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缺素植株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2-11-23 04:08王永良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叶面基肥花生

王永良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平安地镇人民政府,辽宁 阜新 123000)

1 花生需肥特点

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辽宁阜新地区的特产之一。花生的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吸收多种营养元素,主要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等9种元素。除此之外,还需要几种微量元素:硼、钼、铁、锰等。其中,碳、氢、氧是从空气中吸取,其他元素是从土壤中吸取。可见,营养元素的供给十分重要,因此,种植花生需肥的特点规律主要是:(1)花生所需氮素主要源于植株的根瘤菌固氮。从花期开始根瘤菌开始供给植株氮素,直到结荚初期固氮能力达到高峰。通常条件下,花生所需氮素的60%都由根瘤菌固氮提供,但是氮肥施用量增加后,影响根瘤菌的生长,其数量不增反减,固氮能力降低。(2)花生对氮、磷、钾的需要量在幼苗期和饱果期少,开花下针期和结果期多。(3)花生对钙的需要量大,明显高于同等产量水平的其他作物需钙量。

2 花生施肥应掌握的主要原则

花生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料为辅,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在施足基肥和种肥的基础上,适当追肥,及时补肥。

2.1 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搭配使用

花生生长需要的肥料种类繁多,其中有机肥料含有花生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除可以补充一部分养分外,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增强蓄水保肥和抗旱的作用。有机肥料多的土壤不仅能节约化肥,而且能降低旱涝灾害的影响。但是有机肥料具有肥效慢、养分含量低等缺点,无法满足花生在不同生长期所需养分,更达不到花生全生育期的总需肥量要求。无机肥料弥补了其缺点,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分解快、易吸收等特点,施用后植株发育明显加快。但是,无机肥料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只有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才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培肥地力和增强肥效,满足花生各种养分的需要。

2.2 遵循“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原则

施肥期,坚持基肥与追肥相结合,花生开花期对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最强,根系的吸收能力也是在花期达到峰值。对同等数量的肥料作基肥的效果优于追肥,因此注意化肥的施用方法和施用时间。花生施足基肥很重要,通常可以把花生所需养分作基肥一次性施足,之后不用再追肥。在花生生长中后期,如果发现植株有脱肥现象则需要追肥,可施速效肥料补充,并根据花生的生长状况确定是追施还是叶面喷施。

3 花生缺素症状及防治措施

3.1 缺氮

氮素是植物的生命元素,对花生代谢和生长发育影响重大,是花生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植株症状:一旦植株出现氮素症状,表现为花生植株矮小,叶片变黄失绿,生长不良,光合强度低,不利于果针的形成,影响荚果发育。此外,花生的植株颈部发红,根瘤菌少,植株矮小、早衰、分枝少,造成花生减产。

发病原因:一是施入氮肥过少;二是土壤供给量低;三是因气候原因出现高温多雨导致氮元素流失;四是沙壤土阴离子交换少的土壤容易缺氮。正常情况下每千克纯氮,可增加花生荚果产量2~7 kg。

防治措施:一是施足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作基肥;二是接种根瘤菌,增施磷肥确保固氮含量正常;三是花生出苗后15 d或开花前10 d施用尿素5~10 kg/亩。在中后期发现植株缺氮,可用1%~2%的尿素溶液叶面喷施,每亩每次喷洒60 kg。

3.2 缺磷

植株症状:叶片变成暗绿色,茎秆发育细小颜色呈红褐色或者紫色,根系发育不良,根瘤菌少,根毛变粗,开花少且荚果发育不良,籽仁成熟晚且不饱满。

发病原因:花生对磷素的吸收特别偏爱,其含量直接决定了花生的产量。一旦施用有机肥或磷肥不足、地表温度过低都会影响磷的吸收,导致植株出现缺磷症状。

防治措施:可施用过磷酸钙,用量标准为20~25 kg/亩,可与有机肥混合沤制14~18 d作基肥集中勾施。在其生长期发现缺磷,可用2%~3%过磷酸钙浸出液喷施叶面,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每亩每次喷洒60 kg左右溶液。

3.3 缺钾

植株症状:最初叶色失绿,略微变暗,叶尖上长出黄色斑点,并蔓延至叶缘呈现出浅棕色的黑斑,引起叶缘组织焦枯,但叶脉仍呈现绿色,叶片水分流失造成卷曲,荚果减少或成畸形。

