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吉尔达的人物形象及演唱特点

2022-11-22 13:47
黄河之声 2022年8期
关键词:威尔第公爵咏叹调

杨 钰

引 言

歌剧可追溯到古希腊悲剧及中世纪礼仪剧等,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在19世纪,意大利音乐领域主要体现在歌剧中。这一时期歌剧与以往不同于:音乐的戏剧性和真实得到了重点的关注。作曲家威尔第谱写出一系列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和音乐,把意大利歌剧创作推向了高峰。这部歌剧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能够贴切突出剧中每一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女性的悲剧角色更加的突出。歌剧中的吉尔达单纯美丽善良,但不料却被贪恋女性的公爵假变成穷学生所欺骗最终以死亡告终;讲述了一段黑暗社会下人们对美好事物以及爱的向往,反映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悲剧,而吉尔达就是威尔第笔下一段真实的遭遇。作为一名花腔女高音学生,剧中吉尔达如夜莺般清澈的声音以及鲜明的戏剧性特征吸引着我,通过对这部歌剧的分析和吉尔达人物及音乐形象来进行探讨,希望对自己日后的音乐素养及声乐演唱中带来帮助。

一、早期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歌剧可追溯到古希腊悲剧及中世纪、16世纪末的牧歌喜剧,是将除音乐外,文学、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互相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艺术。

歌剧分别形成了早期意大利歌剧的几个中心。罗马的歌剧题材主要是针对宗教音乐来创作的,而不是希腊神话,是一些滑稽、带有讽刺意味的喜剧片段,这种歌剧后被视为喜歌剧的前身,并区别于其他歌剧。

1650年,随着意大利的商业经济不断发展,威尼斯成为意大利歌剧的主要地区,建立了第一座歌剧院,歌剧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加快了当地歌剧和其他艺术的发展。重要代表人物:蒙特威尔第,他代表的歌剧《奥菲欧》于16世纪上演,也是在歌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他的歌剧采用不同的写作风格,着重用音乐来刻画人物性格歌剧戏剧化,他是第一位注重歌剧戏剧化的作曲家。

拿波里的歌剧兴起于17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是早期欧洲歌剧中心,拿波里歌剧对欧洲后来的歌剧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重要代表人物:A斯卡拉蒂,他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使歌剧定型化、创造了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形式,确立了正歌剧。在他之后,意大利歌剧的戏剧性越来越弱,偏于炫技性的咏叹调方向发展,沦为了很多艺术家不再感兴趣的艺术。

但19世纪开始受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意大利重新恢复了从前的歌剧艺术,恢复了歌剧在欧洲的主要地位。在整个19世纪,意大利音乐的主要成就就是歌剧,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就这一时期歌剧的代表人物。

二、歌剧《弄臣》剧本介绍

《弄臣》这部歌剧威尔第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剧中的所有音乐和情节,在威尼斯第一次上演,得到了人们的追捧。《弄臣》一共分为三幕的歌剧。剧情为:16世纪时,意大利的曼图亚城有位年轻的公爵非常好色,公爵身边帮他出主意的丑角(即弄臣)里哥莱托为他服务,帮公爵勾引大臣们的妻子或女儿。

在第一幕中,曼图亚公爵在讲述自己前些日子在教堂碰到了一位可爱的姑娘,决心一定要把她弄到手(这位姑娘就是吉尔达,弄臣的女儿)。正说着一位伯爵冲进来指责曼图亚公爵玩弄了他的女儿,而一旁的里哥莱托则在嘲笑这位伤心的父亲,于是遭到了伯爵的诅咒,击中了里哥莱托的心。由于里哥莱托经常帮助公爵出主意做坏事,很多大臣们对里哥莱托十分不满意,决定对他进行报仇。里哥莱托家里有一个女儿吉尔达,但大臣还以为她是里哥莱托情妇,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将她打劫送给公爵。第二幕,里哥莱托回到家中得知了女儿已经被打劫,非常地生气,于是和一名刺客计划杀害公爵来报仇。吉尔达知道了教堂中见到并已经喜欢的穷学生正是曼图亚公爵,意识到了自己被欺骗,单纯善良的吉尔达悲痛欲绝。第三幕在郊外,此刻开始实行杀掉公爵的计划,让他的妹妹作为诱饵去勾引公爵使公爵上钩。但没有想到的却是,刺客的妹妹玛黛琳娜对公爵动了真情,吉尔达知道后很难过但依然忘不掉公爵还爱着他。玛黛琳娜对公爵有了感情,希望哥哥不要杀掉公爵,刺客心疼自己的妹妹便答应妹妹不杀害公爵,但这天晚上第一个来敲门的人要代替公爵被杀死。吉尔达不小心门口听到了兄妹的讲话,善良的吉尔达已经陷入爱情中,她为了不让公爵受到伤害,自己来作为第一个敲门的人而被刺客杀死了。刺客将尸体的袋子交给里哥莱托里,他打开袋子,不幸得发现死者却是自己心爱的女儿,悲伤痛苦至极。

