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县教育系统: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2022-11-22 11:24
云南教育·视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宁蒗海安骨干教师

本刊讯(通讯员 杨艳川) 近年来,宁蒗彝族自治县教育系统聚焦“引、育、用、留”,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广开门路“引才”。一是实施“宁海教育合作”项目。34年来,宁蒗县与江苏海安市共开展了十轮教育合作,累计引进海安市支教教师290人次,同步引进沿海发达地区教师工作模式、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方法,试点将沿海先进的教学方法用于课堂教学,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之符合本地教育教学实际。二是引进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体。从2008年开始,建立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挂联帮扶机制,每年引进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保送研究生到宁蒗县一中和民族中学支教。14年来,累计引进了89名教师。三是建立东部西部结对共建帮扶机制。2018年以来,引入上海杨浦区优质学校的11名教师到宁蒗支教,定点帮扶小凉山学校、民族中学,同时进行教职工培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四是逐年招聘紧缺学科教师。近5年来,新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416人。

多管齐下“育才”。一是实施“八个一百”人才工程行动。建立健全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名师工作室创建和培养机制,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实施“名师孵化”计划,开展传帮带,辐射带动年轻教师能力提升,把优秀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把骨干教师培养成教学名师。二是开展“一周一训”教师培训行动。自2021年4月以来,以视频形式在全县中小学扎实开展“一周一训”教师培训工作,着力推进“六个一”专项培训(师德修养、普通话水平提升、钢笔字书写、每天一则教学反思、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材教法研究),累计培训教师1万余人次,教师师德师能得到大力提升。三是实施“沪滇合作”教师培训行动。有序推进上海杨浦区对宁蒗实施人才培训提升项目,2017年以来,以“送出去”的方式,累计送出428名校(园)长、骨干教师到上海培训。四是实施学历提升行动。与师范院校合作办学,举办“教师学历提升班”,大力提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学历。

不拘一格“用才”。一是用优秀的教师来教优秀的学生。由海安优秀支教教师任教“海安班”“宁海班”,用海安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为宁蒗培养优秀学生。二是用优秀的人才来管理学校。实施校(园)长竞聘,把一批年轻有为、善管理的年轻教师推上领导岗位。2016年以来,宁蒗县累计实施了5轮校(园)长竞聘,涉及38所学校校(园)长、148名副校(园)长,学校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三是用專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教体系统专任教师的专业和岗位进行梳理,在教师调配中注重学校紧缺学科与教师专业相统一,做到“人岗相适”,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

千方百计“留才”。一是在住房上给予优待。在民族中学修建海安楼2栋共50套房屋,免费给海安老师居住;在全县14所中小学中,新建434套公租房,切实解决了教师的住房问题。二是在工资待遇上予以优待。对海安支教教师实行年薪制,发放一次性安家费3万元;实施《宁蒗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认真贯彻落实乡村特困连片地区教师生活补助、乡镇教师岗位补贴,实现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全覆盖,实行差别化政策,补贴最高达1 200元/月,每年发放乡村教师补贴1 200万余元,惠及教师1 642人,切实调动了广大乡村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吸引乡村教师扎根乡村,长期从教,安心从教。三是在职称晋升上予以优待。在政策上适当提高乡镇中级岗位比例,单独核定“定向使用”高级职称岗位数,不占用现有高级职称岗位结构比例,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师职称晋升瓶颈问题。四是在生活上给予优待。关心关注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切实帮助基层教学点教师解决相关问题和实际困难,全力营造更加宽松和温馨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更加安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五是提升教师荣誉感。每年推荐和表彰一批先进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师德标兵、扎根乡村的模范教师,选树一大批模范和先进,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猜你喜欢
宁蒗海安骨干教师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丽江市文联组织文艺人士赴宁蒗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丽江市文联组织文艺人士赴宁蒗 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Child Vaccines and Autism
福建省海安橡胶有限公司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海安:联手开展“双随机”执法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宁蒗县总工会:“两节”慰问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