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党史教育中的党史人物专题教学探析

2022-11-24 01:18焦连志张亚杰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党史历史大学生

焦连志 张亚杰

(1.上海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0;2.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4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在大学生中进一步展开党史学习教育,对于进一步增进大学生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大学生在党史学习中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光荣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对于激励大学生自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逐梦人”,自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圆梦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党史人物专题教学的教学思路

党史学习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党史人物专题教学是创新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形式,让大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进一步增进对党史人物的全面了解,在对党史人物的学习中增进对党史的理解的重要形式。专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列专题,并围绕专题组织实施教学活动。”[1]专题教学能够发挥专题讲授、主题聚焦、具体生动、统合性强等优点,“有利于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有利于调动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也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2]尤其是对于党史教育教学而言,党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通过设计党史人物专题,能够更好地在对人物的解读中促进对历史的深度理解,因而,在党史教学中,专题讲授方式是一种比较恰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注重对党史人物的选取

在党史人物专题教学中,党史人物是贯穿于其中的主体,党史人物的生平是串联起一段历史的主线。因而,在党史人物专题教学中,重要的是注重对党史人物的选取。沧海横流,历史人物英雄辈出,人物是课程的灵魂,是串构课程的纽带,是课程内容构建的枢纽,因而,选取哪些党史人物进入专题教学的教学模块,这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当下“百家讲坛”等历史类节目以及历史影视剧的热播表明,人们包括大学生群体对历史是感兴趣的,是有学习了解历史特别是英雄人物的需要的,但许多大学生因忙于学业或者其他原因,缺乏系统学习党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条件和机会,因而,展开党史人物专题教学能够为学生创设学习党史上英雄人物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是恰好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需要是内外环境下的客观需求影响人类产生的一种内心状态,是对某种事物的追求与要求,是行为产生的主要动力。”[3]需要是行动的起点,是行动的内驱力,大学生有对党史上英雄人物学习和了解的需要,这正是展开党史人物专题教学的起点,也是展开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有利条件和机会。

对于党史人物专题教学而言,选取的人物应当代表时代发展的潮流,应当体现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中的代表性,特别是体现当时历史发展的转折性,选取应对时代挑战和解决时代历史任务中所涌现出来的代表性人物。因为历史的发展就是一代代人在历史任务而接续奋斗的历史,历史人物的身上集中体现着对时代历史人物的求索,集中体现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在党史人物专题教学中,就要围绕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选取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些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来作为各教学专题的核心人物,把他们作为特定历史的承载载体。

2.注重以“小”人物展开“大”历史

历史人物构成着历史发展的链条,是挺立历史潮头的搏击者和领航者,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历史人物的命运也是时代的命运,历史人物的奋斗也是时代的奋斗,因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可以通过党史人物专题教学,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铺陈,铺展开浩荡的历史,以历史人物的命运来折射大历史的变迁,因而,如前所述,党史人物专题教学中,党史人物的选取必须要有代表性。

在党史人物专题讲授的过程中,也需要以党史人物为中轴,展开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要围绕着党史人物围绕党史人物的生平、党史人物的奋斗作为课程内容展开的主线索。通过讲述党史人物的生平,党史人物的成长和奋斗足迹以及党史人物的理想信念追求,来展现整个党的成长历史和奋斗历史,以“小”人物展开“大”历史,呈现纷繁复杂的大历史的变迁,让历史不再是历史书上冰冷的文字,不再是历史资料总枯燥的数字,而是把历史变成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的成长史,奋斗史,拉近学生和历史人物的时空距离,让学生在对历史人物的学习和理解中明了历史人物的成长奋斗的光辉历程,进而以此关照自己的思想成长、关照自己当下的学习成长,从而从党史人物的个体成长中汲取个体成长的力量,激励人生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从而更好地提升历史人物专题教学的效果。

