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讨论

2022-11-22 06:53沈骞纪捷
福建轻纺 2022年5期
关键词:出勤率态度积极性

沈骞,纪捷

(淮阴工学院 自动化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0)

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缺乏自制力和有效管理的部分大学生,存在沉迷网络社交与网络游戏的不良现象,他们对娱乐性活动的积极性显著大于其增进学业的动力。虽然在高度信息化的条件下,教育者可以通过线下及线上对其进行交流和教育,但是如果无法唤醒其自身原动力,无法唤醒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并不会改变学习风气不良的状况。这种情形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用所有情况,作为高校教育者也应当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关系。

综上原因,本文以提升学生积极性,学习原动力为落脚点,探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提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方法,为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提出切合实际的见解。

1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态度的端正不仅仅针对学生,同样也针对老师。

出勤率与收视率作为衡量高校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与教师教学质量的两项基础性指标,不仅能反映大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如学习的动力、社会责任感、学习的自觉性和求学态度等,还能体现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以及对学生的教学管理状况。

⑴ 出勤率。出勤率是指按教学计划进程安排,无特殊情况下,规定上课时间内在教室或其他上课地点参与教学的实到人数与应到人数的百分比。换句话说,就是指课堂上学生实到人数与应到人数的比值。然而,出勤率仅仅能够在表面反映出学生坐在课堂的现象,却很难说明学生的注意力也在课堂,无法确定学生是否真正融入到教学氛围中和课堂活动中。

⑵ 收视率。收视率是指学生在教室认真听课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概率,可以作为一个重要信息依据来反映课堂教学效果,收视率不仅是学生在教室听课状态的一种综合体现,也是学生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认可。教师的课堂能否吸引来大批学生,教与学效果如何,都可以通过课堂收视率直接体现出来。

2 促进学生自我学习

从出勤率和收视率来看,大学生可分为四种类型——实用型、享乐型、无助型和顺从型,这四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课堂交流的热情各不相同。

实用型学生希望获取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变现的知识,所以通常是选择性地听一些课程来丰富和提高自己,而对于那些短时间内无法体现出课程价值的课或者是对未来、对自身的发展没有帮助或者作用的课程,他们通常会选择逃课或不听课。

享乐型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通常社会责任感差,追求短暂且虚幻的快乐,即自控力差。有混文凭的想法,只是求能毕业,这样学习的热情理所当然不高。

无助型学生大多数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忙着准备各种考试,忙于应聘工作,忙着组织参与各种社团聚会。因为时间不合理安排,只能牺牲正常的上课时间,所以他们选择逃课或不听课。

顺从型学生普遍人生目标与学习方向不明确,缺乏自信,没有主见,喜欢随波逐流,也经常因为看到其他同学逃课而选择一起逃课。

3 提升教师教学态度

高校教师的教学态度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有些老师本身的教学态度就不端正,迟到早退,对课堂的管理松懈或者自身教学能力不够,都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态度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作为一种中间变量,它长期、稳定地作用于社会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可以为教学行为做一定的准备。一般情形下,教学行为由教学态度决定,教学态度主导教学行为,二者具有一致性。教师的工作行为与其心理应对状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有试验显示,可以借助唤起某些教学态度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修养乃是教师劳动修养的一面镜子”,而决定教师劳动修养的就是教师的心理应对状态。

4 整合校园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的管理,社会风气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学校是否注重教学质量,是否注重良好的学风与教风的建设,对待学生这种不积极的学习状态是否有一定的处罚机制,对待教师的约束是否合理,学生课业安排是否过于沉重或者过于少。其次,我国当代的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不完善,对学生缺课和不听课起到一定的影响。再者,就业形势的严峻,让一部分大学生再度高谈“读书无用”这种消极言论,让他们对上课的积极性大幅下降。最后,学生如果能够轻松的通过现代科技产物这些辅助设备获得课堂教学内容或能够快速找到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以及对应答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学习积极性都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深度思考与讨论这个环节的参与性也会有所降低。

5 总结

虽然说教师的心态也会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例如学校规章制度、教职工优秀典范、教学实况压力等,这些因素都会使工作行为表现与心理态度不一致。外来因素只是其中一点,教师才是教学的主体,影响更大的是内在因素,它决定了教学态度的形成。内在因素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师德和职业荣誉感、使命感。以上这些因素,对老师心理上的认知、工作表现、教学内容的把握以及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必备的耐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提高,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提高,都非常重要。一个工作一丝不苟,对教书育人这项事业非常执着,有较强使命感、成就感的教师,才能敏感地发现学生的长处,诱导学生产生认知兴趣,并带领学生身心愉悦且高效地参加教学活动,使学生热爱学习,对学习有积极乐观的认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其次,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激发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而不是沉迷于电子游戏给他带来的虚假的成就感,不是沉迷于影视剧或者短视频给他们带来的脆弱不堪一击的满足感,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追求,在新生刚入学时便引领他们走到正确的、健康的人生追求的路上。不论是对待学习还是其他什么事情,都要保持热情,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有获得感,有荣誉感,有那种想被别人认可赞美的雄心和完善自己、战胜自我的自律,而非那种向往平平淡淡、逆来顺受生活的心性。因为一个人只有不断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有了获得感,才会有动力,有动力就能走得越来越远。

再者,要适当的安排考勤,控制出勤率,约束学生们消极的逃课行为,这是老师的权力,也是老师的责任,是对学生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提升当代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仅是对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所提高,也是对老师教学的责任心和能力的一种考验。

猜你喜欢
出勤率态度积极性
让学生爱上数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积极性
学生旷课率高?美国学校安排专人叫起床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大学生出勤率和点名机制互动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不来的理由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态度决定一切
巧解百分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