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乡村(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以张谷英村为例

2022-11-23 04:08闫晓云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古村落村落文化遗产

马 蕾,闫晓云,王 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经济和科技的蓬勃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52.57%增加到2020年末的60%。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依然留存着许多传统村落,而这些村落则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展现出古代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智慧结晶。然而,由于城市化不断加快,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逐渐消亡。因此,对传统村落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就尤为重要,探究其保护与利用策略是我国现在应该重视的环节。

虽然我国现在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有所加强,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保护与开发相矛盾,城乡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合理规划,新农村的建设与传统农村景观的消失相矛盾。

湖南省是我国传统村落数量分布最为广泛的区域,有着极其丰富的古村落资源,其中国家级古村落有7处,张谷英村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村落。此次对于张谷英村关于遗产保护与资源利用方面地探讨,可以更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更科学地研究保护我国的古村落文化遗产。

1.2 研究对象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就是在民国之前建造完成的,并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沿革,对于建筑风格和基地选址等方面基本没有变化,具有其当地特有的民俗特征,经历过很长的年代,却依然对当地民众起到服务的功能。

传统村落既能体现出当地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又能展现出古村落位置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些村落的建设经过历代更新与整合,最终成为极其适宜人类居住的聚集地,无论从整体空间布局方面,还是从文化角度来看,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其重要的,当然它也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因此,对其进行保护与利用是必要的。

本文以张谷英村为例,研究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保护原则与策略,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管理和实施保障。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传统村落有着社会、历史、文化等研究价值。因此,对传统村落的研究有很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传统村落的研究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其生态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发现地方传统特色,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更有利于充实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体系,加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古村遗迹研究文献的对比,分析国内外现在的古村落保护和利用方法,整理适合我国地域性古村的保护方法和策略。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村落案例的研究,分析目前最适合我国的古村落保护方法和管理措施等。

社会调查法:通过调查当地民众和游客的需求,把握地区传统文化,为其文化的弘扬和宣传制定计划。

环境调查法: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对其区划、内部结构、山水结构、植物布局、建筑风格进行专业研究,提出适当的保护管理方案。

2 张谷英村保护规划研究

2.1 张谷英村概况

基地位于湖南省岳阳县,在1371年定址起建,如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明清时,张谷英村多次经过几代人扩建与整修,才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并且依然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传统的建筑群被保存完整,使其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遗产保护价值,我国湘楚民居“活化石”和“天下第一村”的美誉便是指张谷英村,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首批的历史文化名村。

2.2 张谷英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张谷英村在开发旅游业后,长期处于传统居住环境,并且有其特定的生产力条件,又经历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导致传统居民生活方式与现代化生活方式出现矛盾。村落中的空间格局没有规律,电力电讯线的乱搭乱建、私人的现代建筑乱搭乱建和垃圾的乱堆乱放,破坏了他们传统的生活环境,而且传统建筑保护与维修的资金不足,许多地方都还需要进一步维修。这个古村落正在渐渐失去往日的风光,村落旁边的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山上的植物也消失了不少。所以,在其传统建筑的保护中找到区域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实践的当务之急。

2.3 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结合

协调性原则:注重利用其资源特色,进行旅游规划和设施布局。坚持可持续发展,对村庄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以人为本原则:将生活环境与文化特色相结合,重视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对地方传统文化、生活习惯、民风民俗进行传承与发扬。

公共性原则:要以当地居民的个人利益为重点,加强规划与合作,确保每个公民的利益。

法律第一原则:应对其制定相应的保护规范和原则,防止在建设中发生不必要的破坏。加强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新农村建设时要着重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衔接性原则:建设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基于传统村落保护因素,对各个因素进行合理调整。新农村建设应以法律规范为基础,衔接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与建设规划。

3 张谷英村保护规划实践

3.1 保护范围

如今张谷英村保护规划分为2个范围,分别是张谷英村村域范围与张谷英村外围一定协调区域。张谷英村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古村落遗址,是核心保护区,把村落具有保护价值的街巷和居民建筑划入保护范围。根据建筑价值和现状因素将其分为不同等级的区域,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首先要从空间格局上对于张谷英村的整体进行保护,加强对其周边山体、水系、景观建筑和标志性物体的保护,避免破坏性的建设。其次对建筑自身进行保留、修缮、拆除、搬迁,完善村落整体建筑格局,整治村落风貌。传承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协调村落自然和文化,促进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3.2 自然环境与景观保护

3.2.1 空间景观控制

张谷英村的选址遵从崇尚自然山水,张谷英村山环水抱。规划时综合分析了张谷英村现有经济、社会、自然条件等情况后,在建筑布局上采用“一轴两带五区”的结构布局,包括农种体验区、田园风光生态区和生态绿化风景区。

