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

2022-11-23 04:08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农田用水节水

蒋 海

(高台县水务局,甘肃 高台 734300)

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任何一个领域和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水资源,农业生产领域也同样如此。在我国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优先解决农业用水问题,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以有限的农业水资源满足更广大的农业用水需求。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一方面要减少农业灌溉中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要尽可能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循环利用率,切实保障我国农业用水安全,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1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相关概述

1.1 农业水资源概述

农业水资源通常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农作物最基本的生长发育需求,保证农作物基本的生命生长活动所需要的水资源,农业水资源实际上包括了一切能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地表水、大气降水、地下水以及动植物体水,而农业水资源需求领域包括种植农业、林业以及畜牧养殖业等[1]。由于我国巨大的农业体量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当前我国的农业水资源存在着巨大的缺口。

1.2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相关概述

一直以来,如何将有限的农业用水更大程度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是所有开展农业生产的国家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而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则是衡量农业生产活动中水资源投入与产生的农业收益之间的关系的重要量化指标。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要以更宏观的视角评价农业用水与农业用水效益的关系,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分析。

2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状况及节水灌溉的意义

2.1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状况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也逐步建立起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区都开始建立不同程度的节水灌溉标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需求,逐步对节水灌溉方式进行调整和改善,形成更符合地方具体状况和要求的节水灌溉模式,大幅度提高了水资源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利用效率[2]。当前,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采取了将不同的农业生产区划分成不同灌溉区域的模式,各个灌溉区域能够根据本区域内的降水情况、农作物生长状况等具体要素调节灌溉水资源供给,使用不同的灌溉系统,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农业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并通过加深各个灌溉区域的内部联系,建立起更科学的农业用水系统,提高对各个区域的水资源的调配能力,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节水灌溉的意义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在我国的产业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时我国又有众多的人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社会居民粮食需求一直都是国家的重要任务,而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农业粮食产量与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农业灌溉。节水灌溉技术与模式的推广,实际上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层次和广大社会居民的温饱问题。巩固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实现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就必须要在农村地区和农业产业上下功夫,重视农业生产活动。节水灌溉的应用是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形成全方位水资源保护要求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我国发展节约用水型农业的必然要求,关系着我国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3.1 农业灌溉设备

农业灌溉设备对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农业灌溉设备的大范围应用。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技术与设备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节水灌溉设备出现,但这些新出现的灌溉设备并没有得到妥善应用。考虑到设备更新成本和设备操作技术要求,许多农户没有及时更新灌溉设备,依旧使用传统的农业灌溉设备,而这些设备由于其本身的技术性不足,无法最大程度利用农业水资源,造成了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同时灌溉效率与新设备相比也相差较多。另一方面是随着灌溉设备的使用,其中一些零部件会逐渐磨损和老化,而一些农户缺少设备维修和养护的意识,部分零件的功能老化会影响整个灌溉设备的效率,从而导致水资源浪费太多,降低农业用水灌溉效率[3]。

3.2 用水行为习惯

当前一些农业种植区仍然在沿用传统农业种植模式,而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下的灌溉通常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这种灌溉方式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同时也会使一些不缺水的区域出现水涝,导致某一区域内的农作物死亡,降低粮食产量。不仅如此,在大水漫灌的灌溉模式下,所要灌溉的种植区域比较广,为了满足离出水口较远区域的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出水口就需要持续性地大流量放水,由于水流量比较集中,许多水分来不及被土壤吸收就流出了种植区域或者被蒸发,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十分低下。

3.3 农田面积规划设计

农田的规划和设计会对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产生巨大的影响,相比于规划设计不够合理的农田来说,同样的水资源在规划设计更科学合理的农田中能够灌溉更大面积的农作物。而农田的规划设计不合理,会导致在灌溉过程中,农田各个部分的水资源分配不合理,这样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水资源浪费,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除此之外,农田面积规划设计的不合理,还体现在农田规划设计与农田水利设备的搭配不匹配上,在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下,农田的灌溉通常依靠人力,为了灌溉方便,农田大多集中于水源附近,在后来的水利设施建设中,农田依旧保持原本的分布格局,新建的水利设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4]。同时,有许多地区的农田分布比较零散,一些大型灌溉设施的建设投入无法获得相应的收益,许多灌溉设施和设备也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整体的农田用水灌溉效率不高。