二、党史人物专题教学的教学设计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具有整体性,这种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具有整体性,指向同一教学目标。课程教学任务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课程各部分内容都是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的,各部分内容最终指向一个整体性的教学目标;二是课程教学活动也要体现整体性。课程教学本身也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系列互动的过程进而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这也是在课程设计以及具体课程教学的展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种整体性还应当体现课程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课程教学要促成一个一致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此外,对于带有价值取向鲜明的课程,课程整体性还应当体现课程价值理念的一致性。对于党史人物专题课程而言,这一课程的设计总体上也要体现上述的要求。

1.党史人物专题教学应当体现课程内容的整体性

党史人物专题教学作为以党史上的著名人物为核心串构起来的课程,必须在课程设计中体现课程内容的整体性。这门课程的目标是为了以人物为载体的历史教育、党史教育,通过课程教学,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因而,在党史人物的选择上,就应当选取集中体现在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关键性的人物,因为这些人物的身上承载着党史上的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们本身又都是在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解决中成为历史人物的,所以课程要选择党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来组织课程内容。具体而言,可以围绕党的创立、成长的整个历史过程,选择在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然后设置相应的教学专题,以党史人物为中心,串构起党的初创史、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史,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可以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人物,然后由此完整呈现党的历史。

2.党史人物专题教学应当体现课程教学活动的整体性

课程是教学的载体,课堂是展开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这三个方面都应当有机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因为课堂是课程教学展开的主要过程,主要场所。教师要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精心备课,研究课程内容和研究学生,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精心上好每一堂课,让每一堂课都能够成为生动呈现党史人物光辉一生的课堂,成为生动展现党的历史的课堂,从而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此外,还要注重运用第二课堂,开设学生相应的配套综合素养课程,来辅助第一课堂的教学,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可以以校园文化为载体,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如利用特定纪念日来纪念党史人物、革命先烈等形式来增进学生对党史人物的了解,以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作用。社会实践也是育人的重要形式,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观一些红色场馆、革命遗址、人物纪念展馆等,通过参观实践来增进学生对党史人物和党史的体悟,还可以通过展开现场教学,来提升教学成效。

3.党史人物专题教学应当体现课程价值的一致性

对于党史人物专题教学这种价值取向鲜明的课程,必须要保持课程授课价值目标的一致性。在党的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既有正面的党史人物,也有反面的党史人物,即使是对于同一党史人物而言,也往往有许多“面相”,既有为党、为人民做出重大历史贡献的一面,也可能存在一些历史错误,因此,在教学人物选取上,应当选取正面党史人物,通过这些正面的党史人物,来集中呈现我们党领导人民光荣奋斗的历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呈现我们共产党人特有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对于一些党史人物,在历史上曾经为党为人民做出过巨大的历史贡献,但是也存在一些历史错误,对于这一类历史人物,我们要着重讲历史人物的历史性的贡献,倾向性要有,就是着重呈现党史人物为党为人民光荣奋斗的历程,对于其历史上所犯的错误,要注意历史评价的辩证法,注重历史评价的价值立场,宜粗不宜细,重要的是展现历史人物的光荣奋斗历程,呈现为党为人民奋斗的价值立场。

三、党史人物专题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

党史人物专题教学是加强党史教育教学,提升大学生对党史学习兴趣,创新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在党史人物专题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如下的问题:

1.在教学目标上突出课程的爱党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列宁曾经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4]课程社会学的研究也表明,课程不可能是中心的,课程带有一定的思想倾向性。党史人物教育显然是一门意识形态属性鲜明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程的思想倾向,要突出课程的爱党爱国主义教育目标,使课程成为立德树人的课程、固本铸魂的课程。

在当前“四史”教育中,党史教育是能够串联其他内容的重要主线,加强党史教育在内的“四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5]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应当具备深厚爱国情怀,努力学习本领,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在当代中国,爱党和爱国是完全统一的,党没有任何特殊私利,她所有的奋斗,都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党史人物正确认识党史,增进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促进课程的爱党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2.在党史人物评判上注重党史人物评价的价值倾向性

