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践探索

2022-11-22 20:34斯小燕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内涵式质量评价

斯小燕

(安徽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安徽 马鞍山 243000)

引言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高质量人才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国家的国际地位和长远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影响。各地方高等教育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但根据大量走访与调查发现,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定位、层次以及教学重点不同,因而难以满足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要求。内涵式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需要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践。

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奋进,主动适应实际,这与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针对知识和卓越人才的需求现状,需要设定全新的教育发展方案及改革策略。有研究总结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设立了全新的内涵式发展目标,以实际学校作为考察对象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此次研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各项内容进行分析与讨论,基于实际数据给出具体实践参考意见,以期为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方案。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内涵式发展的历史变迁

在知网中检索的关键词设置为“内涵式发展”以及“内涵发展”,获取多条中文检索结果,这些检索结果中包含特殊教育、成人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以高等教育类文献为参考,研究内涵式发展的历史变迁情况。根据这些检索资料,统计了高等教育扩大教学规模时选择的路径、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规模及变化情况,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中的数据,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规模始终呈现增长态势,尽管增幅不同。尤其是自教育部于2012年3月19日印发实施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说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促进了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二)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

逻辑学的“内涵”与“外延”为两个相互对立且相互补充的概念,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在党的十八大会议正式提出的,主要是以经济学理念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指导方针。随着高等教育不断革新,教育部又提出了全新要求,将“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等作为强化学生质量的前提条件,并将其融入到内涵式发展工作中,以此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进而提升学生质量。目前该理念已经被引入高等教育院校中,这对教学管理、教师素质、科研研究、校园文化以及社会服务等有了全新要求,学生和教学质量作为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本研究提出的内涵式发展与“双一流”建设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高校要在“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校园中其它方面的建设,包括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等,其对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机理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求。现阶段,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逐步多样化与复杂化,因此其发展战略也随之不断变化。一部分学者认为数量与质量影响内涵式发展,还有一部分学者以发展动力和资源来源为依据,分别对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可以说无论从哪一种观点出发,人才质量都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通过整合利用内部、外部资源,能建立起结构、规模、质量以及效益均较优的教育模式。习近平总书记也对以往高等教育数据进行总结,提出在发展高等教育过程中,要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心,同时带动其它高校教育工作。可见,高质量的大学生培养工作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对高校教育的要求,也是受教育者的要求。目前社会对于高质量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难以达到社会基本要求,学生就业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不能仅依靠调整教学内容解决这一矛盾,更多的是需要将“需求”与“供给”相结合,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升教育质量。因此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就是要根据“需求”与“供给”调整教学生产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结构性改革参考,高校可以在学校内部调整日常教学结构,并对教学资源要素配置进行合理分配与安排,提升供给结构的灵活性。在校学生并不是高校的“产品”,该“产品”应该是“内容性”或“过程性”产品,也就是教育课程和教学环节以及二者的具体实施过程,而学生应该作为“消费者”使用高校的“产品”,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发展方向

针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与关键,从三个角度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第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以“学生为根本”作为核心,地方院校通过定位高校办学宗旨、突出教学特色来坚守学生质量培养这一要求;第二,以实践教学为发展重点,根据具有全程发展特征的目标体系变化幅度,细化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教学内容,设置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通过调整课程理念,深化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策略,为强化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学实效提供可靠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第三,将协同推进与发展作为最终目的,针对地方高校常态化内部发展趋势,对质量保障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同时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和部门,掌握学生发展动向,并设置外部观察组,将外部持续化反馈数据与内部变化数据相结合,构建具有一体化效果的质量保障协同机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日常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发展进度,通过不断优化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实时调整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策略。

三、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践要求

(一)深化对于高等教育本质的认识

内涵式发展反映了高等教育本质特征,该特征包括一般本质特征和特殊本质特征,因此落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在机理的前提,在于需要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和历史变化特征,以此作为依据获取适合不同高等院校的发展线路、模式以及方向,由此利用更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和举措,将内涵式发展内在机理的内容深入落实。根据目前教育发展情况,从本质上来看,高等教育就是教育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统一,同时也是追求教学真理和丰富学生人格的有机统一,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解决复杂的研究问题等工作,达到培养人才以及提高人才质量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一教育理念,这一理念正是以辩证的角度,综合一般本质特征和特殊本质特征而得到的,为深入理解高等教育发展本质开辟了全新的认知途径。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越来越多,学科基础工作也逐渐走向复杂化,辩证地认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到学校内部工作当中,为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教学共识的一致性提供必要思想条件。