发病原因:土壤中钾含量不足,得不到补充,花生对钾的反应也会很敏感,花生对石灰及石膏中的钙反应较敏感。因此,它对钾的反应会因缺钙而受到限制。此外,花生与禾谷类作物棉花轮作3 a,它们对钾的反应不明显,但是3 a以后花生对钾的反应就变得很敏感。当土壤中速效氧化钾含量低于85 mg/kg时,就会出现缺钾症状。

防治措施:结合深耕整地每亩施用草木灰150 kg,或每亩施入氯化钾或硫酸钾底肥5~10 kg。花生生长期缺钾可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 g,兑水50 kg,于早上9点前或下午4点后叶面喷施,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 d,喷后8 h内遇雨需重新喷施。

3.4 缺铁

花生是对铁元素反应非常敏感的作物。铁元素虽然不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但铁元素是合成叶绿素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铁元素不仅是细胞色素氧化酶与过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还是参与植物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不可缺少的成分。

植株症状:先表现为植株上部嫩叶失绿下部老叶及叶脉继续保持绿色。植株严重缺铁时,叶脉先失绿进而黄化,接着上部新叶全部变白,出现褐色斑点坏死,直至干枯脱落。

发病原因:影响土壤中有效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土壤酸性过高或过碱,导致铁呈现为难溶性的氢氧化铁而沉淀或形成溶解度很小的碳酸盐,不易吸引,降低了植株的铁含量。逢雨季或灌溉后水分加重会加速铁离子的淋失,提升了pH值,这时恰好为花生旺长期需要大量铁元素,而铁离子流失使花生植株出现缺铁失绿现象。

防治措施:底肥中施入易溶性的硫酸亚铁,其含铁量是20%~22%,用量0.3~0.5 kg/亩,与有机肥或过磷酸钙混和1次施入效果较佳;或用浓度为0.1%的硫酸亚铁配制液浸种12 h,待晾干后即可播种;在花生出现新叶发黄时每亩喷施0.2%的硫酸亚铁溶液30 kg,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叶面2~3次.

3.5 缺锰

植株症状:表现为早期花生叶脉间逐渐失绿,呈现灰黄色,后期植株颜色加重转为青铜色,但是叶脉继续保持绿色。

发病原因:在碱性土壤中,还原性锰的临界值为100 mg/kg。可代换性锰的临界值为2~3 mg/kg,一旦低于这些数值范围,植株就会出现缺锰症状。

防治措施:基肥中加入22%~25%易溶的硫酸锰,用量标准为1.5~2 kg/亩,或者从花生苗期开始或发病初期用0.1%的硫酸锰溶液每隔10 d叶面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可与花生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施用。

3.6 缺钙

植株症状:种子胚芽变质呈现变黑,荚果发育减退,影响到籽仁生长发育,颗粒不饱满,易形成空壳和烂果。缺钙特别严重,叶面失绿,植株枯萎变黄,叶片脱落顶部完全萎蔫直至植株枯死,根部器官不能形成,空果,单粒果增多。

发病原因:pH值小于7的酸性土壤影响钙吸收,或因氮肥、钾肥施用过量导致植株钙吸入不足。

防治措施:在酸性土壤中施入适量石灰,一般每亩25~50 kg,和基肥一起施入。在石灰性碱性土壤施入适量石膏(硫酸钙),用量每亩20~30 kg和基肥一起混施。也可在花期用0.5%的硝酸钙溶液叶面喷施。

3.7 缺硼

植株症状:植株主茎和侧枝粗短,表皮易破裂;茎顶端叶片容易脱落,叶片小而皱缩,新叶白化老叶早黄,叶缘出现锈色斑点,开花少,根粗短,根瘤虽多但无固氮作用。最明显的表现是种子“空心”,种子发育不全,两片子叶中间凹陷,严重时表现为“有果无仁”,瘪果和空壳果增多,籽粒变小,呈畸形。