3.4 用水主体的节水意识

当前,我国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建设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水平不高,对节约农业用水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对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了解也不够深入,在实际的农业日常生产活动中就很难主动地践行节水灌溉模式。因此,要在我国推广节水灌溉模式,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整体用水效率,必须要持续推进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在农民群体中宣传普及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促进农民节水意识的觉醒,推动农民主动在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应用节水灌溉模式,积极学习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有组织、有计划地更换节水灌溉模式。在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的同时,要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提升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具体措施

4.1 加快推广先进灌溉设备和技术

科技是任何一种现代化产业发展都离不开的重要要素,要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就必须要在农业产业中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要提高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首先要从先进灌溉设备与技术的推广上入手,为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快推广先进灌溉技术和设备,需要农业技术员深入到基层农户群体中,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向基层农户展示先进农业灌溉技术和设备的优势,并指导农民如何有效应用相关技术和操作设备[5]。提高农民的设备管理意识,做好灌溉设备的日常检修与维护,避免因设备老化和故障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先进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不断研发的基础上,农业技术人员要在农民实际的灌溉工作中发现问题,不断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进步,并把不断优化的技术教授给农民,保证我国农业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节水灌溉能力的不断提升。

4.2 优化农业灌溉用水方式

农民在灌溉活动中的用水方式问题是导致农业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因素之一,优化农民的农业灌溉用水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农业灌溉用水浪费的情况。优化农业灌溉用水方式,就是要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下的用水供需比例,采取更有效的灌溉方式取代传统灌溉模式。优化农业灌溉用水方式可以从农业灌溉用水的供应出发,通过科学的农业灌溉用水供给模式,督促农民群体主动优化农业灌溉用水方式,有效控制农业用水量。但这一方法虽然能够减少农业整体的水资源浪费,但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提高粮食产量方面的作用不大。优化农业灌溉用水方式要主动在农民群体中推广先进的灌溉方式,将传统农业种植中大水漫灌的方式转变成更高效的滴灌,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调整供水速率。同时,还可以通过在农田和水源之间设置灌溉站点,用于水资源的储存和运输,大幅度减少水资源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4.3 加强农业用水管理

农业灌溉用水由多种不同形式的水资源组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降水等。在不同的农业种植区,受到不同自然因素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水资源的构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大部分地区的水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农业灌溉用水就与其他领域的用水需求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这时就需要对农业灌溉用水进行优化设计,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管理,以整体水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来缓解农业用水的不足。如对居民的生活用水进行收集和分类处理,将质量合格的循环水和处理之后质量达标的循环水用于农业灌溉,或者在一些农业景观景点中,可以通过农田分布设计,使农田与景点形成交错分布,将景点的用水经过处理后引到农田中,提高整体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还要构建科学的节水灌溉体系,以加强农业用水管理,针对不同农业种植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灌溉方法和水资源利用制度。做好区域内的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模式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对农业用水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与改进,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管理能力。

4.4 促进农民节水意识觉醒

农民作为农业种植的主体,其对于节水的态度和意识直接影响着各项节水工作在农业灌溉活动中的落实,无论是节水技术与设备的推广,还是农业灌溉用水方式的改进,都需要农民积极主动地配合。当前,我国农村和农业种植活动中的节水教育存在较大空缺,大部分农民没有认识到节约农业用水和节约生活用水本质上是一样的,而农民节水意识的不足同时也是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大面积推广的重要阻碍之一。做好农村的节水宣传工作,促进农民节水意识的觉醒,需要政府宣传部门和农业部门的配合,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和方式进行节水讲座,使农民群体深刻意识到农业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要使农民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农业生产活动不能只看眼前,要考虑到未来的用水需求,进而让农民群众形成主动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

5 结束语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要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同样也需要多种措施的共同应用、多个主体的齐心协力,只有从农业灌溉技术与设备、农业灌溉方式和管理方法以及农民的主体意识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农田用水节水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艾条不要用水熄灭
GB 50335—2016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汪岗镇三万亩农田改造工程启动
黑板像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