三、人物形象分析

(一)吉尔达整体形象分析

威尔第的作品创作重点以刻画性格音乐为中心,给歌剧这一形式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活力充满戏剧性,他觉得优美的旋律可以表达人物角色的内心活动,而且人物形象的描写更倾向于使用有着鲜明性格的几对人物,彼此之间拥有着交错关系的人物,而吉尔达这一形象就是代表人物之一。吉尔达的人物性格是单纯而善良的就好比天使一般,这也折射出在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下依然存在像吉尔达这种善美的人性,这种人性是难能可贵的。吉尔达的善良、温柔、单纯说明了她从小是在父亲无微不至照顾下长大成人的,就好比温室里的花朵,她不知道人世间的险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幻想,最终她的爱情受到了伤害。她起初在教堂做礼拜初遇公爵时就产生了爱慕,爱情在这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心中是特别纯洁和浪漫的,吉尔达沉浸在了这美好爱情的喜悦中,这时的她并不知道大臣们的预谋,对不幸的事情毫无所知。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发展吉尔达得知公爵欺骗了自己看到了公爵的真面目,她的内心充满了悲伤和对往日的种种回忆同事也充满了幻想,但她依然是可以为了这份美好的爱情奋不顾身。在剧本中吉尔达和公爵的人物形象有着明显的对比,这也是作曲家笔下当时的社会情况。

(二)二重唱中吉尔达人物形象分析

吉尔达与父亲的二重唱发生在第一幕,主要以宣叙调为主,起初旋律是欢快进行随后由于父亲的紧张感旋律也变得急促。吉尔达的父亲(里哥莱托)在剧中是两副面孔的,在宫廷中是一个小丑一般的坏人在家庭中是一位慈祥的好父亲,也正是这样善恶的两副面孔在剧中充满了戏剧色彩。在面对诅咒后的里哥莱托回到家中与吉尔达展开了二重唱,可以看出父亲十分担心善良单纯的吉尔达受到伤害以及乖巧听话的吉尔达也深爱着父亲。二人的对话亲切温暖,为后续剧情的发展有着铺垫的作用。后吉尔达被公爵所欺骗与父亲又一次进行了二重唱,即使得知被公爵所欺骗并看清了公爵的真正面目,父亲在替吉尔达报仇时,吉尔达虽然很痛苦但还是请求父亲宽恕曼图亚公爵,最终走向悲剧。

吉尔达与曼图亚公爵的二重唱中,这位情窦初开的少女面对爱情充满了紧张、羞涩、不安、以及不知所措。而曼图亚公爵为当时的统治阶级,过着花天酒地、奢侈的生活,只会玩弄女性的感情就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在与吉尔达的二重唱中,他假扮成穷学生在教堂外来吸引吉尔达的并对吉尔达说着忠贞不渝的誓言。这时的吉尔达成功地被曼图亚公爵所欺骗,被甜言蜜语蒙住了双眼,善良单纯的吉尔达与第一幕公爵勾引的女性水性杨花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咏叹调中吉尔达人物形象分析

这部歌剧中吉尔达演唱了两首咏叹调分别在不同的场景并且表达了不一样的内心活动,所要讲述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亲切的名字》处于吉尔达刚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即将陷入爱情时唱的。这首作品十分经典受到花腔女高音的喜爱,旋律流畅欢快、优美使人陷入幻想,作品主要表达情窦初开的少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演唱时应该充满幻想和期待,沉醉在自己美好爱情的喜悦心情中。最初用宣叙调来进入,吉尔达充满热情地呼唤她亲切的名字,后紧接着咏叹调大跳的音程进行旋律优美连贯,透露出吉尔达内心无法掩饰的激动,最后又是几声呼唤结束全曲变现出吉尔达对这份感情的期待和肯定。

《每逢那节日到来》中这首作品的情绪和上述作品要表达的不同,这首作品背景是单纯的吉尔达已经被大臣们打劫给公爵,得知真相的吉尔达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吉尔达的父亲得知来求救自己心爱的女儿时,被凌辱的吉尔达唱到这首作品。作品前奏单簧管的出现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整首作品吉尔达的人物形象是痛苦万分的,她既对往事对公爵有着美好的回忆又有难以言喻的悲伤。

这两首作品一个是对甜蜜爱情的期待和向往另一个是悲伤的吉尔达被爱情欺骗痛不欲生。在威尔第的笔下,这仅仅一个人物他就能表达出丰富的形象,突出了他惊人的创作功力,是一个歌剧天才作曲家。威尔第笔下充满戏剧性的人物形象深深感染了听众,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和人性的善于恶,值得人们去思考去反思。威尔第描写出了在当时贵族阶级的统治下,底层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