(二)建立科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作为高等教育组织,以更深入的研究与学习来立德树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立德树人工作实现途径趋于多样化,具体体现就是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建立。有关学者认为,对于目前的高等教育院校来说,学术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尽管学术在学习过程中是十分关键的,但学生性格塑造与人格培养才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单一地强调学术而忽略学生的性格与人格培养,那么高等教育院校与其他科学院之间就不存在本质差别了,教育与学术的分离,对于国内教育改革与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幸的。因此,科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求教师做出意识形态上的改变,走出“为学习而学习”以及“为善良而善良”的怪圈,以辩证统一的角度,了解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对立性和关联性。正如中共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蒋南翔所说的,“科学研究是十分艰苦的,任何新的创造都需要付出经年累月的辛苦,所有投机取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只有老实勤恳、不怕困难、坚定信心,才能获得不同收获”。同时各个学科的教育工作者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严谨地对待所有与教学有关的工作,以科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这一方面可以参考清华大学校长、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校长梅贻琦的“从游论”基本理念,以推进各学校的立德树人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三)改革高校评价体制机制

内涵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与评价的指导性理念,在实践中深化对其的基本认识十分重要。目前的高等教育评价工作划分为内部与外部评价,二者细化了内涵式发展的要求。由于当前的评价体制机制没能更好地体现高等教育要求, “唯项目”“唯论文”“唯奖项”以及“唯发表”等现象十分严重,对于教育教学本身产生恶劣影响,对一些教育行为产生误导,为此应当深入学习贯彻有关教育评价改革的内容,调整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正落实到追求学术和教育本真,建立学术共同体并将其应用至高等教育评价工作当中,通过提高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及学位委员会的积极评价作用,强化高校评价专业化水平,并结合学生学分、考试成绩等完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建立自由广阔的教学环境。

(四)反思现阶段大学发展理念和模式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高等院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调整、及时更新,通过反思现阶段大学发展理念和模式,实现高校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此,各个学校的决策者、管理者以及其他教职工,通过总结以往办学与教学经验,以反思的形式获得与内涵式发展相悖的教育理念以及制度,并针对存在问题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找出外在与内在问题,对于不符合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清除,对于满足发展要求并起到促进作用的部分加以利用,真正建立起全新的大学发展理念和模式。在实践要求下,各高等院校更加重视前期生源的选拔,多所学校通过反思提出了不同的疑问,其中包括“什么是优质生源?”“新的招生政策是否可以招入真正优秀的生源?”“如何重新定义优质生源并改革招生制度?”等。通过归纳与总结上述提出的这些问题,深刻反思学校指导思想以及各项办学及教学工作,坚定内涵式发展的内在机理,从而更加明确内涵式发展道路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五)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其它发展的关系

分析现今的高等教育情况可知,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之间具有较强的对立性。因此,只有深入探讨高等教育的多种发展模式,才能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实践工作。内涵与外延尽管存在完全不同的定义,但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的相互关联与补充关系。通过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构建事物发展的管理体系,可以说高等教育发展是由原来的外延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并存的阶段,过渡到二者相融合的发展阶段,不再过分追求理论研究,而是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教训,牢牢把握与内涵式发展相关关键词的定义,以及这些独立个体之间的隐含关联,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但这种辩证地处理内涵式发展与其它发展的关系是否可以真正实现,还取决于对高等教育质量本身的认知。因此,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践过程中,深化高等教育本质基本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基本发展需求,高等院校需要结合内在机理和实践要求,获取全新的发展方向。此次研究结合内涵式发展的内在机理,提出五点内涵式发展实践要求,包括深化高等教育本质基本认识、建立科教融合的教学模式等,但对于内涵式发展的基本特点等内容,并没有详细说明。今后的工作可以调整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

猜你喜欢
内涵式质量评价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外延式”与“内涵式”
浅析综合类高校音乐艺术管理的“内涵式”发展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试论高校内部审计如何促进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