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浅析庆城县核桃产业发展对策

2022-11-23 04:07王维东
现代农机 2022年2期
关键词:核桃树核桃农户

王维东

(庆城县林业技术工作站,745100,甘肃庆城)

核桃是庆城县精准推进产业扶贫的重要的经济林果产业之一,庆城核桃果肉营养价值高,入口脆香,在市场上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发展核桃产业对庆城农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增收致富、发展主导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核桃是木本油料植物,适宜生长在土壤肥力大、气候温润的自然条件下,核桃果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也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干果。

核桃果仁中含有9.0%~9.5%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钙、锌、铁等含量十分丰富,核桃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滋养脑细胞,增强脑功能,具有延缓细胞衰老、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补充大脑营养、提高记忆力、降火祛痰、润肺止咳等功用。核桃果仁还可以作为饮品的辅助佐料或者加入酸奶中饮用,尤其是作为藏区牧民喜好的油茶辅料,也可以用来炒菜、拌凉菜。核桃果营养价值高,吃起来有油香味,日益变成一种广受人们喜爱的高档节日礼品。

1 庆城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1.1 核桃树分布及种植特性

庆城县核桃种植主要分布于辖区内15 个乡镇2 个办事处共153 个行政村,多分布在川区、塬区、山区。核桃树适应湿润肥沃土壤,喜温凉气候,抗干冷性强,适于光照强、无积水地块,抗旱性较差,不耐碱性,抗风性较强,成熟植株有肉质根,移植后不易成活。庆城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530 多mm,土壤黄土层绵而深厚,质地均匀,土质及地形地貌较为良好,特别适合种植核桃。县上栽培苗木以三年生中林、香玲、辽核等优质嫁接苗为主。截至2020 年底,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共有1 580 hm2,年产量达5 925 t,综合产值约为9 480 万元。目前全县种植分布广,核桃产业示范基地的创建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1.2 影响核桃产量及质量的因素

目前核桃产量及质量主要受自然因素条件及人为粗放管理的影响。其一,近年来,天气回暖快,沙尘天气多,多显春早,天气变幻无常,林果在春季放花期经常性遭遇霜冻,当年就大大减产。其二,在核桃没有大力发展为主导产业的情况下,农民经营意识不强,既不松土、科学施肥和去除害虫,也不进行专业修剪,任其自然生长,多数农户每户仅拥有一两棵核桃树;加之山区乡镇都是在坡地里栽植核桃树,降水容易流失,土壤保墒差,多数常年干旱,土壤水分稀缺,果实个头小,产量大大减少。这样必然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及质量。

1.3 核桃生产加工

全县70%以上的核桃树,分布在川塬区乡镇,塬区公路沿线乡镇的核桃产量大,主要是白马、赤城、驿马、高楼等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的乡镇,资源丰富,容易获取资源,是核桃的主要产区,也是核桃交易、加工的中心。但是产业链还没形成,核桃加工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手工小作坊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性不高,占领市场程度难以保证等问题较为突出。

1.4 市场发展状况

庆城县已将核桃产业纳入精准脱贫的帮扶产业,庆城核桃已有一定的区域林果名声,核桃产品品质高。再加上借助互联网等多种途径销售,重视售后服务,庆城核桃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随着销售多途径的探索,特别是电商推介宣传、网上购物风气的养成,鲜核桃仁色白、含油量高、易剥壳备受消费者好评,核桃产品的销售市场广阔。另外,在不产核桃的区域,青年人偏好于易食用商品,导致带壳核桃销售份额逐年下降,但核桃仁营养价值高,消费者对核桃仁的需求却在增长,核桃成品油也占领了一定的市场。核桃树木材坚硬,是实木制品的原材料。

目前,核桃产品种类繁多,以青皮鲜核桃、核桃仁、干核桃销售为主,口味油腻脆香。但产品的创新不足,近年来新上的核桃品种主要是从山西引进的,小树挂果早,果个大皮薄,树小产量低,市面上表现平淡。当前新产品开发活力不够,需要走出去引进来,搭建合作的平台,企业要以技术升级来推动产品研发,深加工核桃粉、核桃奶、核桃奶茶等产品投放市场,以拓宽市场、提高销量。

