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及防控措施研究

2022-11-23 02:53谢晓辉
中国猪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猪只圆环圈舍

谢晓辉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光明监管局,广东深圳 518107)

1 猪圆环病毒的致病特点

猪圆环病毒简称PCV,是至今已发现动物病毒中最小的一种。结合现阶段的研究结果来看,PCV主要分为4个类型,即 PCV1、PCV2、PCV3和 PCV4。其中,PCV1无致病性,但其基因序列与可致病的PCV2几乎相同,因此可能对猪产生潜在性的疾病影响。PCV2为致病性病毒,且已形成广泛蔓延、全球传播、无法根除的感染形势,给生猪养殖行业带来极大困扰。猪感染PCV2后,病毒粒子可侵袭鼻腔、扁桃体、肠道及肺脏、肾脏、脾脏等多个器官,并导致严重的猪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同时,经调查发现,PCV2不仅易感性强、传染性强、潜伏性强,还多表现出混合感染的特征,即会与PRV、CSFV、PRRSV等病毒混合感染,继而给生猪养殖效益造成极大损害。PCV3最早于2016年出现在我国,且一经发现就形成了广泛分布、长期传播的局面。在病理特征上,PCV3与PCV2大致相同,但并不具备交叉免疫条件,因此两者可同时感染猪群,进而对生猪养殖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感染PCV3后,病猪的皮肤、心脏、肾脏及繁殖系统均可能出现病变。在重症、急症情况下,PCV3的致死率相当高。PCV4是猪圆环病毒的最新发现类型,其首次出现于2019年,目前业内对该病毒仍处于研究分析阶段。基于当下的研究情况看,PCV4在所有年龄段的猪体中均有发现,与前3型圆环病毒相比表现出更广泛的器官组织侵染能力。同时,检测人员在母猪初乳中也检出了PCV4,即表明该病毒不仅能在猪群中平行传播,还可能通过病猪生殖系统实现垂直传播。此外,与其他猪圆环病毒类似,PCV4具有混合感染的特点,可与PCV2、PCV3、PPV等病毒协同致病。综合来看,猪圆环病毒具有感染猪群概率高、感染周期长、感染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且能导致病猪多个器官、系统受到侵害,并存在混合感染、急重发作的可能性[1]。因此,在日常的养殖实践中,必须对猪圆环病毒病加以重视,并尽可能地做好诊断排查与预防治疗工作。

2 猪圆环病毒的传染方式

病猪的口鼻分泌物中带有圆环病毒粒子,可通过呼吸、接触、饮食传播。经人工干预试验发现,公猪在患上猪圆环病毒病后,其精液中可检出病毒成分,因此,该病极有可能通过交配行为进行传播。母猪在妊娠期感染圆环病毒后,其分泌的乳汁中可能检测到病毒的成分,且圆环病毒导致母猪流产或产出死胎后,在死亡的仔猪体内可检测到圆环病毒。由此可见,该病可以通过母体进行垂直传播。当猪群内出现患有圆环病毒病的猪只后,养殖环境也会形成空间性的感染风险。此时,一旦养殖人员进出圈舍,或将圈舍内的物品带出,也可能导致圆环病毒经由被污染的工具、设备或衣物实现向圈舍外或场外的传播。

3 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

感染圆环病毒的仔猪断奶后,会出现发育迟缓、呼吸艰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并随着病程的延长而日益消瘦衰弱。此时,即表明其因感染圆环病毒而患有PMWS(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PMWS多见于40~60日龄、80~120日龄两个日龄阶段的仔猪。猪在感染猪圆环病毒后,还常见PDNS症状(猪皮炎肾病综合征)。患病初期,猪体表面逐渐出现大量的炎性丘疹,随着病情逐渐加重,丘疹破溃腐烂,解剖病猪镜下观察各器官组织切片,可发现病猪的肾皮质区明显病变。一般来讲,PDNS的致死率较低,但仍需加以重视,以免病猪出现继发性感染其他疫病。圆环病毒侵袭仔猪后,还可引发仔猪的先天性震颤,亦称“抖抖病”[2]。顾名思义,此类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性颤抖,但具体的颤抖程度并不稳定。若颤抖较轻,多数患病仔猪可在2~3周内康复;若颤抖过重,将对患病仔猪的吮乳行为产生干扰,进而导致仔猪出现持续性乳汁摄取不足,并最终因饥饿而死。此外,还有部分仔猪的颤抖症状始终无法痊愈,在生长、育肥等过程中,一旦出现受惊、受凉引发的应激反应,还将出现躯体震颤且难以控制的症状。猪圆环病毒还会导致病猪体内多器官、多组织发生系统性紊乱、病变甚至衰竭,如心肌坏死、心肌纤维化病变、肾脏肿胀、胃肠溃疡、神经系统紊乱、呼吸系统障碍等。由于圆环病毒可与PPV、PEDV、SIV等病毒混合感染猪体,因此,一旦出现疫病混合发生的情况,病猪的圆环病毒病症状还会进一步加重,该病的致死率也会大幅提高。研究表明,猪体在二重、三重感染其他病毒的情况下,死亡率相较于单一感染病毒时将高出25%~40%。

