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方言里的若干本字——基于《甬言稽诂》的考察

2022-11-22 16:18周志锋
关键词:方言宁波

周志锋

(宁波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300)

宁波方言里的若干本字——基于《甬言稽诂》的考察

周志锋

(宁波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300)

《甬言稽诂》考证方言本字有得,有失,有遗漏。今以该书为考察中心,对宁波方言里的一些本字作进一步考释。该书已及者,证成其说,如义为陡音为的本字是“峻”,义为神情姿态的“意”当作“意姿”,义为门钌铞的“门”当作“门扃”;该书不确者,订正疑误,如义为天转阴音为[a44]的本字是“霭”,义为外号的“号”当作“绰号”;该书失考者,补苴疏漏,如义为粗麻绳的“麻”当作“麻繵”,义为盛音为的本字是“置”,义为瘾音为的本字是“念”。

《甬言稽诂》;宁波方言;本字

《甬言稽诂》是鄞县人应钟(1907-1969)用十年时间精心撰写的一部研究宁波方言的著作,稿本,藏于宁波天一阁博物院①。《甬言稽诂》的宗旨是考证和解释宁波方言的来源和本字,笔者研读全书,发现该书在求词源、考本字方面的确有许多创获,但同时也发现有很多失误,还有不少遗漏。本文以《甬言稽诂》作为参照对象,运用音义互证、古今参求、方言比较等方法,探讨宁波方言里的一些本字,分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应氏已及者,证成之;应氏有误者,是正之;应氏遗漏者,补苴之。这些方言词都是疑难方言词,有的不仅在宁波话里使用,还见于其他吴语甚至非吴语方言。

一、有些“本字”应氏已有论及,今证成其说

有些宁波方言的本字应钟已经讨论过,且结论可信,但由于《甬言稽诂》稿本不易见到,学者无法吸收采纳;另外,应钟先生虽有论及,但往往语焉不详,要被大家接受认可,还需要加强论证。茲举三例。

(一)峻

应氏依据宁波方言“真东二类相转”之通例,说“峻”宁波话读如“宋”。但细玩所举诸例,其他各例本音与变音的声母宁波话里是相同的,此例“峻”与“宋”的声母则不同。也就是说,应氏只注意到“峻”的韵母变化,没有解释其声母的差异。

今人往往写作“耸”。例如:

朱彰年等《阿拉宁波话》(修订版)“耸”条:“读去声。陡;坡度大:山交关~,爬勒气呼大呼。《广韵·肿韵》:‘~,高也。息拱切。’也说‘笃’(通作‘陡’)。”[2]228

“耸”有矗立、高起义,但古今多作动词,与宁波话作形容词的词性有别;“耸”是上声字,但宁波话表陡峭义的实际读音是阴去(汤编本标为阴上不确),声调也不一样。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字,大家就用音义比较接近的“耸”来记录了。

其实本字就是“峻”,应氏的说法是正确的。只是应氏仅仅把“峻”读如“宋”作为“真东二类相转”的一个例子,没有作为专条讨论,尤其是没有注意到“峻”读心纽“私闰切”“思俊切”(两者同音)这个古音。今补说如下:

俊骏(精)谆肫鸭肫准(章),皴开皴㿭(清)春蠢(昌),荀询笋榫榫头(心)旬殉徇(邪)舜瞬(书),循巡(邪)唇顺(船)纯莼(禅)

“峻”《广韵》私闰切,折合成普通话读sùn 或xùn,折合成宁波话则正读。

“俊”“骏”“竣”“峻”“浚”等字《广韵》不同音。“俊”“骏”子峻切,精母;“竣”七伦切,清母;“峻”“浚”私闰切,心母。“峻”《集韵·稕韵》有须闰、祖峻两切[8]541,其中祖峻切就是后来精母jùn读法的由来。

表示陡峭的“峻”读私闰切,通行于吴语甬江片(宁波和舟山)。此外,温州、温岭等地也读私闰切,例如:《温州方言词典》“峻”条:“42高而陡:楼梯忒~|俗语:个山真~。”[9]357《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本,下同)“峻”条:“①〈形〉陡。吴语。浙江苍南金乡山~显,爬不上去。浙江温州、黄岩。”[10]4194《温岭方言研究》:“峻55陡。”[11]233