以人文和自然2条生态轴线对整个村落进行控制,制定景观控制规划。完善绿化系统,沿河种树,规划休闲绿地,保留古树名木,强化标志性景观,形成自然环境和乡村景观的廊道景观。

3.2.2 环境综合保护

对张谷英村的环境进行整体保护,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对张谷英村原始存在的生态功能,包括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和植被覆盖率等,要予以保护。并且防治保护区域内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提升保护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强环境质量监测。

进行环卫设施规划,建立有效的环卫工作体制,与旅游相互促进。公共厕所合理布局,尽可能地节约用地、节省投资,满足村落居民与旅游流动人群的需要。

3.3 活态地域文化遗产保护

张谷英村保留着很多传统建筑。我们将坚持“修旧如旧,持原貌”的保护原则,制定该文物保护范围。通过对传统建筑的评价、保养、装修、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措施的调查,对传统建筑实行不同等级的保护规定,并对新建筑合理建设。

《文物法》规定,破坏传统建筑风貌的建筑物必须全部拆除,并满足消防要求。限界内的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必须按要求保护,任何人不得随意变更。遵守必要的修缮、审查和专家的指导,“修旧如旧”,达到原样修复。对不同的保护区有不同的保护要求。历史的本来面目控制,恢复其传统村落的特色。利用保留的街头巷尾风貌,形成了新的街头巷尾风格。以景观控制和风貌协调为主要目的,维护区域内山水系统的自然地形。实现历史与现代、人文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张谷英村拥有丰富的民俗、工艺等无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与有形建筑空间结构相结合,传统建筑、交际空间、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承继地区文化遗产。

张谷英村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挖掘和弘扬当地传统文化。通过博物馆等合理的传统建筑空间来展示文化遗产,收购民间的工艺品来作为旅游商品。还可以通过构建数字化的网络平台,实现古村落文化艺术等资源的共享。

3.4 休闲旅游体验与农耕文化展示

生态农业是张谷英村的一个主要产业,利用此条件,发展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提高居民收入,达到经济活化的目的。张谷英村的发展战略是发展农业工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和贸易市场、发展能适应当地气候的果园、茶叶生产等旅游项目。张谷英村旅游资源高度集中于核心区域,森林、生态资源遍布整个区域,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数量丰富,区内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相得益彰,为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提供良好条件;张谷英村的明清古村落建筑文化特色鲜明,与周边地区的各游览区在空间和历史时代上相互映衬,旅游资源之间的互补性较好,为地区间旅游协作打下基础。

3.4.1 合理定位

张谷英村的旅游发展分为以下功能区:第一,核心旅游区,将古村落规划在核心保护区内,为旅客提供全方位旅游观赏服务;第二,综合旅游区将民俗文化和古代建筑作为观赏的重点,并将观赏古迹和现代历史遗迹作为支撑;第三,生态旅游区应该在建筑的控制区内,允许旅行者进入自然山区,并为游客提供丰富的自然旅游体验;第四,综合服务区,为游客提供完整必要的服务。

3.4.2 环境整治

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村落环境受到了轻微冲击,需对其进行一定的修复。通过人居环境整治,环境美化,维护物种多样性;通过提高公共绿地与建筑内部的绿化率,构建景观视线廊道。

3.4.3 健全管理,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古村落的保护关键在于健全的管理系统。张谷英村保护方案包括:明确权、历、责3方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加强执行管理,制定适当的政策法规,严格控制;执行村规民约,履行保护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村民;由政府管理,扩大公众参与的方式。

4 结束语

保护和开发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新时期关注地方可持续发展和居住环境建设的重要问题。传统村落多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包括独特的传统文化,具有优良的保护价值和文化价值。城市化的加速,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加快,对传统村落的建设保护和发展有很大的挑战。妥善处理传统的村落保护和发展关系更为迫切。

在张谷英村的保护计划实践中,规定了保护范围,分级保护,“藏风聚气”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保护,修护和保护“修旧如旧”的文物古迹,生态区域文化遗产保护,居民控制保护,休闲旅游体验与农耕文化展示保护计划等措施。

传统村落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无处不在地展示着先人们的生活痕迹与智慧,也是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如今,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正处于逐渐消亡的危险当中。因此,需要以保护传统村庄为根本,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探索。重点是保护我国古村落文化的多样性,继承和传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

猜你喜欢
古村落村落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我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初探
油画《村落》
Tough Nut to Crack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古村落“活化石”里的东昌府
培中古村落文化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