4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措施

4.1 全面提升养殖管理质量

做好养殖管理工作是保障生猪养殖效益、提高疫病防控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在具体实践中,养殖企业尤其饲养员首先要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健康,做好定期打扫清污、定期消毒杀菌、定期通风换气等工作,避免病菌的孳生与集聚。其次是应基于现有养殖条件,适度控制养殖密度。通常情况下,若单个圈舍的规模较小,仔猪养殖应以“一窝一圈”为宜,生长猪、育肥猪养殖则需要设置牢固隔断墙进行分圈饲养或单独饲养。这既能防止猪因活动范围受限而出现精神问题或饮食障碍,也能有效地改善圈舍内部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猪对猪圆环病毒病等各类疫病的耐受能力和抵抗力。最后,在繁育、去势等特殊时期,饲养人员应着重做好猪舍内的温湿度调控、清洁杀毒等工作,以确保猪体的健康安全,降低猪圆环病毒病的感染概率和对猪群的影响。

4.2 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现阶段,减轻猪圆环病毒病对生猪养殖效益影响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施行PCV系列疫苗的免疫接种。但需要注意的是,疫苗的作用在于保护生猪免疫系统,减轻病猪在感染猪圆环病毒后的症状,而无法做到病毒的完全杀灭。因此,养殖企业在选择疫苗时,首先要对疫苗的品牌资质、合格证明、类型参数等进行确认,以避免使用“假疫苗”甚至“毒疫苗”而造成资金浪费和猪群患病的风险。其次,选择好疫苗后要结合不同的猪只类型,实施不同的接种措施。对于普通育肥猪,可在14~28日龄期间接种1次,以每头1 mL为宜;对于繁殖母猪,可在配种前20 d接种1次,以每头2 mL为宜。同时,为了应对猪圆环病毒与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还需要做好SCFV、PRV、PPV等病毒的疫苗接种。

4.3 基于病猪情况对症治疗

在感染猪圆环病毒后,病猪的病症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应遵循“对症下药”的原则,实施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以促进病猪整体状态的改善。例如,若病猪体表出现红色皮疹,可联合使用阿莫西林和低聚木糖类饲料添加剂进行拌料治疗,以达到消炎抗菌、促进皮肤恢复的效果。如果患病猪只较严重且已可见皮疹的明显溃烂,则可先对患处进行高锰酸钾消毒处理,然后再使用红霉素药膏进行涂覆,以达到保护皮肤黏膜、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再如,部分成年猪感染圆环病毒后,消化系统会发生紊乱,并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对此,可以使用黄芪多糖、氧氟沙星注射液,对病猪实施肌肉注射,以达到快速止泻的目的,同时,将补液盐、黄芪多糖、硫酸粘杆菌素混合后灌服或掺入饮水中,能够更有效、更快速地改善病猪消化系统疾病,避免病猪出现脱水消瘦、精神萎靡等问题。此外,对于因感染圆环病毒而患上“抖抖病”的初生仔猪,最好及时淘汰,有条件的猪场可适当采取人工哺乳的方式,以降低猪躯体颤抖而造成的吮乳不足,从而降低仔猪的病死率。

4.4 构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猪圆环病毒的传播能力极强,因此养殖人员还需要构建严格而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尽可能地减少病毒的传播渠道、以控制病毒的危害。首先,猪场应尽量做到猪的自繁自育,以阻断病毒的外来途径。若受客观养殖条件限制,存在必要的生猪引进需求,则应做好相关检疫检查工作,并对新进生猪实施15 d的隔离观察处理。在确认引进生猪健康后,再引入原有养殖场中。其次,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病猪或疑似病猪,应及时采取隔离养殖、疾病检查、圈舍消毒等应对手段,最大程度地保证其他猪只的健康安全。最后,圆环病毒的宿主并不限于猪,所以不宜在生猪圈舍周围养殖猫、狗、牛等其他动物。夏季还应做好灭蚊蝇、害虫等的工作,防止蚊蝇通过叮咬猪只传播疾病。

5 结论

综上所述,猪圆环病毒病具有易感染、易传播、易发生的特点,且有些病毒型的致死率较高。此外,圆环病毒的多种分型以及猪感染后表现的多种症状,使得圆环病毒病的防控难度较大。因此,要想实现生猪养殖效益的保障与提升,养殖人员必须围绕猪圆环病毒病做好防控管理工作。以确保最大程度地降低病毒危害、保障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猪只圆环圈舍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圆环填数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巧剪圆环
成语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