发病原因:土壤中有效硼含量较低,花生正常生长土壤含硼量为0.8 mg/kg,低于0.5 mg/kg即为严重缺硼。

防治措施:在花生苗期、始花期、盛花期,分别用0.2%的硼酸溶液叶面喷施。市面上质量较好的硼肥,有红A硼(英国产)含硼量较高,可达21%~22%,而且水溶性好,无残留,苗期至结荚期(如花期、盛花期)喷施红A硼 2~3次,每次亩施用量 30~50 g,0.1%~0.15%的浓度,30~60 kg水稀释;硼酸也是一种较好的叶面喷施硼肥,但不可施用过量,易造成花生中毒。

3.8 缺镁

植株症状,植株顶部叶片叶脉间失绿,茎杆生长迟缓矮化,下部叶片黄化继而出现褐斑,严重缺镁时会造成植株死亡。

发病原因:土壤中镁含量低或长期不施入含镁的肥料。或土壤中不缺镁元素,但因施用了过量的钾肥,影响了花生对镁的吸收导致。

防治措施:在苗期或植株出现症状时可叶面喷施0.5%的硫酸镁溶液,连续喷施2~3次,每隔7~10 d喷施1次。

3.9 缺硫

植株症状:其表现症状与缺氮相似,主要区别是植株缺硫先从顶部叶片开始发生变化,由绿转黄,严重时变白。氮元素不足多为老叶开始黄化或上下同时黄化失绿。

发病原因:花生对硫元素反应较敏感。长期使用不含硫的过磷酸钙肥料或硝酸磷肥料的土壤,植株会出现明显的缺硫症状。

防治措施:在基肥中加入硫酸铵或含硫的过硫酸钙肥料,在苗期或发病初期叶面喷施0.2%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3.10 缺钼

植株症状:植株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叶脉间失绿黄化,叶片生长变形,叶片上布满许多斑点,根瘤发育不正常,固氮能力下降。其症状与缺氮症状有些相似,不同的是缺氮症状先表现在老叶片上,而缺钼症状先表现在新生叶片上。

发病原因:在pH值偏酸性的土壤中钼易被吸附固定,造成钼对花生的有效性减弱,造成酸性土壤缺钼。不施有机肥或有机肥用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造成土壤缓冲性能差,从而使有效钼的活性降低,造成花生出现缺钼症状。

防治措施:主要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来提高土壤中钼的有效性。土壤对钼的最高吸附值约在pH值4~5,pH值5以上吸附性逐渐变弱。考虑作物对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最好将pH值调整在6.5~7.5内。在酸性土壤中可每亩施入碳酸钙100 kg左右来调整土壤酸碱度。做到合理施肥改变肥料使用品种。氯化铵、氯化钾、过磷酸钙都能使土壤的酸性增加,所以氮肥应以尿素为主,钾肥应以硫酸钾为主,磷肥应以钙镁磷肥为主。有机肥多呈碱性,可起到调节土壤酸碱度作用,能提高土壤中钼的有效性。

合理使用钼肥应做到以下几点:(1)拌种,通常每公斤花生种子用钼酸铵3 g为宜,用45℃的温水溶解后稀释到所需浓度拌种,待晾干后播种。(2)浸种:用0.1%的钼酸铵溶液将花生种浸泡10~12 h,待晾干后播种。(3)叶面喷施:在花生苗期、开花期或发生缺钼症状时叶面喷施0.1%的钼酸铵溶液,每次每亩地50 kg溶液左右,喷施 2~3 次,每次间隔 7~10 d。

使用钼肥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拌种、浸种、配置溶液时,尽量不能使用铁、铝等金属容器,以免影响肥效。(2)叶面喷施时应选择无风天气的早晨9点之前或下午4点后,可有效增强喷施效果。(3)叶面喷施时提倡钼肥与磷酸二氢钾混和使用,按照一定的浓度配比,通常50 kg的溶液中加入150 g磷酸二氢钾混用效果更佳。(4)因为钼酸铵有一定的毒性,用钼酸铵处理过的种子人畜家禽等其他动物禁止食用,剩余的种子不能随意扔掉,要按照农药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猜你喜欢
叶面基肥花生
不同施肥配方对克瑞森葡萄园艺性状的影响
叶面喷施甜菜碱对不同播期夏玉米产量形成及抗氧化能力的调控
叶面上的小水珠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秋吟
多少堆花生
生物炭处理有利于棉花生长及产量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油菜栽培怎样施好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