较自由,会有很多的延长音的运用。本首作品是由尹宜功作词作曲,由音乐家黄虹演唱后,流传起来。之后也有大批的作曲家对其进行改编。这首山歌用缓慢悠扬的节奏,非常动听的曲调,是人们身临其境,仿佛在画中一样:洁白的月光,天空闪着繁星,小河静悄悄的,姑娘站在小河边,带着她的思念,悠悠唱起了动听的歌……

二、二度创作

(一)二度创作的概念

二度创作的本质就是,演奏者对音乐作品进行演奏之前要先了解其创作背景、艺术特征、音乐风格及作曲家的思想情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见解、想法与情感进行再创作,通过自己的演奏向观众展示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二)二度创作的意义

1、通过二度创作,可以让音乐作品更加饱满、充实。演奏者本身的专业情况、知识理论、审美以及生活经历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演奏方式。这种具有差异的演奏风格也使得大家在演绎作品时,会有所不同,各具风格。因此,二度创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不同演奏者对于原有作品在其拥有的不同见解中进行演绎,从而形成其特有的二度创作风格。

2、通过二度创作,让音乐作品更具表现力与层次感,能更鲜明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内在美。一度创作仅仅是谱面和作者本人的表达,需要通过演奏或演唱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想要让听众真正体会到作品中抒发的情感与内涵,需要通过演奏者与演唱者的合作,把作品最本质最真实的感情与内涵传递给观众。

3、通过二度创作,使我们自身的音乐修养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与进步。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演奏者去认真学习了解作品的各个方面,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习到很多的音乐知识以及技能,潜移默化中我们的音乐素养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4、通过二度创作,使得音乐作品能够得到更加完整且丰富的传递。我们通过二度创作,将音乐作品完整地传递给更多的听众,使优秀音乐作品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传递。

三、《小河淌水》钢琴伴奏二度创作

(一)民族性伴奏特征

钢琴伴奏版的《小河淌水》全曲围绕民歌的主旋律进行变化,在主题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变奏,并以此来凸显主题色彩以及主题旋律。原作品清新脱俗,优美动听,是典型的民族C羽五声调式,黎英海先生将钢琴伴奏版本的民族韵味发挥到了极致,创作风格清秀雅致,伴奏织体更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并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另外,作品中增加了不同类型的装饰音也从多种角度体现了其民族韵味。比如开头部分的五连音、波音的出现都是为了模仿我国民族器乐的声音,这些装饰音的运用是为了使乐曲更具民族性。

(二)钢琴伴奏特点

1、和声特点

经过仔细打磨推敲后所二度创作形成的《小河淌水》,全曲以四度和声为主形成民族和声。这一点黎英海先生所创的伴奏和声风格与原作品风格一致,主张的是民族性的和声风格。黎英海先生的作品大都拥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也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小河淌水》这首作品中,就是运用四、五度音程叠置的和弦作为民族和声中的主要和弦。

2、自由延长的运用

在本首作品中,几乎每一个乐段的结尾都运用了自由延长。云南民歌,曲调比较悠长婉转,如果用固定的节拍来记谱就很难体现出它的民族特征,所以很多地方都运用了自由延长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是为了表现出一种绵延悠长,无拘无束的感觉,这也是山歌民歌所经常会运用到的创作手法。自由延长的运用,就是为了让作品听起来更加悠扬,更加贴近大自然的感觉,让听众更容易身临其境,感受作品带来的美妙。

3、旋律的发展特点

《小河淌水》创作的主题材料是运用“6、1、2、3”这几个音。他在这四个主题音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在突出主题旋律的基础上,是使曲不单调更有层次感。前三个小节为引子的部分,旋律线条由下及上,然后慢慢引出主题,在第一个“哎”字出现后,我们钢琴伴奏的一连串音符更加丰富了作品此刻想表达的一种急切渴望答复的内心,第二乐句的出现便对应着回答的出现。再往后走,大量的波音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加灵动,之后又是一个主题的变化再现,通过三次的变化再现,使作品旋律线条更加饱满,这种曲调使我们有悠长、清澈的感觉,充满了画面感,是一种诗意的想象。

(三)伴奏技巧的处理

1、音量

在钢琴伴奏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是音量的控制,不能弹得太重,喧宾夺主,但也不能太轻了起不到衬托演唱者的作用,因此要控制音量,使两者的合作达到最和谐。伴奏要通过了解演唱者的音量及声音特点去控制自己演奏的音量大小,用耳朵去仔细听,随着演唱者的变化而变化,要注意在配合演唱者的过程中去仔细观察曲谱中的强弱力度变化,展现其中的层次感,因为只有通过强音与弱音的不同力度变化,才能将其中蕴含的丰富故事情感展现出来。

2、装饰音

本首作品中装饰音的存在又让作品提高了一个层次。有了装饰音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加悦耳动听,将小河流水的感觉体现得更加生动。演奏者也可以通过一些装饰音的演奏将内心想表达的情感展现得出神入化。在民族音乐中,装饰音的运用更是非常的重要,这些短而轻的音在演奏中就仿佛是作品的灵魂所在,给予了作品生命力。在中国作品中,大部分是通过装饰音去体现整体的民族特征的,演奏时要去模仿民族器乐的感觉去演奏。比如在演奏倚音时要勾起指头去演奏,模仿弹拨器乐,将手指勾起演奏出轻盈的感觉来,在演奏颤音时,下键要迅速利落,就像民族器乐中的“吟”,意思就是先上后下,频率较快地来回滑动。在本首作品中,首先是开头的第二小节,运用了波音,流水的感觉一下就出现了,同样在第五小节以及后面的几个小节中都运用了此种装饰音。在十三小节及十七小节则运用了倚音,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使作品越发清新脱俗。

3、音色

在演奏民族性作品时,音色的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演奏该首作品时,一定要弹出小河流水的感觉,那在演奏时就要注意音色细腻的表现,要注意控制指尖的力度,触键的面积要小,稍微立起来去弹,有弹出颗粒感,一定要连贯、绵延,音色要富有弹性,巧妙地运用踏板去控制音色的变化,要模仿流水的感觉去演奏。

四、实践中的情感表达

《小河淌水》借景抒情,通过对河边美景的描述去表达姑娘对于所爱之人的那种相思之情。那我们在演奏这首作品时一定要带入情感去表达,演奏时要注意画面感,眼前浮现的画面就是小河流水,万物复苏,傍晚时分,月亮开始升起,倒映在小河边,姑娘站在河边想着心中的人儿,歌声飘到远处,呼唤着心中的人,十分悠扬动听,歌声里充满了真挚的爱情以及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当我们的眼前有了这幅画面以后再去演奏时就有了不一样的表现,有了情感的抒发,从而跟演唱者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结 语

运用钢琴多变的和声色彩创作形成的钢琴伴奏版《小河淌水》,能让听众感受到更丰富的画面感,整体更加具有戏剧性,将小河流淌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使作品更具鲜明的个性与风格。我们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二度创作过程中,一定要将歌曲本身存在的情感元素及特色作以保留,再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既要保留作品本身的风格也要加入自己的见解与风格,与演唱者一起做好二度创作,将作品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装饰音二度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装饰音在爵士鼓演奏中的作用探析及运用策略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浅谈装饰音在意大利歌曲演唱中的艺术价值
图说·“梅”开二度
沪指二度回升 逢高宜减仓
关于小提琴演奏中的装饰音运用
剪辑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装饰音演奏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