2 庆城县核桃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分散经营,制约了核桃产业健康发展

个体户多、经营规模小是庆城县核桃产业发展的弊端之一。老核桃树的品种单一,每户核桃树只有零星几棵,规模小,经济收入没有明显增加,农民经营意识不强,树龄偏大,农户粗放经营,不打药、不修剪、轻施肥,质量难以保证。而引进新品种核桃树,以房前屋后零星栽植为主。核桃树成片经营种植的极少,难以保证产量,没有形成规模化,很难做大做强核桃产品的深加工。加之经营方式粗放,不科学喷洒农药、施肥,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土壤酸性提高,核桃树树枝枯萎病多发,造成核桃树大面积死亡,出现退化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收入,农户丧失管理核桃树的信心。因此,核桃树经营分散、规模化程度低,不利于统一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推广新技术难度高,产品成本高,效益低。

2.2 采摘后处理技术落后,严重影响核桃品质

核桃产业的农户个体经营方式导致核桃成熟后,处理技术也呈现粗放单一,特别是核桃的干燥处理。先进设备的投入是改进干燥技术的关键,对农户而言,产量小,经济效益低,自然晾晒风干是成本最低的干燥方式。虽然自然干燥能较好地保证产品的原有味道,但是入户走访发现,一方面受核桃成熟期天气的影响,另一方面农户未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受经济利益驱使,果实没有完全晒干,就将其放置于家中阴干。这样不仅核桃仁品相不好,呈褐色,而且严重影响核桃的油脆感,影响后续加工,导致核桃产品不受消费者欢迎,后续销量大打折扣。

2.3 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商品化程度和产品质量不高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倾斜支持,扶持资金及时到位,多种产业齐上,但发展后劲不足。庆城县核桃的生产加工主体大多是由个体经营发展而来的小作坊小企业,数量多、质量差,收购加工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者多为当地小商贩,一方面产品创新的科技含量不高,另一方面缺乏商品生产专业科技人员,没有形成商品化,品牌化程度低。因此,近年来核桃产品质量一直原地踏步,难以有较大的突破来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2.4 核桃价格便宜,行业规模可持续发展难

核桃销售经济效益不佳,农户短期见不到效益,从业商贩少,见利就售成为最常见的营销手段;而低价恶性竞争导致行业利润大大降低,这导致农户大量核桃产品滞销,严重挫伤农户种植管护的信心,使产品缺乏发展后劲,更不利于行业规模可持续发展。

3 庆城县核桃产业发展对策

3.1 重视优化发展模式

结合甘肃省核桃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推进耕地流转,鼓励产业大户成片栽植,实现规模化发展。结合退耕还林,壮大经济林果业,推进绿色生态经营,促进核桃产业在庆城县做大做强。破解当前农户短期收益低的问题,推行农林产品保险制度,有效减小农户经营风险,同时制定科学的林地流转制度,促进核桃树规模化种植,提高生产规范化水平,为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3.2 以科技创新促进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以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来改造和提升核桃产业,完善新品种引进,逐步完成高枝嫁接穗,实现年年丰产,助农丰产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的科技应用能力,抓好农民技术员培训,采取田间现场培训,向农民传授育苗、栽培、嫁接、抚育、修剪、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适时采收、贮藏加工等技术,结合科技下乡工作,把技术送到农户心坎上,让技术入脑入心,使农民成为种植行业能手。县乡科技行政部门应积极联系和组织科研院所到龙头企业种植示范点提供技术指导、种植教培等服务,在带头示范户中大力推广新技术,形成示范效应,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3.3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

县里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扶持核桃产业。促进林地流转与规模种植同步推进,确保核桃产业成为庆城县助农增收一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4 结语

庆城县林业主管部门应大力扶持和促进林果龙头企业发展,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建立新型经营模式,提高科技含量,在研发设计、产品精深加工做实做细、流通消费等领域做大文章,强化精细化管理,制定生产、服务和加工等标准,朝注册商标、争创品牌方向努力,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导作用,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引领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带动庆城县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乡村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和农民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核桃树核桃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高海拔区核桃树体器官养分累积、分配及生长发育特征
核桃整形修剪技术及注意事项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核桃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讨
老核桃树
热胀冷缩巧取完整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