民国时期宁波方言著作多写作“峻”,如《鄞县通志·方言》“俗名”(即词汇)里没有讨论“峻”字,但在“谚语”里出现了“峻”字:“吃饭像峻山划土,做生活声声叫苦。”释曰:“讥贪食而怠于作事者。峻山划土,一时即下。”[12]3228“峻”注音ㄙㄩㄣ,即读,今也读。近人陈炳翰《古堇谚铎》(附在《鄞县通志》方言卷)卷二:“吃饭峻山挝土,做生活声声叫苦。”[12]3337

汤编本《宁波方言词典》“倒笡耸”条:“倒斜;外高内低:该块地坪有眼~个,水反向流进屋里来。”[1]77又“翘耸耸”条:“形容翘起并耸动的样子:△驼背老公公,牙须~。”[1]113

“倒笡耸”“翘耸耸”之“耸”本字也是“峻”。其中“翘耸耸”,《鄞县通志·方言》“歌谣”作“老公公,牙须趬松松”[12]3528,“翘耸耸”“趬松松”犹“翘陡陡”,释为“形容翘起并耸动的样子”,有望文生训之嫌。

(二)姿

应氏是在讨论“家资”(通作“家计”)时顺便说到“意姿”的,很有见地,可惜没有单列一条专门讨论。笔者参与编写的宁波方言著作与之暗合,大多写作“意姿”,如《阿拉宁波话》“意姿”条:“姿音季。言谈举止:三岁~看到老。”[13]37《宁波市志·方言》:“意姿53计,言谈举止。”[14]2867又:“三岁意姿(音尖)看到老。”[14]2894《阿拉宁波话》(修订版)“意姿”条:“姿音基。①言谈举止:俗语:三岁~看到老。②小孩做出来的表情、姿态:小毛头装~|~介难看啦!《广韵·脂韵》:‘姿,姿态。即夷切。’”[2]51

此外,至少还有四种写法:

一作“意致”,如《鄞县通志·方言》“谚语”:“三岁意致看到老。”[12]3190近人张延章《宁波俗话诗》(附在《鄞县通志》方言卷):“三岁意致看到老,世间好物不坚牢。”[12]3387

一作“意见”,如近人陈炳翰《古堇谚铎》卷二:“大相公老毛病,三岁意见看到老。”[12]3330朱编本《宁波方言词典》“意见”条:“〈名〉言谈举止:俗语:三岁~看到老。”[15]438

上列四种写法当中,“意致”的“致”《鄞县通志》注音ㄗー,即,今音读,但“致”宁波话实读,不读,且“意致”文义不合。“意见”的“见”今读(韵母iɑn 宁波话今读i),但“意见”意思对不上号。“意基”的“基”下面原书加有小圆圈或波浪号,表示同音替代字。“意计”《汉语大词典》收有“意图,心计”等义项,于义似亦未惬。相比之下,“意姿”这个词形比较贴切。

《广韵·脂韵》:“姿,姿态。即夷切。”[5]32“姿”的音韵地位是“止开三平脂精”,今宁波话通读。止摄开口三等脂(旨、至)韵精组字在今天的宁波话里往往有、两读,例如:

事实上,无须繁琐论证,反切“即夷切”就可以拼出“姿”的宁波话读音就是。

“意姿”一词,文献少见,但亦有之。如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五“妷态”注:“态,意姿也,谓度人情皃也。”宋叶适《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意姿坚峭,所论驳屈,明主委曲调护不能回。”清钱大昕《诸蔼堂招同仇一鸥王心原蒋亶夫游湖上》诗其三:“浓澹无心画,烟云作意姿。”(后两例系友生胡羽蒙提供)

本字既定,有必要重新考虑“意姿”的释义问题。上述各家对“意姿”(包括其他各种写法)的训释大同小异,几乎都释为“言谈举止”或“言行举止”,有的在此基础上再分出一个义项。三岁小孩,尚在咿呀学语,拿用于成年人的“言谈举止”“言行举止”来释专属于小孩的“意姿”,似欠的当。其实,正如应氏所说,“意姿”就是意态,也即神情姿态或表情姿态(多用于小孩)。这样解释,不但更加符合“三岁意姿看到老”的语境,也能顺利讲通宁波话“小毛头装意姿

猜你喜欢
方言宁波
宁波第二激素厂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聚焦·宁波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