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路径探析

2022-11-22 18:48李忠全
山西青年 2022年18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信息化信息技术

李忠全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在高校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也显得愈发重要,已成为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增强智能化、精准化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在信息化技术的促进下,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传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因此,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高校教育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指高校的管理者通过合理组织教育队伍,充分发挥高校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资源的优势,利用高校各种条件高效率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教育管理主要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不仅涉及教育设备设施的管理,还涉及教育计划、教育活动的管理,是对教育系统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指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利用信息化技术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整合,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布局和管控,从而保障教育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即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并协调各种教育工作,拓展教育管理的广度和深度,进而达到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使高校教育管理活动更契合现代教育理念及其体系的要求。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成本,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和管理系统的共享,拓宽信息流通渠道,提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1]。在此过程中,还需将管理理论、协同理论以及教育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高校各项教育管理活动中。

二、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高校教育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工作的范围涉及教育教学、校园管理等多个方面。传统模式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层层落实,在这一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信息技术具有的强大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能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完整的信息。由于在信息处理方面具备巨大优势,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管理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等其他相关技术手段及时了解各项数据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管理方式与手段[2]。以高校教育管理框架作为基础,依靠信息化教育管理体系,落实好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系统化发布管理决策,监控教育管理实施过程,还可以随时测评教育管理效果,及时反馈教育管理实效,确保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

因此,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信息化有助于规避传统教育管理在时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的管理能力。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所提高,并在拓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空间的同时,对其发展潜力进行了深入挖掘,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果能够全面发挥。

(二)能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有助于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在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应用相关技术手段和有关数据信息,不仅可以开展传统教育管理线下工作模式,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还可以开展线上教育管理工作,使教育管理线上线下工作模式相互衔接,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道路。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开展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以学生的良好发展为出发点,依托信息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与教师管理、教学计划管理以及学生管理等有机融合,从而构建完善的数据发布系统、信息统计分析和综合查询系统等,收集包括学生的基本资料、学习动态和思想情况等信息资料,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料的分析与整合,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发展需求,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案,提高学生教育管理质量。使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呈现新的发展状态,释放出良好的发展效能,逐步实现管理技术的创新,从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增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稳定性和长效性[3]。

三、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带动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变革,促进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但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意识不强;专业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不足以及信息化体制不够完善等。

(一)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意识不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许多高校都意识到信息化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部分高校已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不同高校内部和外部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各高校都存在着建设与运行上的不同。一些高校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不能将信息技术很好地应用于教育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导致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这种片面的认知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价值,也没能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部分高校管理者仍缺乏信息化创新意识,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信息应用技术水平不高,信息化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另外,部分高校未能正确认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深刻内涵,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理解流于表面,导致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在高校中没有建立贴合高校管理实际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以上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创新[4]。

(二)专业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不足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内容十分复杂且任务量相对较重,几乎包含了高校的教育教学及校园建设等各个方面,这对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要求教育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扎实的教育管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和办公软件系统,了解和掌握高校教育管理数据信息。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离不开专业的高素质信息化技术人才,但从现阶段来看,影响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缺乏专业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首先,部分高校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未能深入整理和研究有关信息资源的重要价值,对信息资源的挖掘缺乏实质性内容,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专业性的指导与技术性的支持;其次,有些高校未设立专门的信息研究小组,未组建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团队,难以满足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需求[5]。

(三)信息化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高校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规章制度是提升信息共享能力、交流效率的关键,能够确保各部门形成科学的共享机制和交流体系。然而,在实际信息化建设中,各系统或部门的信息制度难以切合高校整体的建设要求,导致各系统在数据处理、传输与分析中出现明显的差异。在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中,一些高校还缺乏全面、合理、规范、科学的方法,难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引导,甚至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功能和作用[6]。

四、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路径

(一)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意识

信息化是现行教育管理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管理中信息技术应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要逐步转变教育管理思想,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意识,将信息技术应用落实到教育工作中。

首先,要明确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深刻内涵与特点,在整合各种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处理从而优化教育管理方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分析与追踪准确率高、收集信息速度快等优势,切实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建设和完善高校信息化进程。完备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体系,能够彻底改变现有教育管理现状。要彻底实现教育信息化,需要发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符合高校自身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推动教育管理工作向信息化方向的转变。高校要深入分析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在充分了解本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同时,全面掌握信息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和发展趋势,通过深入分析有关的市场环境,进一步理解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深刻内涵,制定有效的信息化教育管理方案[7]。

(二)加强专业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

专业信息化技术人才是影响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信息化管理团队的参与和指导。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队伍中除了教育信息化管理人才之外,还包括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日常事务管理和教学活动的人才,这两类人才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8]。高校要大力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团队建设,将具有信息化意识、能够熟练操控信息系统的高素质人才调配到一线工作岗位,组建一支专业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小组,让那些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人员参与其中,共同参与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高校要精准地把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目标,通过对从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人员和团队进行多元化的培训活动和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让他们接受新的信息化技术,提升业务水平,培养一批具备信息开发、挖掘、存储以及信息分析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信息化技术培训,使他们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为保障信息化系统安全、有序运行提供切实保障,从而更好地适应教育管理工作。

(三)建立健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

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是确保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路径的过程中,高校制度建设人员要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本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综合考虑校内各部门信息化工作特点的同时,充分发挥管理手段与先进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最大优势,做好满足高校发展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设计和前期规划工作。然后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和教育管理具体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参考意见与建议。

其次,要重视原有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管理工作虽善于使用大量的技术和相关的信息,但从本质上来看,仍然延续着原来的教育管理工作,且原有的教育管理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9]。因此,高校在构建新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同时,要持续优化与改进原有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使其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管理工作,并与新的信息化教育管理制度进行有机融合,共同推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五、结束语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当前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必然趋势。同时,与现阶段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共存的问题,也需要进行探索与解决。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能为当前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信息化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中小学装备管理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