四、吉尔达咏叹调中主要唱段音乐及演唱分析

(一)《亲切的名字》——选段

这首咏叹调的背景为在教堂中做礼拜的吉尔达被曼图亚公爵所引诱和欺骗,单纯善良的吉尔达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陷入了甜蜜爱情的幻想中,在公爵离开教堂后,依依不舍地唱出了这首咏叹调。

该作品为单三部结构曲式:引子AB连接C尾声,这五个部分组成,宣叙调与咏叹调相结合。主要调性以E大调为主,全曲由E大调—B大调呈关系大小调的布局,使全曲形成了T—D—T的统一调性布局。在音乐情绪上体现了欢快、活泼的特点,节奏运用上较为灵活、自由,材料使用上使用了大量的半音阶,体现出了情窦初开的少女对美好爱情的期待。

作品一开始采用宣叙调进行,自然地引出吉尔达对公爵的呼唤,采用附点节奏型更为贴切,特别的亲切和美好。把观众仿佛带入了这样的场景中,旋律进入名字中显现得非常自然,此时的歌唱者应保持高位置哼唱状态,深情地呼唤。Allegro assai moderato这一表情术语说明该曲子是轻松欢快的,要在轻松的状态下来进行演唱。

B部分由宣叙调转为了咏叹调,调性为E大调,采用大量附点和八分休止符又连接二分音符。这种似断非短的感觉是旋律充满生机,表现出吉尔达愉快且激动的心情,把这位坠入爱河的少女描写得生动形象。演唱者在演唱时一定要表现出紧张、激动、羞涩的语气对这份爱充满了期待,要做到声断气不断,咬字一定要清晰。这部分也是本首作品的主旋律,旋律色彩明亮活泼,一字一句唱出了吉尔达对爱人的思念。

(二)《每逢那节日到来》——选段

这首咏叹调为《弄臣》歌剧的第二幕吉尔达所演唱的,吉尔达被大臣们绑架给曼图亚公爵,这时的吉尔达才知道原来公爵欺骗了自己,一切对美好爱情的幻想都破灭了。里哥莱托来到公爵家里发现了到处都找不到的女儿,这时的吉尔达衣衫不整看到父亲便像父亲哭诉,唱起了这首咏叹调《每逢那节日到来》充满了悲伤痛苦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

该作品为单二部曲式,由引子A连接a’B这四部分结构组成。主要调性为e小调,小调的昏暗特点突出了吉尔达悲痛的心情。主题部分柱式和弦的伴奏旋律沉重悲痛,引子部分的分解和弦给后续做了铺垫,预示吉尔达痛苦地诉说。

此咏叹调开头调性为e小调,旋律流畅自然,由引子部分旋律娓娓道来,伴奏为柱式和弦引入。节奏中的八分休止符表现出吉尔达难以言喻的心情,她不知道如何来向父亲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下行五度的大跳,似乎在表达着吉尔达对往事的回忆,她在回忆初识曼图亚公爵时那种羞涩、紧张的感觉。这时要求演唱者要用诉说的语气,自然流畅地唱出该段落。

该咏叹调的结束部分,大量连音线和强烈的力度标记增强出现,与之前的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已经不是诉说了,而表现出来的只有吉尔达万分焦急、惶恐不安的心情。连续的十六分三连音出现,交代了女主人公的焦虑,此时演唱者要表达出这时紧张的气氛。柱式和弦的伴奏更是给曲子中演唱者的心情带来了完美的诠释。

结 语

威尔第的歌剧在世界歌剧史上别具一格,歌剧《弄臣》是他全部作品创作中的一部杰作,其中吉尔达咏叹调中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深入人心的音乐旋律更是这部歌剧戏剧性的直观表现,对于这首咏叹调,演唱者在掌握音乐旋律的同时,还要表现出其中人物形象戏剧性的一面和人物内心复杂的变化,抓住听众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要特别表现出充满着强烈对比的戏剧效果。作为一名花腔女高音学生,我想通过对这部歌剧来分析吉尔达音乐形象并进行探讨,希望对自己日后的音乐素养及声乐演唱中带来帮助。■

猜你喜欢
威尔第公爵咏叹调
大度也是一种美德
“歌剧之王”威尔第的故事(一)
19 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威尔第的《唐卡洛斯》
父女情真深似海——威尔第与《西蒙·波卡涅拉》
亨德尔《弥赛亚》中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研究
离奇的绑架案
清唱剧《以利亚》中两首男高音咏叹调演唱研究
意见簿上的签名
别开生面的告别
音乐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