党史人物是丰满的,立体的,通过党史教学为学生呈现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呈现有温度的历史,能够增进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能够使学生在对历史人物的学习理解中增进对党史的理解,增进对党史人物身上所承载的优秀精神价值、奋斗历程的理解和体认,有助于更进一步激励大学生崇德向善。但同时,历史人物也有很多“面相”,在做出重大历史贡献的同时,也可能犯下一些历史错误,对此要有正确的评价,特别是要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对于历史人物评价,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基本观点,“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 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 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6]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曾说,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作为在历史大浪淘沙中涌现出来的历史人物,他们在求索时代课题和历史课题的过程中,总会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可能会犯下一些错误。因此,在历史人物的评价过程中,一定要站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既看到功绩也看到过失, 同时还要正确分析功绩与过失的主次。”[7]教师在教学中特别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自觉抵制网络上流传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

3.在党史人物讲授中要注重呈现党史人物的立体性

这里所讲的党史人物的立体性是指作为人的多面性,一位伟大的党史人物既是党的杰出党员,也是党的杰出干部;是一位父亲或者母亲,也是一位儿子或者女儿;也是一位丈夫或者妻子;也是一位好同志、好战友……,党史人物也是扎根于社会,扎根于诸多社会关系中,“具有全面属性和多种规定性的社会人。”[8]只有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党史人物,我们才能真正“走近”和“走进”党史人物,真正感受到真实的、有血有肉、有温情有爱情亲情的历史人物,他们有着无比忠贞的革命信仰,也有对家人的深厚情感……,所有这些都让人们觉得原来党史人物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不是“特殊材料”做成的,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这会让我们觉得原来英雄不是遥不可及的,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普通人,他们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名垂青史的伟大历史人物,我们也可以沿着他们奋斗的足迹,学习他们的榜样力量,来更好地激励自己为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过程也是发挥情感作用的过程,而情感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起点,“处于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也必须在现实的生活实践通过感性直观逐渐提炼深化出较为稳定的价值认知,爱国主义教育也同样需要经历情感培育的阶段。”[9]通过情感教育过程,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10]爱国主义本身也是一种高贵的情感,情感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经阶段。

另外,通过党史人物的学习,我们了解党史人物的家庭成长环境,了解了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了解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思想转变历程,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更全面的人,通过全面了解人物生平更好地加深对历史人物的学习和理解,以及加深对党史人物的学习和理解。正如历史学家白寿彝所说,“历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 讲历史, 首先要通过对历史的阐述, 讲清楚做人的道理。”[11]人是教育的起点,通过党史人物教学,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学习党史人物向上向善的人格榜样。此外,在党史人物的讲授中,还要特别凸显精神信仰教育,凸显党史人物信仰的力量,凸显他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正是因为他们对革命无比忠贞的信仰,使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最终为党为人民蹚出了一条救国救民的新革命道路,他们是如何为党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的,在他们身上怎样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学习党史人物的历史伟绩,感受英雄人物的精神信仰力量,激励大学生树立崇高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通过对党史人物的理想信念展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引领他们的人生成长。

4.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要教授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引领学生思想成长,是教学过程的主导性因素。教师的价值、立场和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成长、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课程导向,引导学生形成对党史人物的正确评价,引导形成和确立正确的党史观。网络时代的学生已经不再是被动的、只从教师那里接收信息的被动主体,学生也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主体性,也具有主体性,是教学关系中的重要行为主体。因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将教师讲授的内容、观点和价值倾向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价值观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主体性建构过程,学生将教师讲授的内容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价值体系中去,从而通过自身主体性的发挥,来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促成自身的思想转化。因此,当下党史人物教学必须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的内在兴趣,从而推动学生自觉学习党史,使自己善于从党史的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总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展开大学生爱党爱国教育的生动素材。历史是一代代人的接续,历史伟业也都是在一代代人手中铸就的,历史人物的身上承载的不仅关乎个人,更是历史发展的脉络,是历史事件的载体。“人物专题教学用鲜活的历史人物, 不仅能让学生在思想品质上得到潜移默化的涵养, 更可以串联时代特征与历史发展趋势, 帮助学生学会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历史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2]因而开展党史人物专题教学对于进一步提升党史人物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党史历史大学生
第一次学党史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